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寧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的主題是晉代南北朝寧州。关于其他朝代的寧州,請見「寧州 (消歧義)」。
崇圣寺三塔
云南政权

寧州,中國古代名。西晉泰始七年(271年)置[1]刺史建寧郡。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東晉南朝時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中期以後廢。北周南寧州初置南寧州總管府,後廢,其地入濮部六詔

建置沿革

[编辑]

西晉

[编辑]

寧州在漢代三國時為益州南中之地。漢置益州郡永昌郡蜀漢析置興古郡雲南郡,改益州郡為建寧郡西晉泰始七年(271年),晉武帝以益州地域廣大,分建寧、興古、雲南與交州之永昌郡置寧州,領四十五縣。太康三年(283年)省寧州,其地復入益州,置南夷校尉管轄。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領建寧郡、興古郡、雲南郡、永昌郡,又分建寧郡七縣置益州郡,割益州牂牁郡越巂郡朱提郡來屬,共八郡。永嘉中,分牂牁郡置平夷郡夜郎郡,分朱提郡置南廣郡。寧州刺史王遜分興古郡置西平郡

東晉十六國

[编辑]

十六國時,寧州為成漢所據。李壽分興古、雲南、永昌、牂牁、越巂、朱提及河陽郡漢州。晉永和三年(347年),桓溫滅蜀,寧州復為東晉所有。因避桓溫父桓彝之諱,改平夷郡為平蠻郡。晉成帝時,分建寧郡置建都郡,分河陽郡置西河陽郡咸康四年(338年),分牂牁、夜郎、越巂、朱提四郡置安州。咸康八年(342年),省寧州,罷永昌郡,越巂郡還屬益州。

南朝

[编辑]

南朝劉宋置寧州,領建寧郡、晋寧郡、牂牁郡、平蠻郡、夜郎郡、朱提郡、南廣郡、建都郡、西平郡、西河陽郡、東河陽郡、雲南郡、興寧郡、興古郡、梁水郡十五郡。

南齊時,寧州領建平郡、南廣郡、南朱提郡、南牂牁郡、梁水郡、建寧郡、晋寧郡、雲南郡、西平郡、夜郎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平蠻郡、興古郡、興寧郡、西阿郡平樂郡、北朱提郡、宋昌郡、永昌郡、益寧郡、南犍為郡、西益郡江陽郡犍為郡永興郡永寧郡安寧郡、東朱提郡、安上郡三十郡。

宁州刺史

[编辑]
晋朝宁州刺史
刘宋宁州刺史
萧齐宁州刺史

參考書目

[编辑]
  1. 王隱,《晉書地道記》,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排印本
  2. 《晉太康三年地記》,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排印本
  3.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宋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南齊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6. 畢沅,《晉書地理志新補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排印本
  7. 王仲犖,1980,《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

参考文献

[编辑]
  1. ^晋书·晉書·武帝紀》:分益州之南中四郡置寧州
古人类时代至青铜文明
古人类
石器时代
智人
旧石器
新石器
青铜时代
青铜文明
滇国
哀牢
昆明夷
秦汉至隋唐
古代方国
西南夷
秦汉时期
三国时期
晋朝与南朝
隋朝与初唐
南诏大理
酋邦
南诏
郑赵杨三朝
大理
元明清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华民国时期
云南省
历史
政治
经济
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历史
政治
其他
司州司隶
265–280)
兗州
陳留國 | 濮陽郡東郡 265–277;濮陽國 277–289) | 濟陰國濟陰郡 265–?) | 濟北國 | 東平國 | 任城國任城郡 265–277) | 泰山郡 | 高平國 | 東燕郡#(東燕國 306–307) | 济阳郡#(济阳國 300–302) | 廣陽國#
豫州
颍川郡 | 襄城郡 | 汝南國汝南郡 265-270) | 汝陰郡汝陰國 265-277,?-286,300-301) | 梁國 | 沛國 | 譙國 | 魯國 | 弋陽郡 | 安豐郡 | 新蔡國#(新蔡郡 ?-307) | 陳郡#(陳國 265-277) | 南頓國# | 西陽國#
冀州
趙郡趙國 277-301) | 鉅鹿國 | 長樂國安平國 265-284) | 平原國 | 樂陵國 | 勃海郡勃海國 265-277) | 章武國章武郡 265-277) | 河間郡河間國 265-306) | 高陽國 | 博陵國博陵郡 265-277) | 清河國清河郡 265-277) | 中山郡中山國 265-304) | 高陽國 | 常山郡常山國 265–275?,291–301) | 中丘國# | 武邑郡#(武邑國 289-?) | 廣川郡#(廣川國 ?-307)
幽州
范陽國 | 燕國燕郡 302-306) | 北平郡 | 上谷郡上谷國 291-301) | 廣寧郡 | 代郡代國 289–?;中都國 ?–306) | 遼西國辽西郡 265–303) | 渔阳郡#
平州
并州
太原郡太原國 265–291?) | 上党郡 | 西河國西河郡 265–277) | 樂平郡樂平國 280–?) | 雁門郡 | 晉昌郡新興郡 265–290)
雍州
京兆郡 | 馮翊郡 | 扶風郡扶風國 265–289;秦國 289–312) | 安定郡 | 北地郡 | 始平郡始平國 277–289) | 新平郡
涼州
秦州
梁州
漢國漢中郡 265–289) | 梓潼郡 | 廣漢郡廣漢國 277–280) | 新都郡新都國 277–283) | 巴西郡 | 宕渠郡# | 新城國新城郡 265–306) | 魏興郡 | 上庸郡上庸國 ?–306)
益州
寧州
青州
齊國齊郡 302-303) | 濟南國濟南郡 277–?) | 北海郡北海國 265–277,283–302) | 樂安郡樂安國 265–302) | 城陽郡城陽國 269–273) | 東萊郡東萊國 283–301) | 長廣郡 | 平昌郡# | 高密國# | 壯武國#
徐州
彭城國 | 下邳國 | 東海國東海郡 265–273,277–291) | 琅邪國 | 東莞郡東莞國 265-277) | 廣陵國廣陵郡 265-300) | 臨淮國臨淮郡 280-308) | 廣陵郡廣陵國 289-290) | 東安國#(東安郡 291-301) | 兰陵郡蘭陵國 291-306?)# | 淮陵國#(淮陵郡 297-301) | 堂邑郡#
荊州
江夏國江夏郡265-306?) | 南郡 | 襄陽國襄阳郡 265-300) | 南陽國南陽郡 265-277,289-306) | 順陽國南乡郡 265-289) | 義陽郡義陽國 265-301) | 建平郡 | 宜都郡宜都國 301-?) | 南平郡南平國 ?-301) | 武陵國武陵郡 280-304) | 天門郡 | 隋國# | 新野國# | 竟陵國#(竟陵郡 299-307) | 建昌郡# | 成都國#
楊州
丹楊郡 | 宣城郡 | 淮南國淮南郡 265-289,302-?) | 庐江郡廬江國304-306) | 晋陵郡毗陵郡 281-289,291-311,毗陵國 289-291) | 吳國吴郡 280-289,300-301) | 吳興郡 | 會稽國 | 東陽郡 | 新安郡 | 臨海郡 | 歷陽郡# | 義興郡#
交州
廣州
江州#
湘州#
楊州
徐州
北徐州
彭城國 | 沛郡 | 下邳郡 | 東海郡 | 東莞郡(相 415-420) | 谯郡譙國 317-402,405-415) | 梁郡梁國 317-371,387-417) | 琅邪郡琅邪國409-418) | 蘭陵郡 | 宿預郡 | 淮陽國
兗州
豫州
北青州
司州
北雍州
荊州
南郡(相 360-403,412-420) | 南平郡(相 406-412) | 武寧郡 | 江夏郡(相 317-420) | 竟陵郡 | 襄阳郡 | 南陽郡(相 413-415) | 順陽郡 | 義陽郡 | 隋郡 | 新野郡 | | 建平郡 | 宜都郡 | 武陵國武陵郡 371-387) | 天門郡 | 巴东郡 | 臨賀郡(相 348-360) | 始興郡(相 324-420) | 始安郡(相 329-420) | 长沙郡(相329-420) | 衡阳郡 | 湘东郡 | 零陵郡 | 营阳郡 | 邵陵郡 | 桂阳郡 | 新蔡國 | 河東郡
江州
尋陽郡 | 豫章郡(相 402-403,406-416) | 鄱阳郡 | 庐陵郡(相385-420) | 臨川郡(內史 384-420) | 南康郡(相385-420) | 建安郡 | 晋安郡 | 武昌郡(相 322-324) | 安成郡(相406-420)
梁州
益州
寧州
廣州
交州
注釋
注1:列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义熙十四年(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永嘉五年(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寧州&oldid=82217482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