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facto (拉丁語 :de facto ,發音: [deː ˈfaktoː] ,/deɪ ˈfæktoʊ, di -/ dayFAK -toh, dee - [ 1] ),中文譯作事实上 或实质上 ,是源於拉丁語 的法學詞彙,指某規範在事實上存在,但或許未被法律等官方規範所承認[ 2] [ 3] [ 4] 。de jure (中文譯作法律上 、名義上 或法理上 )為其相對概念,指因循法律而存在的規範。
在法理学 中,该词主要意味着“已被实践,但不一定受法律定义”或“它被实践或它合规,但未正式确立”。基本上,这个说法与“de jure”概念(指“按法律规定”)相对应,特别是法律、管理或技术 (如标准)的创立、发展或应用“不受”或“违反”指引,但符合“实践”的情况下。当讨论法律情形时,“de jure”意味着“法律上明确规定”,而“de facto”则意味着行动或实践。类似的表达还有:“本质上(essentially)”,“非正式的(unofficial)”,“实际上(in fact; actually)”。就判决而言,“事实上的终身监禁”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不是终身监禁但在被告可能去世的年龄结束的判决。
De facto standard 是通过传统、执行力或市场占有率等手段获得主导地位的标准 (或正式或非正式)。它未必通过标准化过程获得正式批准,可能没有官方标准文件。
技术标准通常是推荐性的的,例如ISO 9000 的要求,但也可能是强制性的,由政府规范强制执行,例如饮用水质量 要求。术语“事实标准”有两种用法:对应强制性标准(obligatory standards,也称为“de jure standards(法定标准)”);或者在存在多个建议标准时表达占主导地位的标准。
在社会科学 中,一个既是自愿标准又是事实标准的标准,是解决协调博弈 ( 英语 : oordination game ) 的典型解决方案。[ 5]
事实上的世界地图(2019年),与联合国公认的法律上的国家和政府不完全相同 日本 未有法定首都,但因日本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位於東京都 ,大多数外国驻日机构总部也设在东京,因此東京常被当作事实上的首都。雖然中華民國憲法 與中華民國法律 法定中國大陸 為中華民國固有之疆域,故中國大陸人民也是中華民國國民 ,但實際生活上,部分方面與外國人 相同,例如不能參與投票、選舉和不得報考公職人員。[ 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财政 上常被认为是一个事实上的联邦制国家[ 7] [ 8]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