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客語流行音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客語流行音樂(英語:Hakka popular Music、簡稱Hakkapop)是以客家語創作、演唱的流行音樂,又稱現代客家音樂[1]。該文化主要流行於馬來西亞臺灣印尼山口洋中國廣東,其中又以臺灣的客語流行音樂最為蓬勃發展。

起源

[编辑]

客家樂壇在1970年代以前,有著商業化的客家傳統音樂唱片,包含客家傳統說唱藝術、山歌和客家小調為主。1970年代起受到香港樂壇以西方曲風創作粵語歌曲的啟發,馬來西亞以及臺灣兩地不約而同地開啟了客語流行音樂的發展。[2][3]

馬來西亞

[编辑]

1978年,馬來西亞音樂人張少林與華語歌手邱清雲相識,張便將許冠傑的粵語歌〈天才與白癡〉改作為客家語的〈阿婆賣鹹菜〉給邱演唱,轟動馬來西亞,銷售十多萬張。此為馬來西亞客家音樂二十餘年發展的濫觴。[4][5][6]

臺灣

[编辑]

同時,臺灣作曲家吳盛智也受到香港許冠傑的粵語流行歌曲影響,啟發為客家語言製作音樂的動機,吳遂與涂敏恆一同投入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於1981年發行臺灣第一張客語流行歌曲唱片。[7][8][9]

發展

[编辑]

馬來西亞

[编辑]

馬來西亞音樂製作人張少林將香港風行的粵語歌曲改作為客語歌在當地發行,流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印度尼西亞的客語區。捧紅了邱清雲、謝玲玲,邱清雲在馬來西亞有客家歌王之稱,是1980年代當紅的華人歌手。這個時期的歌曲的特色是反映市井、社會低下階層心聲。[10]張少林一人創作上千首歌曲,但1990年代後,張的音樂風格與年輕人的流行曲風漸行漸遠,後繼無人的情況下,馬來西亞的客語流行市場逐漸沒落。

臺灣

[编辑]

1980年代成立的客家唱片公司中,較知名的有漢興傳播[11]、龍閣文化、吉聲影視。[12]1989年涂敏恆的〈客家本色〉,提醒客家人不忘本,奉勸所有客家人不要忘記祖先開墾的艱辛。該曲成為臺灣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曲。[13][14]

此時期的臺灣客家音樂,受到閩南語那卡西歌曲的影響[15],雖有不小的躍進,但曲調創新不足,以致喜好者的年齡層偏高,其風行範圍仍幾乎不脫客家語通行地區。在吳盛智、林子淵涂敏恆相繼過世後,臺灣客家樂壇的發展一度沉寂,[16]而客家流行音樂的能見度到1990年代臺灣的客家運動興起後才逐漸提高。[17][18]

客家新音樂

[编辑]

1990年代起,臺灣社會對族群文化和地方特色更為重視,許多客籍音樂家紛紛投入客語音樂創作。臺灣客語樂壇從2003年起,唱片作品數倍增,透過發達的各式媒體傳播,使客語音樂逐漸打入面向年輕人的流行音樂市場。另外由於網路的普及,客家音樂打破了傳統客家媒體侷限於地區性的限制。[19][20][21]

多元化發展

[编辑]

這個時期,除了唱片公司維持著原有的中高年齡層客家音樂市場,資深音樂製作人湯運煥(東東)[22]劉劭希[23]傅也鳴[24][25]顏志文[26][27]謝宇威[28]黃連煜[29]黃子軒[30][31]劉榮昌等人也從華語流行樂壇相繼投入客家流行音樂領域。[32]

2004年起,每年舉辦臺灣母語原創音樂大賞,在比賽中發掘許多新興的音樂人才。此時期的音樂創作新秀,已逐漸擺脫客家傳統的束縛,多以當代生活情感的角度、時下流行曲的風格創作音樂,為客語流行音樂注入一股活力。[33][34]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流行樂發展

[编辑]

隨著臺灣社會對族群文化的關注日益提升,2001年張俊雄內閣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將客家政策提升到中央政府層級,各縣市政府也紛紛成立客家事務專責單位[16][35]。2002年起,客委會推動客家語言流行音樂的發展,舉辦夏客風演唱會於臺灣各地巡迴演唱。也舉行客家MV創作大賽,獎勵徐千舜等多位創作歌手的努力。並設立客家電視臺,提供客家語言更高曝光的媒體平臺。[36]此外,金曲獎各在2003、2005年設立最佳客語演唱人獎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37]

網路傳播

[编辑]

由於網際網路普及,此時期的客家音樂也不再侷限於客家地區的地方廣播電臺,各地的客家流行歌曲透過網路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印尼西加省山口洋有許多將華語流行樂翻唱為客語的再創作。[38]中國的客家音樂創作者受到閩南語和粵語流行音樂的啟發,也開始嘗試創作客語流行音樂。

相關作品

[编辑]

知名客語音樂人

[编辑]

臺灣

[编辑]

馬來西亞

[编辑]

中國大陸

[编辑]

另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參考哈客網路學院之現代哈客音樂課程,對客家流行音樂的定義
  2.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音樂介紹-流行音樂. 2016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通过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3. ^李, 明釗.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後台灣與馬來西亞客家流行歌曲發展比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人文學門學術論文. 2019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通过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 ^李明釗,尋找傳說中的馬來西亞客家歌王,[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張少林以萬變應不變|中國報.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18-01-13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美国英语). 
  6. ^客语流行音乐 - 山歌 - 客家网 - Hakka.com. www.hakka.com.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7. ^參考客家流行音樂第一人吳盛智[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台灣客籍作曲家-吳盛智小傳(1944-1983). 2016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通过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9. ^「拾Hak時Hug」開唱之時—— 速寫近半世紀來,臺灣客語流行音樂在大馬留下的足跡 | 造音專題, 造音活動. 台灣東協造音行動. 2022-07-15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美国英语). 
  10. ^參考集體回憶50大事 光輝50年 MALAYSIA BOLEH[永久失效連結]
  11. ^催生「客家人的音樂集管團體」授權費漲12倍 歌手齊聲:很有感!. 客新聞 HakkaNews. 2022-05-25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12. ^吳翠松.客家流行音樂獨立廠牌經營策略之研究. 2014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通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13. ^參考謝宇威網誌,[客家本色]-談客家音樂人涂敏恆一文,[3]
  14. ^陳, 祥豪.初代客家歌王(PDF). 交通大學傳達與科技學系.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3-11-04) –通过交通大學傳達與科技學系. 
  15. ^創作音樂 - 新北市客家數位館. www.hakka-digital.ntpc.gov.tw.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16. ^16.016.1參考誰來聽客家流行音樂,CYCnews
  17. ^台灣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PDF).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005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3-11-04) –通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18. ^葉, 德聖.臺灣客家運動之未來方程式:形成與發展(1987-2012).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術論文. 2012-06-25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通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術論文. 
  19. ^關懷鄉土 譜出客家新樂章|傳承故鄉的聲音 |華視新聞雜誌. Yahoo News. 2021-01-18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20. ^汪卉婕.專題演講:謝宇威_客家流行音樂(1980-2020). 台灣文學研究所. 2021-05-10 [2023-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通过台灣文學研究所. 
  21. ^陳順孝.顛覆傳統 硬頸暢流大唱客家搖滾 ·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2003-05-20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22. ^客家電視台. 客家電視台.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23. ^客語也能唱得新潮 劉劭希領軍搖滾童謠. www.peopo.org.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繁體)). 
  24. ^自由時報電子報.傅民雄 傳唱文化 超「樂」傳統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08-03-10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25. ^傳唱阿公的家鄉話,重掀「細妹按靚」熱潮… 客家話用音樂說出來(經濟日報). www.nsysu.edu.tw.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26. ^顏志文. 台灣客家新音樂創作協會. 2014-05-07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27. ^聯合新聞網.為家鄉寫首歌 金曲客家專輯得主顏志文:歌謠源於生活. 聯合新聞網.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28.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世界音樂客在我心 臺灣潮客音樂人帶你從心迎接客人新居.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29. ^《滅人山》攀高峰 黃連煜:我一條命全給了客家音樂 - Rti央廣.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30. ^客家音樂人對談:語言都有被時代衝擊的時候,音樂和藝術應該更放開一些|端傳媒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23-10-16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中文(繁體)). 
  31. ^中華民國文化部.金曲27黃子軒「異鄉人」獲最佳客語專輯-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32. ^客家電視台. 客家電視台.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33. ^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用母語寫自己的歌. Yahoo News. 2023-08-27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中文(臺灣)). 
  34. ^第一屆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賽.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1)(中文(臺灣)). 
  35.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簡介.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2021-02-20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通过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36. ^參考http://www.hichannel.hinet.net/api/play.jsp?id=6829[永久失效連結]
  37. ^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金曲獎沿革. 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9)(中文(臺灣)). 
  38. ^印尼山口洋市訪問團訪竹縣共鳴客家之音與印尼籍新住民歡度秋節. 新竹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2018-01-17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中文(臺灣)). 
  39. ^存档副本. [2014-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40. ^存档副本.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4. 
  41. ^存档副本.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2. 
  42. ^存档副本.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4. 
  43. ^存档副本.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44. ^存档副本.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1. 
  45. ^存档副本. [201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5. 
方言
寧龍片
于桂片
銅鼓片
粵台片
嘉應小片
興華小片
新惠小片
韶南小片
粵中片
粵北片
粵西片
惠州片
惠州话(有爭議)
汀州片
漳潮片
漳北小片
南靖話(臺:南靖腔
漳南小片
詔安客語(臺:詔安腔、平和腔、雲霄腔) ·平婆話
饒平小片
埔順小片
大埔話(臺:大埔腔 ·豐順話(臺:豐順腔
揭西小片
海陸小片
陸河話(臺:海陸腔 ·山口洋客家话(介於河婆-陆丰方言之間)
未分片
混合方言(台灣(臺:四海腔(介於四县-海陆方言之間)、未分類) ·印尼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Hakka Kalimantan Barat坤甸客家話(介於梅县-陆丰方言之間) ·新加坡客家話 ·马来西亚客家话 ·泰國客家話 ·水源音(一般歸入粵中片) ·四川客語 ·陝西客語 ·浙江客語珊瑚話 ·贛東北客家話方言島 ·閩東客家話(福安蘭筧客家話、古田風都客家話、霞浦柏洋客家話、柘榮龍山客家話、福鼎碗窑客家話 ·海南客家話 ·富马话 ·孔夫话 ·畲话(有爭議)
代表音
梅县话(語言學界) ·惠陽話(強勢腔) ·四縣腔台灣客家話
標音
拉丁化
其他
漢字
藝文創作
其他
參考:客家人 ·客家地區 ·客家文化
註:「臺」表延伸的台灣客家话的六大腔調
歷史
文化
菜餚
建築景觀
主要分布地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客語流行音樂&oldid=8848215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