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宜兴市

坐标31°22′34″N119°49′05″E / 31.37611°N 119.81806°E /31.37611; 119.8180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宜兴县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9年6月15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宜兴市"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31°22′34″N119°49′05″E / 31.37611°N 119.81806°E /31.37611; 119.81806

宜兴市
县级市
宜兴东氿
宜兴东氿
在无锡市的位置
在无锡市的位置
坐标:31°22′11″N119°49′26″E / 31.3697°N 119.8239°E /31.3697; 119.8239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无锡市
語源避宋太宗赵光义之名讳,由义兴改为宜兴
政府駐地宜城街道
下级行政区
政府
 • 市委书记封晓春
 • 市长胡小坚
面积
 • 总计1,996.61 平方公里(770.90 平方英里)
 • 水域280.7 平方公里(108.4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1,285,785人
 • 密度644人/平方公里(1,668人/平方英里)
 • 城镇889,871人
語言
 • 母语方言吴语太湖片宜兴话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14200
電話區號0510
車輛號牌苏B
行政区划代码320282
舊稱阳羡、荆溪、义兴
国内生产总值(2022年)¥2236.72亿
網站宜兴市政府网
市象征
杜鹃花

宜兴市,古称阳羡荆溪荆邑,为中国江苏省下辖县级市,现由无锡市代管。地处太湖西岸,三省交界处,地理中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兴因盛产紫砂陶土,有中国“陶都”之称,其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壺享誉中外(宜兴紫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公里(含太湖面积242.29平方公里)。宜興市人民政府駐宜城街道陶都路8号。

历史沿革

[编辑]

宜兴古称荆邑,因境内有荆溪而得邑名。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阳羡县,属会稽郡(治今苏州)。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阳羡县令尹灵常从征,历时七年,建立功勋。十二年(前195年),被封为阳羡侯,改称阳羡侯国。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仍改为阳羡县。属于会稽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属吴郡(治今苏州)。

三国孙吴宝鼎元年(266年),改属吴兴郡(治今湖州)。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嘉四年(310年),阳羡周处长子周玘三兴义兵,晋朝为表彰其功,置义兴郡,属扬州(治今南京),下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六县,后增加绥安,合七县。

南北朝泰始四年(468年),义兴郡属南徐州(治今镇江)。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义兴郡,国山、临津并入阳羡县,改称义兴县,属毗陵郡

武德二年(619年),改义兴县为鹅州,下辖阳羡、临津二县。武德七年(624年),改鹅州名南兴州,次年复为义兴县。唐乾元二年(759年),义兴县一度改属润州(治今镇江),次年复属常州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名为宜兴县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改为南兴军。

至元十四年(1277年),仍改为宜兴县。

次年(1278年)升为宜兴府,属常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为宜兴县,二十一年(1284年)又升为宜兴府。元元贞元年(1295年)降宜兴府为宜兴州,属常州路。元至正十八年十月戊寅(1358年11月13日)朱元璋更名建宁州,寻复名宜兴州。

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宜兴县,属常州府

初因袭明制。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宜兴为宜兴、荊溪二县,同属常州。

宣统三年(1911年)宜兴、荆溪二县改属镇常通海道。

民國元年(1912年),撤销荆溪县,并入宜兴县。

1914年属于蘇常道

1948年属江蘇省第一行政署察区。

1949年4月,宜兴属蘇南行政公署

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

1953年属苏州专区

1956年属镇江专区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宜兴县属无锡市。

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县级宜兴市

地理

[编辑]
善卷洞

宜兴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西岸,江、浙、皖交界区,是沪宁杭地区三角中心。宜兴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东为太湖,隔太湖与苏州相望,西北隔太湖与无锡相近,在陸地上却並沒有與無錫市其他行政區相連,两地间仅通过竺山湖隧道穿过太湖相连,是无锡市行政区划中的一块飞地,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与常州相傍。北面滆湖镶嵌,荆溪西氿团氿东氿似珍珠项链贯穿市域东西。2010年底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2](其中太湖水面242.29平方千米),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说;宜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最高峰黄塔顶611.5米,为苏南第一峰;东部为太湖渎区,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别为平原区和低洼圩区,是宜兴粮油主要产地。宜兴年平均气温16.3℃,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391.3毫米。

宜兴市的面积在江苏省占第15位,总面积1996.6平方公里(含太湖面积242.29平方公里)[2],城市建成区面积66.3平方公里(至2012年4月,已除山体、氿河水体等)。

山峰

[编辑]

宜兴有大小山峰1000多座,其中21座海拔高于500米:黄塔顶(又名:葡萄岭)611.5米、大毛山596米、小岭584米、茗岭(又名:长岗岭)562米、中岭561.5米、大塔山(又名:箬岭、月岭)555.2米、月岭东北峰542米、太华山(又名:方岩山)541.5米、黄龙头536米、白石岭530米、老虎洞524米、西山头522.4米、三洲山(此山为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分界山)522米、铜官山(又名:君山)521米、震乾山518.8米、东山头518米、冒龙池517.8米、大尖峰517.7米、茅山岭515.3米、石塘里508米及毛顶头502米。此外有400—500米山峰39座,300—400米山峰66座。

水文

[编辑]

宜兴拥有大小河流3,699条,河流总长3,242公里,全市每平方公里河流密度为2.77公里。主要河流有荆溪莲溪章溪厔溪白云泾画溪南溪

天然湖泊有太湖滆湖东氿团氿西氿马公荡都山荡阳山荡莲花荡徐家大荡摆布潭;人工湖泊有云湖阳羡湖东亭水库七里亭水库响山红水库镜湖鼎湖明珠水库

行政区划

[编辑]

宜兴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3个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有213个行政村、97个社区居委[3][4]

宜城街道、​屺亭街道、​新庄街道、​新街街道、​芳桥街道、​张渚镇、​西渚镇、​太华镇、​徐舍镇、​官林镇、​杨巷镇、​新建镇、​和桥镇、​高塍镇、​万石镇、​周铁镇、​丁蜀镇、​湖㳇镇、​环科园和 宜兴经济开发区。

人口

[编辑]

宜兴人口在江苏省户籍第11位,常住人口第20位。

  • 戶籍人口:108.33万人(2018年底)
  • 常住人口:125.47万(2018年底)
  • 城镇常住人口:62.13万人(至2018年底)
  • 城市化率:65.21%(至2018年末)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兴市常住人口为128.57万人。

城市名片

[编辑]

十六字概括宜兴:陶都、洞天、竹海、茶洲、水城、佛地、书乡、文邦。

陶都

[编辑]

宜兴产陶瓷历史悠久,已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紫砂陶更是名扬天下,宜兴是公认的中国陶都,宜兴紫砂、青瓷、均陶、精陶、彩陶,被誉为陶都的“五朵金花”。

洞天

[编辑]

宜兴山地占宜兴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拥有大小山丘1000多座,其中很多山丘蕴藏着天然溶洞,已发现的溶洞有80多个,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罕见。如:善卷洞、灵谷洞、张公洞、范蠡洞(慕尼洞)、西施洞、清风洞、海会洞、落户洞、朝天洞、仙人洞、老虎洞、凤凰洞、陈公洞、野猫洞、大老虎洞、小老虎洞、制水洞、风洞、蛇洞、克漏洞、唐家山洞、对门山上洞、对门山下洞、铜山洞、新发洞、耗猪洞、无底洞、螺丝洞、野猪洞、老鹰洞、桃花洞、响水洞、和尚洞、木犀洞、棋盘洞、白马洞、天窟洞、佛窟洞、老人洞、石来洞、乌泥洞、青龙洞、蚂蚁洞、长龙洞、金泉洞、飞云洞、甘泉洞、金牛洞、泉水洞、白鹤洞、三珠洞、天狗洞、君阳洞、三郎洞、天井洞、觉悟洞、金鸡洞、上昂洞、川埠洞等。

竹海

[编辑]

宜兴拥有十八万亩毛竹,占江苏省毛竹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竹海,分湖滏、茗岭、太华三大竹海。

茶洲

[编辑]

宜兴阳羡茶自唐朝实行贡茶制度起就被定为贡茶,是中国最早的贡茶,被喻为中国第一贡茶。宜兴至今有数万亩茶园,是江苏产茶第一大市。是国家14个中国名茶之乡之一,也是江苏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水城

[编辑]

宜兴拥有太湖、滆湖、三氿、五荡等30多个天然湖泊,同时拥有20个大小不等的人工水库,湖泊面积占宜兴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宜兴河流分4大水系,拥有大小河流3699条,河流总长3242公里,全市每平方公里河流密度为2.77公里。湖泊、水库以及河流总面积为575平方公里。宜兴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整个宜兴城就在湖泊拥抱之中,是著名的东方水城。

佛地

[编辑]

宜兴自南北朝起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著名的江南佛地,至今仍然保存大量寺庙(约50座),这在全国少见。宜兴现存寺庙有佛光祖庭大觉寺、圆通寺、澄光寺、九峰寺、从善寺、雪蓑寺、福源寺(烟山)、司徒寺、临津寺、永安寺、荆溪寺、承福寺、化城寺、万福寺、东城寺、保安寺、黄土寺、福胜寺、慧林寺、武烈寺、福善寺、显圣寺、静云寺、福源寺(大潮山)、崇恩寺、洞灵观、潮音寺(芳桥)、灵山殿、南岳寺、金沙寺、芙蓉寺、善卷寺、海会寺、寂照寺、澄光寺、潮音寺(大浦)、洞灵观、静乐寺、显圣寺、朝阳寺、大芦寺、国治庵、城隍庙(张渚)、城隍庙(周铁)及周王庙等。

书乡

[编辑]

宜兴与江西省临川、湖北的蕲春并称为中国三大才子之乡。宜兴读书风气盛行,宜兴出了大量院士、教授、专家、学者、大学校长。

文邦

[编辑]

宜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书画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巨大、遗址总多、遗存丰富、并拥有梁祝等多种非物质遗产。宜兴每年举办大大小小数百场书画展览。有墨不过宜兴不香之说!全国很多画家以能到宜兴举办画展为荣。此外宜兴拥有华东地区古文物鉴定中心。

经济

[编辑]

宜兴经济较为发达,其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历年都位列中国百强县#县域经济论坛评价前十。宜兴盛产紫砂陶,以丁蜀镇为中心的制陶工业,历史悠久,有“陶都”的美誉。目前除了陶瓷业,电缆产业,环保产业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宜兴的土壤肥沃,利于植物生长,农作物一年内可以二熟或者三熟,主产水稻小麦蚕茧,宜兴盛产茶叶,是农业部命名的十四个中国名茶之乡之一,所产阳羡茶自西晋起就是中国名茶,被茶圣陆羽“芬芳冠世产”,列为贡茶,被喻为中国第一贡茶;此外盛产毛竹宜兴大竹海是华东最大的竹海。宜兴零售业发达,每年的销售总额在江苏县市前三名,大型现代化商业圈覆盖全市,诸如:新天地购物区蛟桥河步行街氿滨国际中心购物区现代生活广场第六代大型购物中心;万达广场;宜兴八佰伴购物中心;大润发金三角金属城中国陶瓷城;宜兴拥有华东最大的石材市场——华东石材市场;投资15亿,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宜兴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生活广场已经开张迎客;投资35亿占地200亩的宜兴万达广场2013年5月1日开张。投资10个亿的五洲国际也正在建设之中。

2022年,宜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6.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1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176.9亿元,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72亿元,增长2.3%。

2022年,宜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7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2021年增长0.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88亿元,比2021年增长0.3%。

2022年,宜兴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4.69亿元,比2021年增长1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亿元,比2021年下降72.1%;第二产业投资296.42亿元,比2021年增长9.5%;第三产业投资308.07亿元,比2021年增长12.4%。

2022年,宜兴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万元,比2021年增长4.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万元,比2021年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万元,比2021年增长5.9%。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万元,比2021年增长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5万元,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2万元,增长6.6%。

交通

[编辑]

公路

[编辑]
  • G25 长深(宁杭)高速公路(长春——深圳):2001年6月开工,2004年8月建成,9月通车,宜兴段长48.16公里,双向6车道;
  • S48 沪宜高速公路,(上海——宜兴),2000年开工,2003年8月通车,宜兴段长30.7公里,双向4车道。
  • S45 宜杭高速公路,(宜兴——杭州),2017年9月28日开工,2021年1月20日通车,宜兴段长18.25公里,双向6车道。
  • S39 江宜高速公路,(江都——宜兴),2017年12月30日开工,2020年12月28日通车,宜兴段长3.938公里,双向6车道。
  •  104国道:旧称京杭国道,解放后称宁杭公路,宜兴段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4月开建,10月完成路基建设,为宜兴的第一条公路。
  •  342省道:旧时称为沪宜公路,由上海经嘉定、太仓、常熟、无锡至宜兴城,宜兴段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12月开建,二十三年(1934年)3月10日举行通车典礼。
  •  262省道:宜兴段有滆湖东路、环保大道等组成
  •  263省道:即常州厚桥至宜兴张渚公路
  •  230省道:即渎边公路
  •  240省道:即宜金公路
  •  360省道:即丁山——张渚——戴埠——高淳公路
  •  341省道:即周扬公路
  •  342省道(宜徽公路):宜兴至安徽徽州的公路。宜兴段又称宜广公路,现是江苏省道S342的一部分。安徽段即安徽省道 215省道

铁路

[编辑]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新长铁路(货运线路):宜兴境内长54公里,1998年11月开工,2003年9月正式投运;
  • 中國高速鐵路宁杭高铁(客运专线):2008年12月28日铁道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铁路局联合在宜兴站工地举行开工典礼,于2013年7月1日建成通车,最高时速350公里,宁杭高铁的开通改变了宜兴无客运列车的历史,从宜兴高铁站乘车可以直达:上海、南京、杭州、北京、天津、沈阳、济南、青岛、徐州、武汉、宜昌、重庆、成都、合肥、郑州、宁波、温州、厦门、福州、深圳、南宁、长沙、南昌等数十个城市;
  • 中國高速鐵路宁杭客运专线宜兴站
  • 中國高速鐵路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建设中(盐城—泰州—无锡—宜兴城际)。

轨道交通

[编辑]

水运

[编辑]

境内共有航道76条,总里程576.76公里,锡溧漕河芜申运河锡滏线锡宜线橫塘河殷村港漕橋河社瀆河官瀆港洑溪河東氿西氿團氿荆溪大浦港是境内主要航道。

宜兴港多用途码头,年设计吞吐能力为2.9万标箱、23万吨件杂货,是江苏省第一个水陆同一点的二类口岸。

航空

[编辑]

市中心距离:苏南硕放国际机场95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08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80公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90公里(全高速),上海浦东机场242公里(全高速)。

宜兴市建设宜兴通用机场,该机场将成为宜兴市第一座商务客机专用机场。

文化

[编辑]

宜兴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之乡。2011年1月24日国务院批准宜兴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

[编辑]

宜兴南部是丘陵地区,多有溶洞,如善卷洞灵谷洞张公洞慕蠡洞(牟尼洞)、西施洞清风洞等,山上盛产毛竹、茶叶,更有大量古树名木。宜兴其它部分是水乡,拥有太湖滆湖云湖(云梦湖)、阳羡湖团氿西氿东氿钱墅荡阳山荡莲花荡马公荡等总多湖泊。名胜古迹有周王(周處)廟、太平天国王府、东坡书院等。西南部国山上的国山碑三国时遗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宜兴县志记载,梁祝传说发源于宜兴,至今古迹,旧址和史料都很完备。直至目前,宜兴共有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八个[5]:善卷洞风景区、竹海风景区、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风景区、陶祖圣境风景区、张公洞风景区、云湖风景区和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紫砂博物馆)。此外宜兴至今保存有大量寺庙(50处左右),为国内罕见,也是旅游好去处。

飲食與物产

[编辑]

饮食

[编辑]

宜興菜系屬于蘇菜,味道清淡鲜美,与苏锡菜偏甜不同,独具风味。此外宜兴地方节日有:农历四月初八乌饭节,夏至馄饨节、农历六月十九馒头节,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团子节。

土特产品有宜兴陶瓷阳羡茶荆溪雪芹宜兴百合洋溪萝卜徐舍小酥糖板栗杨梅桔子桃子枣子和桥豆腐乾高塍豬婆肉太湖三鮮南山野猪滆湖野鸭、芳庄羊肉。

荆溪雪芹又称荆溪白芹,产于太湖荆溪流域的江苏宜兴、溧阳地区,其茎晶莹光亮、洁白如雪,因而得名雪芹。它与水芹、药芹、旱芹都不同,为芹中上品。荆溪雪芹叶清、其茎雪白如玉、富含水分,口感甘脆、清香。其茎、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荆溪雪芹可以荤炒、素炒和凉拌食用。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用功效。

矿产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包括:陶土预测总量10亿吨,分布于丁蜀、太华、茗岭、湖滏等地;煤分布於洑东、太华、红塔;石灰岩预测总量为15亿吨;大理石储量5000万立方米;石英砂岩儲量18亿吨;砂岩储量18亿吨;白云石;粉砂页岩;煤矸石储量1000万吨;太湖石;泥炭;瓷土储量400万吨;花岗岩储量21.87立方米;阳羡玉等。

动植物

[编辑]

野生动物有野生动物200余种,比如鹿、豹、穿山甲、野猪、扬子鳄等。宜兴有植物175科、559属、1230种。珍稀植物有金钱松(国家二级珍稀植物)、银缕梅(国家一级珍稀植物)、楠、天目玉兰、青冈、土叶树及茶、竹等。中药材有杜仲、太子参、明党参、黄精、半边莲、车前草、马齿笕等。

教育

[编辑]

大學

[编辑]

江南大学东氿校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宜兴陶都工业大学)、宜兴徐悲鸿艺术学院宜兴技师学院宜兴开放大学(前身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宜兴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宜兴学院宜兴工程学院(与湖北理工学院合办),五、六十年曾有宜兴农林学院(本科,今句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前身)、陶都工业大学(1958年创办,即今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七十年代曾有江苏旅游专科学校(是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后迁南京,即今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前身)

中學

[编辑]

完全中學和高級中學有江蘇省宜興中學江蘇省宜興市第一中學徐舍中学江蘇省丁蜀高級中學江蘇省和橋高級中學江蘇省張渚高級中學官林高級中學陽羡高級中學銅峰高級中學東山高級中學(现改为二中)周铁中學

中級職業學校、技校有宜兴教师进修学校丁蜀職業高級中學和橋職業高級中學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宜兴卫校无锡江南聚源职业技术学校及张渚职业高级中学。初級中學有宜兴市实验中学宜城中學培源中學洋溪中學新芳中學官林二中宜興外國語學校

宜兴历代书院

[编辑]
  • 东坡书院 位于丁蜀镇,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南京工部侍郎沈晖重建苏轼祠,并题写“东坡书院”匾额。书院一直延续至清代。民国时改为“东坡小学”,至后小学迁出,原址“东坡书院”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会计之父、今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创始人潘序伦,曾就读于该书院。
  • 崇儒书院 位于宜城,原为“三贤祠”,明万历二十七至三十二年(1599-1604年)建。因兴建该祠为了“景贤崇儒”,所以改名“崇儒书院”。明末改办义塾。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为南二社初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又改为城厢市第二初等小学校。民国十四年(1925年)停办。
  • 明道书院 位于宜城,明万历三十二年至三十六年(1604-1608年)间创办。天启五年(1625年)该院因与东林党有关被废。
  • 阳羡书院 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初名为“蜀山书院”,乾隆六十年(1795年)改名为“阳羡书院”。嘉庆七年(1802年)复称蜀山书院。道光二十年(1840年)复名阳羡书院,咸丰年间被毁。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阳羡书院。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办为“经正学堂”。
  • 临津书院 位于徐舍镇,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办为临津高等小学堂(即今徐舍小学址)。
  • 鹅西书院 位于杨巷镇,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建,民国二年(1913年),书院改为杨巷市立第一初等小学校(今杨巷小学)。
  • 国山书院 位于张渚镇,清光绪五年(1879年)建,光绪七年(1881年)在书院中建桃溪三贤祠。民国元年(1912年),书院改为国山高等小学堂(今张渚小学前身)。
  • 鹅山书院 位于和桥镇,清光绪六年(1880年)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书院改为鹅山高等小学堂。
  • 竺西书院 位于周铁镇,清光绪六年(1880年)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书院改为竺西高等小学堂(即今周铁小学前身)。
  • 滆南书院 位于高塍镇,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在滆南书社基础上兴建,光绪十年(1884年)落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滆南高等小学堂(即今高塍小学前身)。
  • 凌霞书院 位于官林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以冲寂观为基础创建书院。宣统元年(1909年)官林初、高两等小学堂从宗家祠迁到这里。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即今官林小学前身)。
  • 宜荆试院 位于宜城,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年),以原通真观巷的阳羡书院旧址兴建“宜荆试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宜荆经史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改为知新学堂,开办宜荆师范传习所。民国成立后,该院先后成为公立敦本小学、公立宜兴中学、私立精一初级中学的校舍。民国二十八(1939年),在此开办县立模范小学。翌年改为实验小学(后并入文庙小学)。

地方人物

[编辑]
参见:分類:宜興人

宜兴自古人才辈出,与湖北蕲春江西临川一起被公认为「中国三大才子之乡」。从古到今,宜兴走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85位进士,32位两院院士,60多位大学校长,8000多位教授、副教授,又被称作“中国院士第一县”[6]、“教授之乡”。徐悲鸿虞兆中潘汉年潘梓年史绍熙蒋南翔储安平路见可徐铸成周培源胡焕庸吴冠中等等知名人士都是在此地出生和成长。

宜兴状元

[编辑]
  • 佘中:宋代人,宜兴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 蒋重珍:生于1183年,祖籍宜兴。
  • 周延儒:明代人,崇祯帝时期曾任内阁首辅。
  • 陈于泰:明代人,今高塍镇亳村人。

宜兴籍院士

[编辑]
  • 潘菽(1897—1988):宜兴归径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周培源(1902—1993):宜兴芳桥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唐敖庆(1915—2008):和桥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潘梓年(1893—1972):宜兴归径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 吴浩青(1914—2010):宜兴周墅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史绍熙(1916—2000):宜兴官林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朱洪元(1917—1992):宜兴宜城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朱既明(1917—1998):宜兴宜城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章综(1929年生):宜兴宜城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程镕时(1927年生):宜兴和桥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周镜(1925年生):宜兴宜城人,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高鼎三(1914—2002):宜兴丁蜀人,1995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
  • 沙庆林(1930年生):宜兴周铁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薛鸣球(1930—2013):宜兴丰义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程天民(1927年生):宜兴周铁人,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太一(1921—2004):宜兴宜城人,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唐西生(1938年生):宜兴和桥人,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吴中如(1939年生):宜兴大塍人,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国良(1934—2011):宜兴宜城人,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邦芬(1948年生):宜兴宜城人,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黄瑞松(1938年生):宜兴南新人,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褚君浩(1945年生):宜兴屺亭人,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吴岳良(1962年生):宜兴太华人,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志南(1952年生):宜兴南漕人,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任南琪(1959年生):宜兴丁蜀人,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丁荣军(1961年生):宜兴邮堂人,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蓓薇(1957年生):宜兴红塔人,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旭(1961年生):宜兴高塍人,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蒋华良(1965年生):宜兴杨巷人,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唐立(1965年生):宜兴和桥人,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谈哲敏(1965年生):宜兴宜城人,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朱彤(1962年生):宜兴宜城人。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友好城市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2.02.1中国宜兴政府门户网站.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6). 
  3. ^基础地情. [2017-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3). 
  4. ^行政区划搜索:宜兴市.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5. ^宜兴年鉴2016手机版. www.6vi.cn. [2017-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3). 
  6. ^“中国院士第一县”:走出三十余位院士,百余位大学校长,万余名教授. 微信公众平台. [2024-09-23]. 
  7. ^200多名国际友人昨来宜参观. [永久失效連結]
宜兴市行政区划
街道
类似乡级单位
  • 环科园
  • 宜兴经济开发区
省级行政区:江苏省  政府驻地:滨湖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梁溪区
9街道
锡山区
5街道
4镇
惠山区
3街道
2镇
滨湖区
8街道
1镇
新吴区
6街道
县级市
江阴市
7街道
10镇
宜兴市
5街道
13镇
江苏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南京市
地级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江苏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截至2024年12月16日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
苏州市
扬州市
镇江市
常熟市
徐州市
淮安市淮安区
无锡市
南通市
宜兴市
泰州市
常州市
高邮市
兴化市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江阴市
南京市高淳区
如皋市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2.标注 者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生态市、区、县
华北
3
北京2
天津1
东北
2
辽宁2
华东
26
上海1
江苏17
浙江6
安徽1
山东1
中南
4
广东4
西南
2
四川2
西北
1
陕西1
:内容涵盖了2011年7月22日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国家级生态市县区名单
截至2011年7月22日,全国共有38个国家级生态市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144处(截至2024年12月):
华北
15
北 京1
天 津1
河 北6
山 西6
内蒙古1
东北
7
辽 宁2
吉 林3
黑龙江2
华东
51
上 海1
江 苏14
浙 江10
安 徽7
山 东10
福 建5
江 西6
中南
30
河 南8
湖 北5
湖 南4
广 东8
广 西3
海 南2
西南
22
四 川8
重 庆1
贵 州2
云 南8
西 藏3
西北
17
陕 西6
甘 肃4
青 海1
宁 夏1
新 疆5
全国爱卫会命名。已获命名的每3年复审一次,全国爱卫会对符合标准要求的重新确认;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将暂缓确认。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山西省
青海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注1:截至2019年2月,累计已命名342个国家卫生城市。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副省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注1: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国际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宜兴市&oldid=8959301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