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安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安倍
关于法国物理学家,請見「安德烈-马里·安培」。
安培(ampere)
转铁电流表示范模型。随着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加,柱塞被进一步拉入线圈,指针向右偏转
单位信息
单位制国际单位制
物理量名称电流
符号A 
得名安德烈-马里·安培
正式定義
定義基本电荷 e 以单位库仑(C,即 A·s)表示时,将其固定数值取为 1.602176634×10−19 来定义安培,其中用 ΔνCs 定义
由於載流導線的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導線旁的磁針會偏轉方向。應用這現象,檢流計可以用來測量電流。

安培(英語:ampere,法語:ampère)简称(amp),是电流强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之一[注 1],符号A[1][2][3]。安培是以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安德烈-马里·安培命名的,为了纪念他在经典电磁学方面的贡献。

实际情况中,安培是对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度量。1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库仑7018624100000000000♠6.241×1018个电子的电荷量)时,电流强度為 1安培[4]。1安培也相当于 1伏特电压施加在 1欧姆阻抗时,所通过的电流量(电流强度)。

比一安培小的電流可以用毫安微安單位表示。

  • 1安(A)= 1000毫安(mA)
  • 1毫安(mA)= 1000微安(μA)

定义

[编辑]
重新定义后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定义仅依赖于数值确定的物理常数和由同一组常数定义的其他基本单位。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重新定义安培为:

安培,符号 A,为 SI 的电流单位。当基本电荷e,以单位C(即 A·s)表示时,将其固定数值取为6981160217663400000♠1.602176634×10−19 来定义安培,其中ΔνCs 定义。[5]

其中ΔνCs 是指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的跃迁辐射频率。新定义使用基本电荷 e 重新定义安培,这样的条件可以在实验室中重现,同时较简单易明,于2019年5月20日生效(2019年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重新定義)。

历史

[编辑]

安培最初是被定义为厘米-克-秒制中电流单位绝对安培的十分之一[6]。如此确定它的大小是为了保证从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单位推导安培得到的值比较合适。

“国际安培”是一个较早的电流单位,定义为使硝酸银溶液中每秒析出6997111800000000000♠0.001118000的电流[7]。之后,更精确地测量发现,这一电流是 0.99985 A。

1948年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定义安培为:

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 1米的无限长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在每长度上的力为 2×10–7牛顿,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一安培。
——[2][8]

2005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同意研究将元电荷电荷量用于安培定义的可能。新的定义在2014年的第25屆国际度量衡委员会上被討論,于2019年5月20日生效。[9][10]

2018年第二十六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给予元电荷确定的电荷量,确定了安培的新定义。自2019年5月20日起,元电荷的电荷量被确定为1.602176634×1019C{\displaystyle 1.602176634\times 10^{-19}C} ,而C=As{\displaystyle C=A\cdot s}。由此,1 安培所代表的电流强度大小由元电荷电荷量和秒确定。[11]

应用

[编辑]

安培这一单位与瓦特秤欧姆定律中的单位伏特欧姆相联系。而在约瑟夫森效应量子霍尔效应中也都各自有所应用。[12]

现在,建立一安培的技术已经能够达到10−7逼近误差[12]

例子

[编辑]
  • 计算器工作电流 1×10−4A[注 2]
  • 手机充电电流 0.5-2A (快充可到 5A以上)[13]
  • 闪电约 1×104A[14]
  • 住宅配電箱約 60A
  • 住宅斷路器,常見的有 10/20A
  • 塑殼斷路器(MCCB),常見 200-800A
  • 空氣斷路器(ACB),用於低壓電(380V),常見 1600/2500/4000A
  • 用於配電的 1650kVA三相變壓器,低壓線圈(380V)最大輸出 2500A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另外六个是开尔文摩尔坎德拉千克
  2. ^以CASIO fx-82ES 1.5V 0.0002W计

参考资料

[编辑]
  1. ^张三慧. 大学物理学·电磁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143.ISBN 9787302038191. 
  2. ^2.02.12.1. Unit of electric current (ampere),SI brochure 8th, BIPM, [19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3) 
  3. ^Base unit definitions: Ampe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ysics.nist.gov. Retrieved on 2010-09-28.
  4. ^Bodanis, David, Electric Universe,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2005,ISBN 978-0-307-33598-2 
  5. ^大会决议中文版(PDF).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2019-02-03].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9-02-04). 
  6. ^Kowalski, L,A short history of the SI units in electricity, Montclair,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9) .
  7. ^History of the ampere, Sizes,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8. ^Monk, Paul MS,Physical Chemistry: Understanding our Chemical World, John Wiley & Sons, 2004,ISBN 0-471-49180-2 .
  9. ^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 approves possible changes 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including redefinition of the kilogram.(PDF) (新闻稿). Sèvres, France: 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 23 October 2011 [25 Octo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2-02-09). 
  10. ^Historic Vote Ties Kilogram and Other Units to Natural Constants. NIST. 2018-11-16 [2018-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英语). 
  11. ^Resolutions of the CGPM - 26th meeting of the CGPM: 13-16 November 2018(PDF). [2018-11-21].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8-11-19). 
  12. ^12.012.1Appendix 2: Practical realization of unit definitions: Electrical quantities,SI brochure, BIPM,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8) .
  13. ^存档副本. [202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14. ^物理.高中二年级上册.上海科技出版社

外部链接

[编辑]
基本单位
SI base unit
导出单位
可並用單位
參閱
以人名命名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另见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安培&oldid=8805973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