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孙毓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孙毓棠(1911年—1985年9月5日),笔名唐鱼江苏无锡人, 中国历史学家、诗人。[1]其长篇史诗《宝马》被称为中国现代诗中第一首叙事长诗。[2]

生平

[编辑]

1911年,孫毓棠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他的外祖父是位翰林,官至禮部尚書。1928年8月肄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畢業後,曾在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史地系任教,1935年8月,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歷史系從事中國古代史的研究。1937年春,東京的部分中國留學生組成“中華留日戲劇協會”,準備排演曹禺的《日出》,邀曾經出演過這部戲劇的鳳子赴日參加演出。而就在這次演出中,鳳子認識了孫毓棠。抗戰爆發後,二人回國並於南京結為連理。南京淪陷後輾轉上海、武漢、桂林到昆明,並任教國立雲南大學西南聯大歷史系。曹禺回返重慶時,鳳子意欲隨往發展其舞台生命。鳳子到重慶後,有了更多演出的機會,而且進入了電影界,但她與曹禺之間不斷有緋聞傳出,1945年9月抗戰勝利之後,他們離婚。孫也應牛津大學邀請任客座研究員。

1948年8月回國,任國立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7,他被劃為右派。1959年,孫毓棠轉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員,後期他和啟功等人一起負責校點《二十四史》《清史稿》工作。1985年9月5日病逝

参考资料

[编辑]
  1. ^新华网.孙毓棠. www.xinhuanet.com. [2019-11-29]. [失效連結]
  2. ^中国作家网.孙毓棠《宝马》手稿. www.chinawriter.com.cn. [2019-11-29].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與中國人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和社团
文学流派
甲寅派
前期
后期
学衡派
论语派
战国策派
鸳鸯蝴蝶派
初期白话诗派
新月派
象征诗派
现代诗派
九叶派
七月派
心理分析派
流亡文学
京派
海派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
晋察冀诗派
民歌叙事体诗潮
里下河派
白洋淀诗群
朦胧诗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文学
先锋派
痞子文学
荒诞文学
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语丝社
莽原社
未名社
狂飚社
浅草社
沉钟社
弥洒社
湖畔诗社
南国社
太阳社
蒋光慈 ·杨邨人 ·孟超 ·钱杏邨(阿英) · 林伯修(杜国庠 ·夏衍 ·洪灵菲 ·戴平万 ·楼适夷 ·顾仲起 ·刘一梦 ·殷夫 ·冯宪章 ·祝秀侠 ·王艺钟 ·徐迅雷 · 圣悦(李平心 ·任钧 ·童长荣
我们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 ·茅盾 ·郭沫若 ·周扬 ·田汉 ·蒋光慈 ·孟超 ·阿英 ·王任叔 ·郑伯奇 ·洪灵菲 ·陈荒煤 ·戴望舒 ·端木蕻良 ·馮鏗 ·关露 ·胡风 ·胡也频 ·李伟森 ·楼适夷 ·柔石 ·沙汀 ·谢冰莹 ·徐懋庸 ·阳翰笙 ·叶以群 ·殷夫 ·于伶 ·郁達夫 ·张天翼 ·周文 ·丁玲 ·夏衍 ·冯乃超 ·马加 ·马子华 ·王志之 ·王余杞 ·王西彦 ·方土人 ·方之中 ·丘东平 ·叶灵凤 ·叶紫 ·田间 ·白薇 ·任白戈 ·任钧 ·许幸之 ·孙席珍 ·杨骚 ·杨刚 ·李辉英 ·丽尼 ·邱韵铎 ·何家槐 ·林淡秋 ·欧阳山 ·周立波 ·周而复 ·草明 ·彭柏山 ·洪深 ·聂绀弩 ·夏征农 ·陶晶孙 ·萧三 ·舒群 ·蒲风 ·雷石榆 ·穆木天 ·艾芜 ·吴奚如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国诗歌会
穆木天 ·任钧 ·杨骚 ·蒲风 ·白曙 ·杜淡(窦隐夫) ·王亚平 ·温流 ·关露 ·石灵 ·田间 ·柳倩 ·辛劳 ·洪道 ·苏夫 ·林林 ·袁勃 ·雷石榆
中国文艺社
六一社
东北作家群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讲学社
搶救學人」計劃營救對象
陳雪屏鄭天挺電中
開列名單(30人)
1948年12月11日
傅斯年陳雪屏
石志仁等電中
開列名單(35人)
1948年12月16日
各院校館所行政負責人
因政治關係必離者
在學術上有貢獻並自願南來者
蔣中正傅作義電中
開列名單(62人)
1948年12月17日
教育行政負責人
因政治關係必須離
學術上有地位自願南來者
傅斯年鄭天挺電中
開列名單(63人)
1948年12月
国际
各地
学术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孙毓棠&oldid=8622285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