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孙明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孫明經(1911年10月31日—1992年11月16日),男,江蘇南京人,祖籍山東掖縣,中國教育家。中國電影教育先驅,中國電視事業的拓荒者。


生平

[编辑]

1927年入金陵大學物理系,此後七年間, 先後在金陵大學和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化工系、物理系、電機系等專業學習,並修國文、戲劇、音樂、外語等科。集技術與藝術於一身。金陵大學1922年首開中國電化教育,1936年在金大校長陳裕光支持下,孫明經創辦金陵大學「電影與播音專修科」,開始了中國電影高等教育和中國播音高等教育,為中國培養最早期的電影和播音專業人才。1930年代初,在中央大學物理實驗室制成中國電視歷史中第一套具攝取─傳輸─還原顯示圖像功能的電視攝、輸、顯系統,為中國電視史的開始。「電影」、「電視」中文名稱也於此擬定使用。曾主辦《電影與播音》雜誌。

1937年,主持開拍大型系列電影《中華景象》。後獨立拍攝紀錄影片、科教片共62部。早期中國各地教育機構流通的科教影片一半以上出此。所拍紀錄影片至今多為珍貴的傳世之作。1946年,由於他在電影與播音教育與創作中做出的貢獻,被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委員。

1952年後又和同仁及學生一起作為業務主幹創辦發展北京電影學院,1957年被打為右派(至1979年平反),1960年被中央電影學校重新僱用,文革時曾被關進牛棚,曾翻譯英、法、德、日、俄各國外文原著中有關電影電視最新進展的資料200餘萬字,收藏之電影膠片大部分在1976年被焚毁。1992年在北京逝世。

家庭

[编辑]

父孫熹聖,母孫隋心慈[1],有兩女:孙建怡、孫建秋、三子:孙建三 (后改名孙健三)、孙建和、孙建同。有一孙女 孙宇静[2](一作“孙健三”)。

成就

[编辑]

孫明經是金陵大學教育電影部的實際負責人,理論家,又是制作人─攝影師、導演和剪輯師。主任魏學仁是理學院院長,他曾經留學美國,率先在理學院建立教育電影部,親自拍攝了《蘇州名勝》、《日食》,並與孫攝制工業影片。但他的支持是金陵大學教育電影得以發展的基礎,潘澄侯、邱錦義、段天育、蔣壽茲、範厚勤、區永祥等先後參加電影工作。邱錦義拍攝了《廣西省》、《廣西民團》,段天育拍攝了《雷馬屏娥》、《中國柑桔》,范厚勤拍攝了《中國桐油》、《中國茶葉》,區永祥在甘肅臨洮航拍了《民國三十年九月二十一日日食》。1931-1938年間,金陵大學教育電影部攝制影片112部,其中孫明經個人攝影、編輯完成的在半數以上。僅1936年成立之初的兩年裡就拍攝了51部作品。孫明經回憶說:「1936到1937年我們有過兩年的黃金時代。不過,那時間實在太短」。《民國二十五年之日食》(1936)、《防空》(1936)、《防毒》(1936)、《煙台花邊》(1936)、《鄉村建設》(1937)、《開采煤礦》(1937)、《首都風光》(1936)等具有重要價值的作品都拍攝於這一時期。其中由魏學仁在日本北海道拍攝的《民國二十五年之日食》(1936)是中國首部彩色電影。

金陵大學教育電影的成功引起教育部重視,潘澄侯、蔣壽茲調人教育部從事教育電影工作,主持「教育影片庫」建設,在全國推行教育電影。教育部也攝制了一些教育影片,但更多的依然委托金陵大學教育電影部攝制,甚至教育部主持的「電化人員教育培訓班」也由金陵大學教育電影部具體操作。

抗戰期間,金陵大學西遷人川,此間孫明經拍攝《自貢井鹽》(1938)、《西康》(1939)等影片。1942年他與魏學仁赴雲南拍攝工業系列《防空電廠》、《長壽水利發電》、《機械制造》等7部影片。其間,孫明經於1940-1941年赴美國考察教育電影,在紐約美國影片中心社和明尼蘇達大學視覺教育中心,回國之後創辦中國第一本電影學術雜誌《電影與播音月刊》,並一直擔任其主編。

從金陵大學返校回南京(1946年春)到1948年為止,孫明經拍攝《交通》(1948)、《南京》(1948)、《華西村》(1947)、《民主前鋒》(1946)等作品,其中《民主前鋒》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有聲片。1952年,金陵大學影音部師生和設備奉國務院命併入中央電影學校

2003年,他在西康拍攝的照片出版成書《1939年: 走进西康》。[3]

2012年,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李曉峰以其經歷配合他僅餘的拍攝影片,製作了《南京大學@1936》實驗紀錄片,於同年6月19日在校內首映。

代表作品

[编辑]

孫明經先生拍攝的作品《農人之村》,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獎的影片。

參考著作

[编辑]
  • 《孫明經手記:抗戰初期西南諸省民生寫實》孫建秋、孫建和 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12月初版,ISBN 9787510039409

参考资料

[编辑]
  1. ^女教师成中国自拍第一人 老照片见证家族自拍史. 北晚新视觉. 2014-10-25 [2020-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2. ^退休摄影师捐赠抗战时期青龙桥火车站老照片.北京青年报. 2015-08-27 [2020-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3. ^孙明经; 张鸣.1939年: 走进西康.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ISBN 978-7-80603-696-9. 
历史
早期
汇文书院(1888–1910)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10–1937)
基督书院(1888–1906)
宏育书院(1906–1910)→ 1910年与汇文书院合并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益智书院(1888–1906)
→ 1906年与基督书院合并为宏育书院
发展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万县金大附中驻蓉分班(1937–1945)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45–1951)
金陵补习学校(1939–1941)
鼓楼中学(1941–1942)同伦中学(1942–1945)南京金陵中学(1945–1946)→ 1946年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合并
当代
风物
规划
早期
汇文书院钟楼 · 东课楼 · 西课楼 · 口子楼 · 小礼堂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老建筑群(西迁时期驻蓉分班)
當代
行健楼 · 行知楼 · 汇文楼 · 汇贤楼 · 汇智楼 ·曹隐云科学馆 · 体艺楼
分校
河西分校(2003-) ·金陵汇文学校(2008-) ·实验小学(2008-)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2008-) ·仙林分校(2012-) ·龙湖分校(2014-) ·岱山分校(2014-) ·西善分校(2014-)
人物
校长
校友
科技韩安 ·陈嵘 ·陈桢 ·吕彦直 ·任延桂 ·王家楫 ·诸福棠 ·陈封怀 ·陈鸿逵 ·戴安邦 ·黄瑞纶 ·赵敏学 ·吴友三 ·陈恩凤 ·孙明经 ·侯学煜 ·汤于翰 ·萧家捷 ·方中达 ·王金陵 ·杨槱 ·吴仲华 ·陳夢熊 ·林同骥 ·陈学俊 ·黄孝宗 ·徐僖 ·钱宁 ·何康 ·吴旻 ·经福谦 ·吕敏 ·齐康 ·李明耀 ·刁锦寰 ·李正邦 ·戴尅戎 ·陈定昌 ·祝世宁 ·傅新元 ·田刚 ·鲍哲南
人文:刘伯明 ·陶行知 ·陈裕光 ·李小缘 ·宗白华 ·盛成 ·魏學仁 ·柯象峰 ·吴景超 ·杭立武 ·王绳祖 ·黄瑞采 ·曾昭燏 ·朱凡 ·程千帆 ·恽宗瀛 ·秦岭云 ·朱启平 ·周伯埙 ·厉以宁 ·吴敬琏 ·傅二石 ·高行健 ·周小陆 ·叶继元 ·王恩涌
社会活动:黄荣良 ·许传音 ·许养秋 ·徐绍武 ·林遵 ·徐国懋 ·吴茂荪 ·陈邃衡 ·何锡麟 ·陈舜礼 ·洛辛 ·高博 ·赵洛生 ·端木正 ·安迪伟 ·万典武 ·张横江 ·田联韬 ·石庆辉 ·姜克安 ·胡敏 ·韩南鹏 ·夏道生 ·沈君山 ·彭时雄 ·李前煦 ·陈世光 ·陈良琨 ·姜澄宇 ·马肇立 ·铁竹伟 ·王洪光 ·周珉 ·何琦 ·刘忠虎 ·张寅平 ·唐勇 ·汪文斌 ·史安斌 ·孙玥 ·刘恺 ·黄晓宇 ·祖鋒 ·蒯乐昊 ·迟晶
其它:韓恢 ·孙仲逸 ·韩元佐 ·张彦 ·余永年 ·傅新元 ·卢生 ·邓芝福 ·王德明
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1979年11月-1985年4月
主席
副主席
常务理事
书记处第一书记
书记处书记
理事
国际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孙明经&oldid=7469502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