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太湖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湖片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國
区域太湖為中心的苏南浙北廣大地区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wuu
ISO 639-6taiu
吳語分區圖

太湖片,即北部吴语[1]吴语北片[2],亦有人习惯称之为低地吴语[原創研究?],是吴语中面积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片,曾以吴语白话文记录,因使用区域环绕太湖而得名。具体范围大致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上海以及皖南广德市郎溪县,使用人口约4700多万[2],约占吴语使用总人口的65%左右[3]:4為影響力最強的一支吳語。[來源請求]

太湖片内部在吳語當中較為一致,大体可以相互交流。[來源請求]内部細分为毗陵蘇滬嘉苕溪杭州臨紹甬江6个小片。亦有专家对其中苏沪嘉、苕溪两个小片的划分提出质疑,认为根据其方言发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应重新划分为苏嘉湖小片、上海小片,《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均采用了这种划分[4][2]。历史上,北部吴语的权威方言(lingua franca)长期以来为苏州话,但19世纪上海开埠之后逐渐为上海话所取代[3]:5

具体分布

[编辑]

具体分布如下:

毗陵小片

[编辑]
主条目:毗陵小片

毗陵小片(或称常州小片)15县市,人口800万。

  • 江苏:常州市武进(除沿江的圩塘、魏村、孝都、小河等乡)、丹阳金坛(金城镇以西大部分为苏北话移民区,城区为双方言区)、溧阳宜兴江阴(除西北角石庄乡及利港乡一部)、张家港(除中心河以东,沙槽河以北)、靖江(除西南角新桥、东兴等乡)、*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及周围乡村)、海门(北部包场等12乡)、启东(北部吕四等7乡)、高淳(东部顾陇、永宁等7乡)。
  • 安徽:郎溪(北部定埠、梅渚等乡,西北部建平、东夏、幸福等乡)、广德(北部下寺乡的庙西)。

苏沪嘉小片

[编辑]
主条目:苏沪嘉小片

苏沪嘉小片30县市,人口3100万。

(*:有疑意,与周边较为不同,与常州发音几乎一致)

苕溪小片

[编辑]
主条目:苕溪小片

苕溪小片(或称湖州小片)7县市,人口300万。

杭州小片

[编辑]
主条目:杭州小片

杭州小片一市,人口120万。

临绍小片

[编辑]
主条目:临绍小片

临绍小片十二县市,人口780万。

甬江小片

[编辑]
主条目:甬江小片

甬江小片(或称明州小片)13县市,人口500万。

其它

[编辑]

江北吴语方面,在毗陵小片中的分布在江北的金沙话通东话,老岸话被认为是不同时期的江南移民带去的吴语,虽与江南有地理位置的隔閡,但这三种吴语能与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吴语交流,此三种吴语,明显的带有“南中有北”的特点,例如吴语特有的否定词“勿”或“弗”,在这三种方言中,全部官化为“不”,具有浓重吴语特色的词汇“面孔”和“汏”,则官化为“脸”和“洗”。而由末不断涌入的江南移民带入的海启话,仍能与江南吴语交流,两者基本一致。

人口

[编辑]

母語為北部吳語的人口約有五千萬。114名清代狀元中至少60名來自吳語太湖片地區,超過一半。中国两院院士有超过1/3的来自吴语太湖片,超过9名華人諾貝爾科學獎得主中5名祖籍是吳語太湖片地區,也超過一半。

参考文献

[编辑]
  1. ^北部吴语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www.zgbk.com. [2024-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2. ^2.02.12.2太湖片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www.zgbk.com. [2024-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3. ^3.03.1游汝杰. 吴语方言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ISBN 978-7544486187. 
  4. ^辞海 - 吴语. [202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6). 

參見

[编辑]
方言區
太湖片
毗陵小片
蘇滬嘉小片
苕溪小片
杭州小片
臨紹小片
甬江小片
处衢片
龙衢小片
上山小片
处州小片
台州片
北台小片
南台小片
婺州片
金兰小片
义永小片
甌江片
宣州片
銅涇小片
太高小片
石陵小片
方言島
安徽省主題
总体
地理
历史文化
旅游景点
方言
教育
经济
交通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太湖片&oldid=8895583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