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1.05″N114°51′43.92″E / 34.0669583°N 114.8622000°E /34.0669583; 114.8622000
| 太康文庙 | |
|---|---|
大成殿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 地址 | 河南省太康县 |
| 分类 | 古建筑 |
| 时代 | 清 |
| 编号 | 第六批第656项 |
| 认定时间 | 2006年5月25日 |
太康文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北大街路西,又称太康黉学[1]。太康文庙始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原有泮池、棂星门、戟门、拜殿、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崇祯年间毁于兵燹,清顺治、康熙年间多次修缮。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康文庙现仅存拜殿和大成殿,均为清代建筑。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置五踩重昂斗拱。斗拱、梁枋和檐板上有雕刻和彩绘。大成殿建于台基之上,大殿前有月台,台阶中间嵌有一块祥龙卧云陛石。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前檐作二层檐紧连形,覆绿色琉璃瓦顶。檐下施五踩重昂斗拱,枋额上有龙、凤、人物和花卉镂空雕饰。大成殿兼具中国南北方建筑风格,梁架为北方抬梁式与南方穿逗式相结合,其前坡为两断式,属河南省内罕见,四个翼角飞翘且形体较大,具有较显著的中国南方建筑风格[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