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沅陵教区(拉丁語:Dioecesis Iuen-limensis)是天主教在中国湖南省西部设立的一个教区。
1925年3月13日,罗马教廷从常德代牧区分设辰州监牧区。属美国苦難會(英语:Passionists)管理。1934年5月28日,升格为设辰州代牧区。同年12月10日,再更名为沅陵代牧区。1946年4月11日升格为沅陵教区[1]。1999年,中國的官方教會將湖南省所有教區合併為一個「湖南教區」,[2]但未受宗座承認。
- 蓝坚牧(Fr. Domenico Langenbacher, C.P.)1925年7月16日 – 1930年1月[1]
- 欧克澜(Fr. Cutbert Martin O'Gara, C.P.)1930年2月12日 – 1934年5月28日[1]
- 欧克澜(Fr. Cutbert Martin O'Gara, C.P.)1934年5月28日 – 1934年12月10日
- 欧克澜(Fr. Cutbert Martin O'Gara, C.P.)1934年12月10日 – 1946年4月11日[1]
- 欧克澜(Bishop Cutbert Martin O'Gara, C.P.)1946年4月11日 – 1968年5月13日(1952年被逐出中國)[3]
|
|---|
|
|
註: - 1946年起,中國天主教實行聖統制,由聖座按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核定教區。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和信徒多寡對中國內地的天主教教區進行了调整、合併,但多數並未获得聖座承认。
- 庫倫自治傳教區原名外蒙古自治傳教區,1922年自中蒙古代牧區分出,1924年更名並自此事實脫離中國聖統管轄,2002年升格為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區。
- 1955年,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將熱河教區的河北部份獨立新建承德教區,2018年獲聖座承認;遼寧部份則併入遼寧教區,惟仍未獲聖座承認。
- 臺北總教區由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實際管轄,因1949年後海峽兩岸分治,實際上已成為別於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的獨立聖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