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大腸桿菌O157:H7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肠杆菌O157:H7型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在溫度28°C時琼脂上两种大肠杆菌O157生长了48小时後的形貌圖像。O157:H7菌落:(A)43895OW(不產生curli類澱粉蛋白纖維)和(B)43895OR(產生curli類澱粉蛋白纖維)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傳染病學
ICD-10A04.3
ICD-9-CM008.04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大肠杆菌O157:H7型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一種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是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感染者通常發生出血性腹瀉,尤其在年輕儿童和年長者中,有時導致腎衰竭[1]。傳染通過粪口途徑,很多病例與吃未煮熟或污染的牛肉豬肉、游泳、喝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蔬菜有關。2009年,在馬薩諸塞州緬因州康涅狄格州已銷售新鮮的紐約州碎牛肉身上,發現大腸桿菌O157:H7型蹤跡,若未加熱至全熟,容易衍生疾病[2]

症狀

[编辑]

感染大腸桿菌O157:H7型,通常會導致嚴重急性出血性腹瀉(亦可為非出血性腹瀉)及腹部絞痛。僅少數人出現發燒,症狀多在5至10天內緩解。亦可為無症狀感染。

5歲以下孩童、免疫不全或年長者感染時,可能導致溶血性尿毒綜合症出現溶血與腎衰竭之情形。約2~7%的感染者會出現此併發症。溶血性尿毒綜合症是美國兒童發生急性腎損傷的主要原因,溶血性尿毒綜合症多為感染大腸桿菌O157:H7型所致。

參考

[编辑]
  1. ^Karch, Helge; Tarr, Phillip I.; Bielaszewska, Martina.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in human medic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05-10-05,295 (6) [2022-07-28].ISSN 1438-4221.doi:10.1016/j.ijmm.2005.06.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0)(英语). 
  2. ^New England Ground Beef E coli Outbreak and Recall : Food Poisoning Law Blog. Food Poisoning Lawyer & Attorney. 2009-10-31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1). 
食品污染英语food contaminant掺假
调味料香辛料
腸道寄生蟲寄生虫病
微生物
农药、動物用藥
防腐剂
甜味剂
毒素毒物
各国/各地区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事件
列表
事件
2000年代前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加工业
相关主题
食品安全组织英语List of food safety organisations
α
立克次體目
立克次體科/
立克次體病
斑疹傷寒
斑點熱
蜱傳播
蟎傳播
跳蚤傳播
無形體科
根瘤菌目
布魯氏桿菌科
巴爾通氏體科
β
奈瑟氏球菌科
M+
M-
未分類:
伯克氏菌目
γ
腸桿菌科
(OX-)
Lac+
慢/弱
Lac-
H2S+
H2S-
巴斯德氏菌科
嗜血杆菌属:
多殺性巴氏桿菌
抗伴放線放線桿菌
軍團菌目
硫發菌目
弧菌科
假單胞菌目
黃單胞菌科
心桿菌科
氣單胞菌目
ε
胎兒彎曲菌

gr+fgr+at)/gr-pcgr-o

药物(J1pwnm疫苗o)、抗體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大腸桿菌O157:H7型&oldid=8606420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