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多羅那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擴充。(2010年4月5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大乘佛教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2010年4月5日)
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另見其他需要大乘佛教專家關注的頁面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10年4月5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唐卡 多羅那他

多羅那他(Tāranātha, 1575年—1634年),名為班瑪斯覺多吉,法號多羅那他,意為救度怙主,西藏覺囊派僧侶,覺囊寺第二十八任住持,著名的藏傳佛教學者。

生平

[编辑]

多羅那他,本名貢噶娘波。「多羅那他」是印度學者沙羅那他贈送的法號,「多羅」意為「救度」;「那他」為「依怙」或「保護者」之義。16世紀,多羅那他出任覺囊寺堪布,整治寺規,健全組織,重新開展宗教活動。在藏巴地方政權的支持下,他創建了達丹丹曲林寺,弘揚覺囊派教法,使覺囊派出現了創宗以來的第二次興旺局面。多羅那他是著名的佛學理論家兼歷史學家。他一生博覽經書,貫通顯密教法,孜孜不倦撰寫了二十幾部學術論著(現有藏文多羅那他全集,壤塘版[1]/拉達克版[2]/北京版[3])。多羅那他住持覺囊寺及達丹丹曲林寺時期,覺囊派處於極盛。在《多羅那他自傳》中確實記載,蒙古喀爾喀部曾派人來迎請多羅那他至蒙古傳法,但多羅那他並沒有前往[4][5],《覺囊派法教史》中明確記載,多羅那他在1634年於達丹丹曲林寺圓寂。但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多羅那他被邀請去了蒙古,死後他的轉世為哲布尊丹巴,多羅那他的著作《印度佛教史》給了後世研究印度佛教歷史的人很多值得一讀的觀點[6],不僅在學術上具有重要價值,還對佛教教義的傳播和理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

[编辑]
  1. ^多羅那他全集23卷,壤塘版
  2. ^多羅那他全集17卷,拉達克版
  3. ^多羅那他全集45卷,北京版
  4. ^覺囊派法教史
  5. ^多羅那他自傳
  6. ^西藏佛教史 克珠群佩主編 P.401-404

著作

[编辑]

著有《印度佛教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普賢經釋》,《密宗大成就者奇传》等著作。

外部連結

[编辑]

覺囊祖師-多羅那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覺囊祖師多羅那他告訴你:什麼是"三性"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多羅那他&oldid=8687918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