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 (Christian)一詞是指相信耶穌 是基督 及神的兒子 ,並且跟從其教導的人,現泛指教會 的成員,包括天主教會 信徒、東正教會 信徒、新教 信徒、獨立教會 信徒在內的基督教 各宗派 人士,部分信奉基督教但不加入任何基督教教派或教會的信徒,亦可被稱或自稱為基督徒。截至2016年,全世界基督徒約有二十四億人[ 1] 。此名稱出自《新約聖經 》,其原始寫作所用的通用希臘語 稱這些人為「Christós 」(Χριστός ),意思是“跟從基督的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 》的書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傳 》第11章 第26节、第26章 第28节與《彼得前書 》第4章 第16节:從安提阿 的教會 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二世 曾對保羅 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在《彼得前書 》中,彼得 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並且表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馬太福音 》第28章 第19-20节提到耶穌交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是:「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註 1]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基督徒 公元44年左右,耶穌基督的忠貞跟從者開始以「基督徒」這個名稱為人所知。早期有些人認為,「基督徒」這個名稱是由外人懷着貶意稱呼他們的。可是,好些《聖經》詞典編者和注釋家卻指出,《使徒行傳 》第11章 第26节所用的動詞含有受上帝指引或啟迪的意思。因此,這節經文在《聖經和合本 》譯作:“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 起首。”[ 2] 到公元58年,甚至羅馬帝國 官員也熟知「基督徒」這個名稱[ 3] 。
耶穌基督的使徒 仍然在世的日子,基督徒這個名稱的確獨特而具有識别作用[ 4] 。所有以基督徒自居,但行為或信仰 卻與基督的教訓相背的人,均被逐出基督徒群體之外。可是《新約聖經》記載稱使徒們去世以後,撒但 便趁機撒下一些産生假基督徒的種子,這些冒充信徒的人也自稱為基督徒[ 5] 。
早於唐朝 時,已自波斯 (今伊朗 )傳大秦景教 入中國,現流傳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清朝 未年,在中國的基督徒被稱為「教民」;由於某些不平等因素(例如教案 ),導致義和團 的出現。義和團與教民衝突導致雙方多人死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后,由于政府推行國家無神論 政策(state atheism),加上中共擔心有組織性的宗教通過外部勢力介入中國大陸 的政治(如聽命于羅馬教廷 聖座 的天主教會),加上政治運動及文化大革命 等政治因素,宗教活動曾受到嚴厲打壓和限制,所有宗教的寺廟和教堂主持人都由官方雇用與規範,如三自教會 ,也有一些不受官方規管的地下教會 。而仍受中華民國政府 統治的臺灣 ,在相對自由的宗教環境下,基督教有相當彈性的發展。
江戶時代的吉利支丹 吉利支丹 是日本 戰國時代 、江戶時代 乃至明治 初期對國內基督徒 的稱呼。該詞源於葡萄牙語 「cristão 」。
一些傳統的基督教宗派 如天主教、浸信會 及福音派 等等認為,某人在宣認信仰和受洗 等等之後,便正式成為基督教徒,並且可以領受聖餐 。然而,有人區分基督教徒與基督徒這兩者,其認為,基督徒是要真正的有經歷到主,並且口裡承認、心裡相信並在世人面前作見證,才算是受浸,而且這樣還不表示有真正地與主交流過,所以,基督徒並不是相信一個宗教、一個規條,而是相信有一位救主 ──基督[ 6] 。但另一方面,《天主教百科全書 》所收錄的一篇文章的作者聲稱,根據《聖經》的內容,教會是由基督親自設立的,並且是由基督所差遣的,那些拒絶接受或者不再持守教會所領受的啟示的人使自己被排除在天主的國度外,但如果那些已受洗的異端 份子真誠地認為自己的信念是神聖的啟示,那麼他們雖不與有形的教會聯結在一起,但他們在意願上是屬於教會的,他們可能會因他們已經領洗一事和他們的良好意圖而處於恩典的狀態中,另外,教會需要有某些顯著的特徵以使之區別於其他所有團體並證明自身是那真正的教會 ,它是救贖 之祝福的唯一受托者,天主教會有着全部這些特質[ 7] 。
有些原本信奉基督教的人選擇離開基督教,卻仍然在走在尋道之路上,有神學 研究者探討了這些不再信奉基督教者是否已經背棄了神等問題[ 8] 。
有些人認為,近年以來,在香港 的教會出現去中心化現象,當地堂會的重要性減弱,居住在香港的基督教徒的教會生活已被改變[ 9] 。據統計,近年在香港的一些教會的成員數量增幅出現放緩跡象[ 10] 。另一方面,據統計,近年西方國家 國內參與教會活動的年輕人數量有上升趨勢[ 11] 。
基督徒之間有些特別的相稱,如「弟兄 」、「姊妹」、「教友」、「信友」、「會友」等。但有基督徒認為,根據《聖經》[ 12] [ 13] ,基督徒最好以弟兄姊妹相稱,不適合使用「教友」或「會友」。
由於新教在漢語語境經常被直接稱為「基督教」,而新教信徒大都自稱或被稱為基督徒,因此不少人以為只有新教信徒是基督徒。然而,天主教徒及東正教徒同樣相信耶穌為救主,因而都是基督徒[ 14] 。
基督徒全球比例(包括天主教徒,新教信徒,東正教徒及其他基督徒) 天主教徒全球比例 新教信徒全球比例 東正教徒全球比例 其他基督徒全球比例 基督徒全球各地比例 (皮尤研究中心,2011年)[ 15] [ 16] [ 17] 地區 基督徒 % 基督徒比例 歐洲 558,260,000 75.2 拉丁美洲 –加勒比海國家 531,280,000 90.0 撒哈拉以南非洲 517,340,000 62.9 亞太區 286,950,000 7.1 北美洲 266,630,000 77.4 中東 –北非 12,710,000 3.7 全球 2,173,180,000 31.5
全球基督徒教派分佈 (皮尤研究中心,2011年)[ 18] 教派 基督徒 %基督徒比例 天主教 1,094,610,000 50.1 新教 800,640,000 36.7 正教 260,380,000 11.9 其他 28,430,000 1.3 全部 2,184,060,0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