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防部軍醫局 | |
|---|---|
| Medical Affairs Bureau, MND(英語) | |
| 機構概要 | |
| 成立时间 | 1925年 |
| 類型 | 中央三級行政機關 軍醫機構 |
| 管轄范围 | 中華民國 |
| 驻地 | 10462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409號25°04′47″N121°32′34″E / 25.07979°N 121.54275°E /25.07979; 121.54275 |
| 首长 | |
| 任命者 | 國防部部長 |
| 上级部门 | 中華民國國防部 |
| 授權法源 | |
| 網站 | mab.mnd.gov.tw |
| 系列条目 |
| 中華民國軍事 |
|---|
| 臺灣軍事 |
| 中華民國軍事史 |
| 臺灣現行軍事編制 |
| 臺灣主題 |
國防部軍醫局是中華民國國防部附屬機關及軍醫單位,掌理中華民國國軍醫務及衛生勤務事項,負責國軍軍醫政策、軍醫經管、軍醫行政、部隊衛生勤務、醫療保健、衛材補給(保修)、軍陣醫學研究發展與醫療作業基金等業務,以保障官兵健康、維護部隊戰力為目的。配合《國防法》及《國防部組織法》(國防二法)實施,軍醫局由參謀本部幕僚單位升格為國防部一級機關,下設五處一室,並將原隸屬參謀本部國軍醫院、國防部醫務組等軍事醫療機構及三軍衛材供應處等專業機構,均改隸為軍醫局附屬機構。
目前國軍現役軍人(義務役和志願役)、軍眷(限志願役眷屬)、榮民、榮眷、軍校生、軍醫院醫護人員及工作人員、國防部及下屬各單位約雇人員和替代役人員只要出示相關證件,去各家軍醫院及附設診療處看診都可以有優惠及免費的福利。軍醫院及附設診療處亦可讓一般民眾看診,亦可使用全民健康保險[1]。
2019年(民國108年)5月1日起,行政院核定警察、消防、海巡及空勤人員常因勤務無法維持正常作息,與國軍維持國防戰備勤務類似,因此將比照國軍,到全台特定的63家軍醫院、退輔會、部立及指定醫院就醫,可免健保部分負擔,其中31家軍醫院及退輔會醫院更免收掛號費,且住院及健康檢查也享有優惠,預估可照顧12萬位警消海巡空勤人員[2][3]。
| 任次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軍階 |
|---|---|---|---|---|
| 金誦盤 | 1925年 | 陸軍少將 | ||
| 柯青 | 1926年 | 陸軍上校 |
| 任次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軍階 |
|---|---|---|---|---|
| 林可勝 | 1946年6月 | 陸軍中將 |
| 任次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軍階 | 備註 |
|---|---|---|---|---|---|
| 楊文達 | 1963年2月1日 | 1966年2月1日 | 陸軍中將 | 1966年3月1日併入參謀本部 | |
| 劉青彰 | 1970年9月26日 | 1974年12月1日 | 陸軍中將 | 1970年9月1日再度成立軍醫局 | |
| 鄧述微 | 1974年12月1日 | 1979年3月1日 | 陸軍中將 | ||
| 周咨度 | 1979年3月1日 | 1981年12月1日 | 海軍中將 | ||
| 潘樹人 | 1981年12月1日 | 1983年7月1日 | 陸軍中將 | ||
| 朱炳圻 | 1983年7月1日 | 1985年5月16日 | 陸軍中將 | ||
| 潘樹人 | 1985年5月16日 | 1986年11月1日 | 陸軍中將 | ||
| 尹在信 | 1986年11月1日 | 1989年3月1日 | 陸軍中將 | ||
| 馬正平 | 1989年3月1日 | 1991年12月1日 | 陸軍中將 | ||
| 于建賢 | 1991年12月1日 | 1995年4月1日 | 空軍中將 | ||
| 沈國樑 | 1995年4月1日 | 1996年6月30日 | 陸軍中將 | ||
| 李賢鎧 | 1996年6月30日 | 2002年2月28日 | 陸軍中將 |
| 任次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軍階 | 備註 |
|---|---|---|---|---|---|
| 李賢鎧 | 2002年3月1日 | 2002年8月31日 | 陸軍中將 | M59 | |
| 張聖原 | 2002年9月1日 | 2004年12月1日 | 陸軍中將 | M66 | |
| 陳宏一 | 2004年12月1日 | 2008年2月1日 | 陸軍中將 | M67 | |
| 范保羅 | 2008年2月1日 | 2011年5月31日 | 陸軍中將 | M72 | |
| 張德明 | 2011年6月1日 | 2014年1月29日 | 陸軍中將 | M74 | |
| 吳怡昌 | 2014年1月29日 | 2018年1月29日 | 空軍中將 | M78 | |
| 陳建同 | 2018年2月1日 | 2022年10月31日 | 陸軍中將 | M80 | |
| 蔡建松(維基數據:Q85640714) | 2022年11月1日 | 現任 | 陸軍中將 | M82 |
國防部軍醫局下属单位有:[5]
| 單位 | 備註 |
|---|---|
| 國防醫學大學 | |
| 三軍總醫院: 原陸軍八○一總醫院,1967年改為現今名稱 | |
| 臺北內湖院區 | 2000年,成為總院 |
| 汀洲院區 | 原國軍八○一總醫院總院,2000年總院遷至內湖 |
| 基隆分院 | 原國軍基隆醫院,曾名海軍基隆基地醫院、國軍八一二醫院,西元2004年11月1日裁併 |
| 國軍臺北門診中心 | 原聯勤國軍臺北門診中心 |
| 澎湖分院 | 原國軍澎湖醫院,曾名海軍澎湖基地醫院、國軍八一一醫院,2006年7月1日裁併 |
| 松山分院 | 原國軍松山總醫院,曾名空軍總醫院、國軍八○七總醫院,2013年1月1日裁併 |
| 北投分院 | 原國軍北投醫院,曾名三軍北投精神病院、國軍八一八醫院,2013年1月1日裁併 |
| 國軍高雄總醫院:原國軍八○二總醫院,1998年改為現今名稱 | |
| 屏東分院 | 原國軍高雄總醫院屏東分院,曾名原國軍八一五醫院,1998年7月1日裁併 |
| 國軍高雄門診中心 | 原聯勤國軍高雄門診中心,2005年6月裁併 |
| 左營分院 | 原國軍左營總醫院,曾名海軍總醫院、國軍八○六總醫院,2013年1月1日裁併,2023年11月升格為總醫院 |
| 岡山分院 | 原國軍岡山醫院,曾名國軍八一四醫院岡山分院,2013年1月1日裁併 |
| 國軍左營總醫院:原國軍左營總醫院,曾名海軍總醫院、國軍八○六總醫院,2013年1月1日裁併成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2023年11月升格為總醫院 | |
| 國軍臺中總醫院:原陸軍八○三總醫院,曾名陸軍第三總醫院 | |
| 中清分院 | 原國軍八一六醫院,1998年7月1日裁併 |
| 國軍桃園總醫院:原國軍八○四總醫院,曾名陸軍總醫院 | |
| 新竹分院 | 原國軍八一三醫院,曾名新竹空軍醫院 |
| 國軍花蓮總醫院:原國軍八○五總醫院 | |
| 三軍衛材供應處 | |
| 單位 | 備註 |
|---|---|
| 國軍臺南醫院 | 原國軍八一四醫院,2004年11月1日裁撤,改為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感染症防治中心,現在是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 |
| 國軍八一七醫院 | 1999年6月30日裁撤,改建成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公館院區,後來公館院區拆除,新建成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 |
| 國軍金門醫院 | 原國軍八二○醫院,又名花崗石醫院,2005年7月1日裁撤改為行政院衛生署臺北醫院花崗石分院,2005年10月1日與金門縣立醫院及烈嶼分院合併改隸為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花崗石院區。2007年1月1日,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配合醫療整併,將花崗石院區門診洗腎移往院本部以及急重症大樓,花崗石醫院正式走入醫療歷史。現已由國軍移交金門縣政府,僅為行政辦公以及住宿用。 |
| 國軍馬祖醫院 | 原國軍八二一醫院,2005年7月1日裁撤 |
| 國軍花蓮總醫院臺東分院 | 原國軍八○五總醫院臺東分院,2004年11月1日裁撤 |
為了對非軍職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國軍醫院會在組織編制中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