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国际传播中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传播中心(英語: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enter, ICC)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方行政区设立的国有媒体机构,旨在加强对外宣传。国际传播中心受各级中共党委宣传部的监督下运作,中国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中央直属媒体为中心提供基础设施,并作为众多机构的合作伙伴[1][2]。首批国际传播中心于2018年成立,以响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创新”对外宣传的号召[3][4],旨在“塑造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文化和价值观”[5]。据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报道,国际传播中心“根据地方宣传需求而发展”,旨在成为中国全球宣传生态系统中的“新生力量”[6]

国际传播中心被描述为中国软实力计划的一部分,代表着从主要由中央层面创建的对外宣传体系向由省级和地方政府创建和传播的转变,也由此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讲好中国故事”运动[5][4][6][7]。某些国际传播中心的信息传递针对特定的地理大区和国家,并充当汇集司法媒体资源的融合中心[1]:5。这些机构也利用海外机构合作伙伴来扩大影响力,并利用外国人的草根营销进行宣传[1]

历史

[编辑]

2018年,重庆市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省级国际传播中心,以iChongqing作为品牌。该中心于2023年8月更名为“西部国际传播中心”[4][2][8]ProPublica曾对其社交媒体账户进行记录,以淡化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可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和争议[9]。同样在2018年,《甘肃日报》与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成立了甘肃国际传播中心[10]。2020年,《四川日报》与中共四川省委联合成立了四川国际传播中心[11]。2022年5月,《中国日报》和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建立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以多种地区语言发布内容[12][6]。2022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成立了以“JiangsuNow”为名的国际传播中心[1]:8

2021年至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30多个地方级国际传播中心[4]。2023年6月,各地国际传播中心组建全国性协会,以更好协调其工作[12]。同月,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成立国际传播中心[13]

2023年7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中共福建省委的指示下成立国际传播中心,该中心同时加挂“福建台港澳传播中心”牌子[1]:13。福建国际传播中心在数个平台开设账户,发布反对台湾泛綠阵营(尤其是民进党)的内容[1]:14。其亦通过HolaFujian品牌运营社交媒体账户,重点关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1]:20。202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国际传播中心,英文名称为Shanghai Global News Network,简称SGNN[14]上海广播电视台亦成立了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以ShanghaiEye(魔都眼)名称统一对外宣传品牌[1]:11

2023年11月,广东省成立广东国际传播中心,以GDToday和Daily Bae的品牌运作[15]。同月,山东省在省属机构山东广播电视台下成立国际传播中心[16]。2024年1月,河北省成立长城国际传播中心[17]。长城国际传播中心随后与巴西通讯社英语Agência Brasil合作,并在米兰设立联络站[1]:18。2024年2月,香港《大公报》与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合作成立黑龙江东北亚国际传播中心,重点关注对俄罗斯韩国的外宣工作[1]:19

2024年5月,《浙江日报》建立浙江国际传播中心[6][18][1]:9。次月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19]。浙江省至少拥有16个独立运行的国际传播中心[3]。2024年6月,天津市成立国际传播中心,旨在“服务于国家整体公共外交[6][18]。2024年6月,四川国际合作中心与快手合作,在巴西圣保罗成立分中心[20]。2024年9月,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拉萨市成立国际传播中心,旨在重塑西藏形象[21],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对此次成立的举动表示谴责[22]。2024年12月,新疆网信办宣布成立新疆国际传播中心[23]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也成立了国际传播中心[24]。2025年2月,温州市国际传播中心与意大利普拉托当地的一个华侨团体建立了联络处[25]

截至202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方已建立国际传播中心超过70个[19]

建设与运营

[编辑]

各地的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共存在五种模式,包括央地合作模式、报业自建模式、广电自建模式、“报业+广电”共建模式以及区域性模式。尽管国际传播的总体战略仍由中央主导,但不同于中国环球电视网等中央对外宣传机构发布的内容涉及敏感话题,大部分的国际传播中心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ikTok等平台运营账号,在各级宣传部门和媒体集团的执行下,发布与中国相关的非敏感内容,包括好人好事、工程建设、技术创新、农业发展、乡村振兴、风景与美食,以及当地举办的国际活动和外籍人士活动[5][26][1]:10[27]。也有的国际传播中心会依据当地特色、面向不同国家受众制作不同的节目,如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制作的《熊猫每日秀》[1]:10;湖北国际传播中心则会根据不同国家的受众需求推送不同的节目[27]。而广西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则以译制影视作品为主营业务[28]

国际传播中心亦会聘请宣传大使协助对外宣传,头衔包括“海外推介大使”、“海外传播官”、“海外推荐官”和“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使者”等[1]:17,有时亦会面向当地的外籍人士举办活动[27]

在硬件设施方面,国际传播中心设有直连国际的互联网,不受防火长城的干扰[5]

影响与评价

[编辑]

台湾开南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张执中表示,国际传播中心倘若仅遵循中央的宣传路线,而不听取受众情况,则会影响宣传效果;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班志远认为,成立国际传播中心本质上是将中国对外传播的工作从中央下沉到地方,实际上是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一个宣传层次,进一步扩大宣传面[5]。英国公共外交学者任格雷认为,设立国际传播中心“是明智的举措”,认为中国宣传机构“不能清一色的对所有外国人进行相同的宣传,而是需要‘有的放矢’”[27]

国际传播中心的发展进程中,亦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国际传播中心所需人才需要拥有海外学习生活经历,以及达到母语水平的外语技能,而各地国际传播中心整体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加上政策和人力成本等原因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外籍专家,特别是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后海外人才大量流失。因此,一些地方的国际传播中心已经与境外大学签署人才合作协议[19][28]。与此同时,国际传播中心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内容传播等方面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28]。另外国际传播中心在入驻平台的表现并不出众,大部分的账号关注者数量偏少[27]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Thorne, Devin.China's Propaganda Expansion: Inside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enters (ICCs)(PDF). Recorded Future. 2024-12-10 [2024-12-21].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4-12-10)(英语). 
  2. ^2.02.1Bandurski, David.China Starts Influence Ranking for Cities.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07-04 [2024-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6)(美国英语).China Daily is a critical and well-funded layer of the country'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rray. It seems to be serving as a media partner for many newly-created ICCs, particularly at the city level, where there may be less media savvy, and fewer resources, to handl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3. ^3.03.1Colville, Alex.Telling Zhejiang's Story.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12-04 [2024-12-04](美国英语). 
  4. ^4.04.14.24.3Fang, Shu, Chang, Lu; de Araujo, Gabriel Antunes , 编,Loc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Complexities and Strategies of Establishing Loca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enters in China867, Atlantis Press SARL: 573–579, 2024 [2025-02-26],ISBN 978-2-38476-296-5,doi:10.2991/978-2-38476-297-2_72(英语) 
  5. ^5.05.15.25.35.4林煇智.特稿:国际传播中心遍地开花 花式讲述中国故事. 联合早报. 2024-11-03 [2025-02-18](中文(简体)). 
  6. ^6.06.16.26.36.4Yang, Lin.Cities, provinces across China join global propaganda push. Voice of America. 2024-06-21 [2024-12-06](英语). 
  7. ^Tang, Didi; Klepper, David.In global game of influence, China turns to a cheap and effective tool: fake news. Associated Press. 2024-09-28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28)(英语).Media groups at the local level are creat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enters" to build an overseas presence with websites, news channels and social media accounts. 
  8.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迭代焕新重点项目新闻发布会. 华龙网. [2025-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6)(中文(中国大陆)). 
  9. ^Myers, Steven Lee; Mozur, Paul; Kao, Jeff.How Bots and Fake Accounts Push China's Vision of Winter Olympic Wonderland. ProPublica. 2022-02-18 [202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8)(英语). 
  10. ^Kilpatrick, Ryan Ho.Desert Power, Discourse Power. China Media Project. 2023-11-02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1)(美国英语). 
  11. ^Bandurski, David.Gilding the Panda. China Media Project. 2023-09-20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1)(美国英语). 
  12. ^12.012.1Bandurski, David.China's Local Game of Global Propaganda.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02-29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美国英语). 
  13. ^Bandurski, David.Reading China's Media Counter-Attack. China Media Project. 2023-10-05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9)(美国英语). 
  14. ^Shanghai United Media Group launch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enter. Shanghai Daily. 2023-10-26 [202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1)(英语). 
  15. ^Parete, Dalia; Bandurski, David.What Does It Mean to Understand China?.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01-04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5)(美国英语). 
  16. ^Colville, Alex.How to Push China's Narrative Abroad.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07-23 [2024-12-06](美国英语). 
  17. ^Colville, Alex.How to Push China's Narrative Abroad.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07-23 [2024-12-06](美国英语). 
  18. ^18.018.1Bandurski, David.More Local Centers for Global Propaganda.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06-12 [2024-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8)(美国英语). 
  19. ^19.019.119.2Colville, Alex.China's Global Talent Crunch.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12-06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6)(美国英语). 
  20. ^Bandurski, David.Olá Panda!. China Media Project. 2024-06-28 [2024-12-06](美国英语). 
  21. ^Yang, William.China tries to reshape Tibet, Xinjiang narratives with new propaganda efforts. Voice of America. 2024-09-12 [2024-12-06](英语). 
  22. ^Tibet rights organisation condemns launch of Chinese propaganda centre in Lhasa. Asian News International. 2024-09-13 [2024-12-06](英语). 
  23. ^Colville, Alex.China Opens ICC to Rebrand Xinjiang. China Media Project. 2025-01-10 [2025-01-14](美国英语). 
  24. ^Colville, Alex.Total War for Global Minds. China Media Project. 2025-01-07 [2025-01-08](美国英语). 
  25. ^Bandurski, David.Prato Gets Wenzhou Media Liaison Office. China Media Project. 2025-02-14 [2025-02-15](美国英语). 
  26. ^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中心建设的主要模式、难点与趋势. 传媒. 2024-12-03 [2025-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0). 
  27. ^27.027.127.227.327.4中国“大外宣”从中央走向地方 专家:公共外交,行动胜于言语. 美国之音. 2024-06-19 [2025-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0)(中文). 
  28. ^28.028.128.2曾祥敏 黄睿思:地方叙事、国家站位、全球视野: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的战略定位与差异化路径. 青年记者. 2024-07-05 [2025-02-20]. 
组织机构
中方
驻华
外交礼仪相关
外交史
建国初期
中苏交恶
改革开放
领导人
访问列表
术语
多边关系
联合国
区域政治
区域经济
全球经济
发展中国家
立场文件
双边外交关系
亚洲(分類
非洲分類
欧洲分類
美洲(分類
拉丁美洲
大洋洲(分類
与非建交国关系
見備註
亚洲
非洲
歐洲
大洋洲
美洲
未承认的国家或地区
已消亡的國家
見備註
各地方省際關係
和对外事务
組織和機構
人民出入境
雙邊關係
兩岸四地
主權國家
人口
两岸四地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
其他國家
註釋:@ 暫停運作
備註:粗體表示曾經建立外交關係,但現時斷交的國家。這些國家目前除已消亡者外,多與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
斜體 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實際統治的區域。
關於中華民國外交,另見模板:中華民國外交。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另见模板:台湾海峡两岸主题
人事關係
派系
亲属
理论、主张
和为政举措
浙江任内
上海任内
总书记任内
主要会议和会见
总书记任内
主要会议
其他会见和讲话
国内其他活动
阅兵仪式
外事访问
相关条目和列表
本人著作
争议
反抗活动
辱包文化
相关作品
其他
情境
行動主義
廣告
惡作劇
行銷
新聞媒體
選舉活動
負面宣傳
心理战
公共关系
銷售
世界各地
相關條目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国际传播中心&oldid=8669984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