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国民党左派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2016年6月16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国民党左派中国国民党内的左派,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使用的政治概念。国民党左派和右派的身份划分具有灵活性,根据个人政治主张变化有所改变[1]:159

历史

[编辑]

國民政府政治顾问、苏联人鲍罗廷最早提出中国国民党有右派之分。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党员被允许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合作初期,中国共产党方面依据中国国民党内部人员对其好恶程度来区分其政治立场,因此有左派右派意识[1]:159[2]:39

1924年2月,中国共产党扩大执行委员会文件《同志们在国民党工作及态度决议案》,是最早涉及国民党左右派的中共文件。同年4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陈独秀发表《国民党左右派之真意义》一文,成为最早提及国民党左右派的中共党员的文章。中国共产党扩大执行委员会1925年5月文件,将“孫中山及其一派和我们的同志”定义为国民党左派,“我们同志其实是这一派的基本队,因此所谓国民党左右派之争,其实是我们和國民黨右派之争”[2]:39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中国国民党内部分化,国共分裂开始。中国共产党因此提出“新右派”概念,制定“扶持左派”、“斗争右派”的策略方针[1]:159。1926年1月,毛泽东在《政治周报》第四期发文,指国民党左派是分别代表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国民党内派系,是党内的“革命派”。而当时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乃共产派,不是国民党的左派”[3]

原国民党左派相关政党组织情况

[编辑]
排名政党前身简称意识形态主席全国人大席位数全国人大常委会席位数党员数省级党组织数建立时间
1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民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鄭建邦445 131,410
(2017年)
301948年1月
5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維546 173,000
(2017)
301930年8月

主要人物

[编辑]
肖像姓名最高职务最终所属政党履历
親共的左派人物
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孙中山末任夫人,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3年加入共产国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几度代理中国国家元首,为名义上的虚位元首
廖仲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
黄埔军校党代表
中国国民党农民部部长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国民党左派领袖,1925年被国民党右派暗杀。
何香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民革中央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廖仲恺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演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
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1931年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冯玉祥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兼中央政治委员会主任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多次倒戈的民国军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48年应中共邀请参加新政协,回国船上死于蹊跷火灾。
蔣光鼐福建省政府主席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委员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委员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十九路军将领,曾任國民黨第七戰區副司令長官,1946年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支持中國共產黨。1949年,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協委員,後又歷任中國紡織工業部部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職務。
蔡廷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
民革中央副主席
国家体委主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任十九路军代理军长、军长,1948年后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担任民革中央委员兼财政部部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
陳銘樞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民革中央委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十九路军将领,曾與李濟深等發動閩變,在福州組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組織生產人民黨反蔣,事變失敗後,逃到香港。1935年和李濟深等在香港組織中華民族革命同盟。194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民革中央常委。1949年後曾任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大常委、政協常委等職。
李濟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民革中央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黃琪翔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
中南地区司法部长
国家体委副主任
中国农工民主党国民党左派,曾任第三党领袖,并出任由其改组而来的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书记
郭秀仪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中国农工民主党名誉副主席
中国农工民主党黄琪翔夫人。
谭平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
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后脱党。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1927年3月任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担任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
由左派轉親日派
汪精卫汪精卫政权国民政府主席
行政院院长
中国国民党副总裁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已开除)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汪精衛政權)
武汉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曾反对蒋介石对中共清党寧漢分裂,直至武漢分共後併入南京國民政府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宣稱为图“曲线救国”為由,出任親日的汪精卫政权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標榜和平反共建國,然而期間曾欲拉攏新四军潘汉年進行政治協商未果。

衍生

[编辑]

按成立时间顺序排列

组织政治状态存在时期注释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南昌起义)已不存在1927年8月-1927年10月创始人:谭平山吴玉章邓演达
中国农工民主党现存1927年11月創立,1935年重建,1947年2月改現名 创始人: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章伯钧[4]黃琪翔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已不存在1933年-1934年福建事變後,領導事變的十九路軍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李濟深、黃琪翔脫離國民黨組織之政府
生產人民黨已不存在1933年-1935年福建事變後,領導事變的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李濟深、黃琪翔脫離國民黨集体组党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已不存在1945年-1949年创始人:李济深(黨主席)、何香凝蔡廷锴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已不存在1946年-1949年 创始人:李济深(黨主席)、何香凝蔡廷锴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现存1948年1月1日至今 创始人:宋庆龄(首位名誉主席)、李济深(首任主席)、何香凝(第二任主席)、谭平山等
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已不存在1949年 程潛陳明仁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的起義隊伍,1949年11月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
黄埔军校同学会现存1984年至今 创始人:徐向前(首任會長,黃埔一期)、程子華、侯鏡如、宋希濂、鄭洞國等;聶榮臻任顧問。

大事年表

[编辑]

遗迹和文物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陈红民、胡馨仪.《〈向导〉周报与中共早期国民党左派、右派概念的建构》. 学术界 (安徽省合肥市: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2, (2022年第4期): 159—167 [2023-01-26].ISSN 1002-1698(简体中文). 
  2. ^2.02.1唐棣宣、向铭江.《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左右派的认识》.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现名: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省安庆市: 安庆师范学院,现名:安庆师范大学). 2003, (2003年第4期): 39—41 [2023-01-26].ISSN 1003-4730(简体中文). 
  3. ^毛泽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来源:1968年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 [202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6)(简体中文).有些人说:国民党现在又分离出去一个右派,这里党里左派分子的操切[……]在辛亥年参加革命的人[……]因此老右派新右派以着革命的发展和国民党的进步,如笋脱壳,粉纷分裂[……]为了保持革命根据地用严厉的手段对付反动派,得罪了帝国主义工具买办地主阶级的代表魏邦平陈炯明熊克武一班人,于是又激动了一班新右派,他们已在北京开会,图谋脱离左派领袖的国民党另外组织右派的国民党。惟闻在北京开会议中,代表小地主及与工商资产阶级的一派与代表买办阶级的一派意见不合[……]中国现在已到短兵相接的时候,一面是帝国主义为领袖,统率买办阶级大地主官僚军阀等大资产阶级组织反革命的联合战线,站在一边;一面是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统率小资产阶级(自耕农、小商、手工业主)半无产阶级(半自耕农、佃农、手工业工人、店员小贩)无产阶级(产业工人`苦力、雇农、游民无产阶级)组织革命联合战线,站在一边。那些站其中间的中产阶级(小地主、小银行家、钱庄主、国贷商、华资工厂主)其欲望本系欲达到大资产阶级的地位,为了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大地主官僚军阀的压迫使他们不能发展,故需要革命。[……]并不是为了什么左派的操切,所谓左派(所谓左派,是国民党的右派,并非拥护共产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乃共产派,不是国民党的左派)的操切[……]我们料到在不远的将来情况之下,中间派只有两条路走,或且向右加入反革命派,或且向左加入革命派(此乃没有此可能),乃没有第二条路,而在现在,他们留在国民党内,实在是×××先生所说的“假革命派”[……] 
  4. ^4.04.1石希 (编).国民党左派的反蒋斗争、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来源:中共中央统战部网站. 2011-00-00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简体中文).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参见

[编辑]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早期派系
影响派系
实力派系
组织派系
相关党史
1949年聲明脫離中國國民黨政治人物
「我們對於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
1949年8月13日
共44名
「我们响应黄绍竑等“八一三”声明」
1949年8月27日
共11名
「後續聲明參加」
1949年
共13名
「原國民黨立法委員脫離國民黨反動派宣言」
1949年9月19日
共53名
「董其武等宣布脫離反動集團加入人民民主陣營」
1949年9月19日
共39名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国民党左派&oldid=8922892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