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国务院组成部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已超出維基百科的模板大小限制(2023年1月)
頁面上的參考資料及模板可能無法正常顯示。若要檢視未能正常顯示的參考資料,請用可视化編輯器閱讀本條目請在條目的討論頁討論此問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 -机构 -命令 -报告
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

国务院组成部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相当于內閣组成单位,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领导和管理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行使特定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机构。其设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决定。其行政首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其行政首长一般为国务院组成人员,现行《宪法》未提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一职,《国务院组织法》则提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一职。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务院行政机构根据职能分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

设置程序

[编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第十一条之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确定或者调整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

行政首长产生程序

[编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五项、第六十七条第九项之规定,“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由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宪法》第八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国务院组成部门沿革

[编辑]

参见:

第一届

[编辑]

根据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國務院由原先政務院的三十個部委,增加至三十五個。並撤銷了政治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人民監察委員會等四個專門委員會。

第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军事国防部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监察部
经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設委员会财政部地質部农业部糧食部商業部對外貿易部重工業部林业部纺织工业部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燃料工业部建築工程部地方工業部輕工業部水利部
交通、通信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
科技文化教育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國家體委國家僑委
劳工、人事劳动部
其它內務部
总理
12副总理
秘书长
   

 1.内务部  部长:谢觉哉
 2.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兼)
 3.国防部部长 彭德怀(兼)
 4.公安部  部长:罗瑞卿
 5.司法部  部长:史良
 6.监察部  部长:钱瑛
 7.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李富春
 8.国家建设委员会 主任薄一波王鹤寿
 9.财政部  部长:李先念
10.粮食部  部长:章乃器
11.商业部  部长:曾山
12.对外贸易部  部长:叶季壮
13.重工业部  部长:王鹤寿

1956年拆为:

冶金工业部  部长:王鹤寿
化学工业部  部长:彭涛
建筑材料工业部  部长:赖际发
14.第一机械工业部  部长:黄敬
15.第二机械工业部  部长:赵尔陆
16.燃料工业部  部长:陈郁
17.地质部  部长:李四光
18.建筑工程部  部长:刘秀峰
19.纺织工业部  部长:蒋光鼐

20.轻工业部  部长:贾拓夫沙千里
21.地方工业部  部长:沙千里
22.铁道部  部长:滕代远
23.交通部  部长:章伯钧
24.邮电部  部长:朱學範
25.农业部  部长:廖鲁言
26.林业部  部长:梁希
27.水利部  部长:傅作义
28.劳动部  部长:马文瑞
29.文化部  部长:沈雁冰
30.高等教育部  部长:杨秀峰
31.教育部  部长:张奚若
32.卫生部  部长:李德全
33.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贺龙(兼)
34.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乌兰夫
35.华侨事务委员会  主任:何香凝
36.第三机械工业部  部长:张霖之
37.国家经济委员会  主任:薄一波
38.国家技术委员会  主任:黄敬
39.城市建设部  部长:万里
40.食品工业部  部长:李烛尘
41.水产部  部长:许德珩
42.农垦部  部长:王震
43.森林工业部  部长:罗隆基

20+5直属机构
8办公机构

第二届

[编辑]
第二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军事国防部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
经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設委员会财政部國家經濟委員會水產部糧食部商業部對外貿易部冶金工业部化學工業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地质部建筑工程部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林業部農業部農墾部水利电力部
交通、通信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
科技文化教育教育部文化部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國家體委國家僑委
劳工、人事劳动部
其它內務部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
总理
16副总理
秘书长
   

01.内务部  部长:钱瑛曾山
02.外交部  部长:陈毅(兼)
03.国防部  部长:彭德怀(兼) →林彪(兼)
04.公安部  部长:罗瑞卿(兼) →谢富治
05.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主任:陈云(兼)
06.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李富春(兼)
07.国家经济委员会  主任:薄一波(兼)
08.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任:聂荣臻(兼)
09.财政部  部长:李先念
10.粮食部  部长:沙千里
11.商业部  部长:程子华姚依林
12.对外贸易部  部长:叶季壮
13.水产部  部长:許德珩
14.冶金工业部  部长:王鹤寿
15.化学工业部  部长:彭涛
16.第一机械工业部  部长:赵尔陆段君毅
17.第二机械工业部  部长:宋任穷刘杰
18.煤炭工业部  部长:张霖之
19.石油工业部  部长:余秋里
20.地质部  部长:李四光

21.建筑工程部  部长:刘秀峰
22.纺织工业部  部长:蒋光鼐
23.轻工业部  部长:李烛尘
24.铁道部  部长:滕代远
25.交通部  部长:王首道
26.邮电部  部长:朱學範
27.农业部  部长:廖鲁言(1964年9月起江一真代理)
28.农垦部  部长:王震
29.林业部  部长:刘文辉
30.水利电力部  部长:傅作义
31.劳动部  部长:马文瑞
32.文化部  部长:沈雁冰
33.教育部  部长:杨秀峰
34.卫生部  部长:李德全
35.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贺龙(兼)
36.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乌兰夫(兼)
37.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  主任:张奚若
38.华侨事务委员会  主任:廖承志
39.农业机械部  部长:陳正人
40.第三机械工业部  部长:张连奎孙志远

15直属机构
  1. 国家统计局
  2. 国家测绘总局
  3. 中国人民银行
  4. 中央气象局
  5. 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6. 新华通讯社
  7. 广播事业局
  8.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9.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
  10. 国家档案局
  11. 国务院参事室
  12. 国务院外国专家局
  13.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14. 国务院总理办公室
  15. 中国农业银行(1963年增设)
  16. 中央手工业管理总局(1961年增设)
  17. 国家物资管理总局(1961年增设)
  18. 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1963年增设)
  19.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64年增设)
  20. 对外经济联络总局(1964年撤销)
  21. 国家海洋局(1964年增设)
  22. 国家房产管理局(1962年增设)
  23. 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1964年增设)
  24. 国务院法制局(1959年撤销)
  25. 国务院人事局(1959年撤销)
  26. 国家编制委员会(1963年增设)
  27. 中央机要交通局(1959年撤销)
6办事机构
第一届国务院第二届国务院第三届国务院

第三届

[编辑]
第三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军事国防部
外交外交部
公共安全公安部
经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基建委农业部农垦部林业部水产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地质部建筑工程部建筑材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第一轻工业部第二轻工业部财政部商业部粮食部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
交通通信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
科技文化教育教育部文化部国家科委高等教育部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国家侨委
劳工、人事劳动部
其它内务部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物资管理部
总理
副总理
秘书长
   

 1.外交部  部长:陈毅(兼)
 2.国防部  部长:林彪(兼)
 3.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李富春(兼)
 4.国家经济委员会  主任:薄一波(兼)
 5.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任:聂荣臻(兼)
 6.公安部  部长:谢富治(兼)
 7.内务部  部长:曾山
 8.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乌兰夫(兼)
 9.农业部  部长:廖鲁言(至1966年5月由江一真代理)
10.农垦部  部长:王震
11.林业部  部长:刘文辉
12.水产部  部长:許德珩
13.冶金工业部  部长:吕东
14.化学工业部  部长:高扬
15.第一机械工业部  部长:段君毅
16.第二机械工业部  部长:刘杰
17.第三机械工业部  部长:孙志远
18.第四机械工业部  部长:王诤
19.第五机械工业部  部长:邱创成
20.第六机械工业部  部长:方强
21.第七机械工业部  部长:王秉璋
22.第八机械工业部  部长:陳正人
23.煤炭工业部  部长:张霖之
24.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长:余秋里
25.水利电力部  部长:傅作义
26.地质部  部长:李四光

27.建筑工程部  部长:李人俊
后拆分为:
建筑工程部  部长:刘裕民
建筑材料工业部  部长:赖际发
28.纺织工业部  部长:蒋光鼐
29.轻工业部  部长:李烛尘
30.铁道部  部长:吕正操
31.交通部  部长:孙大光
32.邮电部  部长:朱學範
33.物资管理部  部长:袁宝华
34.劳动部  部长:马文瑞
35.财政部  部长:李先念
36.粮食部  部长:沙千里
37.商业部  部长:姚依林
38.对外贸易部  部长:叶季壮
39.文化部  部长:陆定一
40.教育部  部长:何伟
41.高等教育部  部长:蒋南翔
42.卫生部  部长:钱信忠
43.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贺龙(兼)
44.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  主任:张奚若
45.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  主任:方毅(兼)
46.华侨事务委员会  主任:廖承志
47.第二轻工业部  部长:徐运北
48.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主任:谷牧

历次全体会议
※ 上列为1965年至1970年国务院机构设置。
 
22直属机构
7办事机构
※ 上列为1965年至1970年国务院机构设置。
19+7组成部门
划归军委办事组
管辖的组成部门
6直属机构
※ 上列为1970年至1975年期间的国务院机构设置。
第二届国务院第三届国务院第四届国务院

第四届

[编辑]

根據1975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四屆國務院由原先1970年組成的十八個部委,增加至二十九個部委。撤銷的部門:科教組文化組對外貿易部燃料化學工業部

新增的部門: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三機械工業部第四機械工業部第五機械工業部第六機械工業部第七機械工業部煤炭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鐵道部郵電部文化部教育部國家體委

第四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国防部
外交外交部
公共安全公安部
经济工業国家计划委员会國家基建委員會财政部农林部商業部對外貿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冶金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化工部水利电力部轻工业部
交通、通信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
文化教育文化部教育部
人口健康卫生部國家體委
总理
副总理
邓小平 ·张春桥(后撤职) ·李先念 ·陈锡联 ·纪登奎 ·华国锋(后改任) ·陈永贵 ·吴桂贤(女,后辞职) ·王震 ·余秋里 ·谷牧 ·孙健
   

 1.外交部  部长:乔冠华黄华
 2.国防部  部长:叶剑英
 3.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余秋里(兼)
 4.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主任:谷牧(兼)
 5.公安部  部长:华国锋(兼)
 6.对外贸易部  部长:李强
 7.对外经济联络部  部长:方毅
 8.农林部  部长:沙风
 9.冶金工业部  部长:陈绍昆
10.第一机械工业部  部长:李水清
11.第二机械工业部  部长:劉西堯
12.第三机械工业部  部长:李际泰
13.第四机械工业部  部长:王诤
14.第五机械工业部  部长:李成芳
15.第六机械工业部  部长:边疆

16.第七机械工业部  部长:汪洋
17.煤炭工业部  部长:徐今强
18.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长:康世恩
19.水利电力部  部长:钱正英
20.轻工业部  部长:钱之光
21.铁道部  部长:万里
22.交通部  部长:叶飞
23.邮电部  部长:钟夫翔
24.财政部  部长:张劲夫
25.商业部  部长:范子瑜
26.文化部  部长:于会泳
27.教育部  部长:周荣鑫
28.卫生部  部长:刘湘屏
29.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莊則棟

 
19直属机构
3办事机构
第三届国务院第四届国务院第五届国务院

第五届

[编辑]
国务院组成人员
常务会议
总理
华国锋→赵紫阳
副总理
邓小平(后辞职) ·李先念(后辞职) ·徐向前(后辞职) · 纪登奎(后免职) ·余秋里(后改任) ·陈锡联(后免职) ·耿飚(后改任) ·陈永贵(后解职) ·方毅(后改任) ·王震(后辞职) ·谷牧(后改任) ·康世恩(后改任) ·陈慕华(女,后改任) ·王任重(增补,后辞职) ·陈云(增补,后辞职) ·薄一波(增补,后改任) ·姚依林(增补) ·姬鹏飞(增补,后改任) · 赵紫阳(增补,后改任) ·万里(增补) ·楊靜仁(增补,后免职) ·张爱萍(增补,后免职) ·黄华(增补,后改任)
国务委员
余秋里 ·耿飚 ·方毅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女) ·薄一波 ·姬鹏飞 ·黄华 ·张劲夫 ·张爱萍(增补)
秘书长
顾问
办公室办公厅(1982年调整)(秘书长副秘书长
组成部门
   

 1.外交部  部长:黄华吴学谦
 2.国防部  部长:徐向前(兼)→耿飚(兼)→张爱萍(兼)
 3.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余秋里姚依林
 4.国家经济委员会  主任:康世恩袁宝华张劲夫(兼)
 5.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主任:谷牧(兼)→韩光
 6.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任:方 毅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楊靜仁
 8.公安部  部长:赵苍璧
 9.民政部  部长:程子华崔乃夫
10.对外贸易部  部长:李强郑拓彬陈慕华(兼)
11.对外经济联络部  部长:陈慕华
12.农林部  部长:杨立功
后改为:
农业部  部长:霍士廉林乎加
农牧渔业部  部长:林乎加
13.冶金工业部  部长:唐克李东冶
14.第一机械工业部  部长:周子健饶斌
15.农业机械部  部长:杨立功
一机部、农机部合并为:
机械工业部  部长:周建南
16.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  部长:刘伟张忱
17.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  部长:吕东莫文祥张钧
18.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  部长:王诤钱敏张挺
19.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  部长:張珍于一
20.第六机械工业部  部长:柴树藩安志文
21.第七机械工业部  部长:宋任穷郑天翔
22.煤炭工业部  部长:萧寒高扬文
23.石油工业部  部长:宋振明康世恩(兼)→唐克
24.化学工业部  部长:孙敬文秦仲达
25.水利电力部  部长:钱正英
后拆分为:
电力工业部  部长:刘澜波李鹏
水利部  部长:钱正英
26.纺织工业部  部长:钱之光郝建秀吴文英

27.轻工业部  部长:梁灵光宋季文杨波
28.铁道部  部长:段君毅郭维城陈璞如
29.交通部  部长:叶飞曾生彭德清李清
30.邮电部  部长:钟夫翔王子纲文敏生
31.财政部  部长:张劲夫吴波王丙乾
32.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李葆华吕培俭
33.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任:陈国栋牛荫冠
34.文化部  部长:黄镇朱穆之
35.教育部  部长:劉西堯蒋南翔何东昌
36.卫生部  部长:江一真钱信忠崔月犁
37.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王猛李梦华
38.商业部  部长:姚依林王磊金明王磊刘毅
39.国家农业委员会  主任:王任重(兼)→万里(兼)
40.林业部  部长:罗玉川雍文涛杨钟
41.建筑材料工业部  部长:宋养初
42.农垦部  部长:高扬
43.粮食部  部长:陈国栋赵辛初
44.财政经济委员会  主任:陈云(兼)
45.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  主任:谷牧(兼)
46.进出口管理委员会  主任:谷牧(兼)
47.第八机械工业部  部长:焦若愚
48.司法部  部长:魏文伯刘复之
49.地质部  部长:孙大光
50.机械工业委员会  主任:薄一波(兼)
51.国家能源委员会  主任:余秋里(兼)
52.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  主任:黄镇
53.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任:陈慕华(兼)→钱信忠
54.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部长:李锡铭
55.劳动人事部  部长:赵守一
56.广播电视部  部长:吴冷西
57.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主任:陈彬

 
下属机构
15直属机构
  1. 国家劳动总局(1982年撤销)
  2. 国家物资总局(1982年改为国家物资局)
  3. 国家物价总局(1982年改为国家物价局)
  4. 国家统计局
  5.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982年改为中国民用航空局)
  6. 国家海洋局(1982年撤销)
  7. 中央气象局(1982年改为国家气象局)
  8. 国家林业总局(1979年撤销)
  9. 国家农垦总局(1979年撤销)
  10. 国家水产总局(1982年撤销)
  11. 第八机械工业总局(1979年撤销)
  12. 国家地质总局(1979年撤销)
  13. 国家建筑材料总局(1979年撤销)
  14. 国家测绘总局(1982年撤销)
  15. 国家建筑工程总局(1979年增设、1982年撤销)
  16. 国家城市建设总局(1979年增设、1982年撤销)
  17. 国家机械设备成套总局(1979年增设、1982年撤销)
  18.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管理总局(1981年增设、1982年撤销)
  19. 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1979年增设、1982年撤销)
  20. 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1982年撤销)
  21. 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1979年增设、1982年撤销)
  22. 国家医药管理总局(1982年撤销)
  23. 国家地震局
  24. 国家标准总局(1982年撤销)
  25. 国家计量总局(1982年撤销)
  26. 专利局(1980年增设、1982年撤销)
  27. 海关总署(1980年增设)
  28. 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局(1980年增设、1982年撤销)
  29. 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增设、1982年脱钩)
  30. 国家外汇管理总局(中国银行)(1979年增设、1982年脱钩)
  31.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79年增设、1982年脱钩)
  32.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33. 新华通讯社(1982年改制)
  34. 广播事业局(1982年撤销)
  35. 国家出版局(1982年撤销)
  36.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1979年增设)
  37. 国家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1982年改制)
  38. 国家编制委员会(1982年撤销)
  39.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40.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82年改为国家旅游局)
  41. 国家外国专家局(1982年撤销)
  42. 国务院人事局(1980年增设、1982年撤销)
  43. 国务院科技干部局(1979年增设、1982年撤销)
  44.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1980年增设)
  45. 国家档案局(1979年增设)
  46. 国务院参事室
  47.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48.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总局(1982年撤销)
2办事机构
第四届国务院第五届国务院第六届国务院

第六届

[编辑]

根据198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号》,国务院组成部门最初45个,1986年12月2日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合并组建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设立监察部新华社转为事业单位,最终为44个。

第六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军事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监察部
经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地矿部农牧渔业部外经贸部体改委人民银行审计署冶金工业部化工部林业部国家体委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电子工业部
交通、通信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
科技文化教育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文化部广电部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计生委
劳工、人事劳动人事部
其它民政部
总理
赵紫阳李 鹏(代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秘书长
   

 1.外交部  部长:吴学谦(兼)
 2.国防部  部长:张爱萍(兼)
 3.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宋 平(兼)姚依林(兼)
 4.国家经济委员会  主任:张劲夫(兼)吕 东
 5.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主任:赵紫阳(兼)李铁映
 6.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任:方 毅(兼)宋 健
 7.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主任:陈 彬丁衡高
 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楊靜仁司马义·艾买提
 9.公安部  部长:刘复之阮崇武王 芳
10.国家安全部  部长:凌 云贾春旺
11.民政部  部长:崔乃夫
12.司法部  部长:邹 瑜
13.财政部  部长:王丙乾(兼)
14.商业部  部长:刘 毅
15.对外经济贸易部  部长:陈慕华(兼)郑拓彬
16.农牧渔业部  部长:何 康
17.林业部  部长:杨 钟高德占
18.水利电力部  部长:钱正英
19.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部长:李锡铭芮杏文叶如棠
20.地质矿产部  部长:孫大光朱 训
21.冶金工业部  部长:李东冶戚元靖
22.机械工业部  部长:周建南
23.核工业部  部长:蒋心雄
24.航空工业部  部长:莫文祥

25.电子工业部  部长:江泽民李铁映
26.兵器工业部  部长:于 一邹家华
27.航天工业部  部长:张 钧李绪鄂
28.煤炭工业部  部长:高扬文于洪恩
29.石油工业部  部长:唐 克王 涛
30.化学工业部  部长:秦仲达
31.纺织工业部  部长:吴文英
32.轻工业部  部长:杨 波曾宪林
33.铁道部  部长:陈璞如丁关根
34.交通部  部长:李 清錢永昌
35.邮电部  部长:文敏生杨泰芳
36.劳动人事部  部长:赵守一赵东宛
37.文化部  部长:朱穆之王 蒙
38.新华通讯社  社长:穆 青
39.广播电视部  部长:吴冷西艾知生
40.教育部  部长:何东昌李 鹏(兼)
41.卫生部  部长:崔月犁陈敏章
42.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李梦华
43.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任:钱信忠王 伟彭珮云
44.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吕培俭陈慕华(兼)
45.审计署  审计长:于明涛吕培俭
46.中国科学院  院长:卢嘉锡周光召
47.监察部  部长:尉健行

22直属机构
4办事机构
第五届国务院第六届国务院第七届国务院

第七届

[编辑]

根据1988年4月9日通过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强调“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减少政府机构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增强宏观调控职能,初步改变机构设置不合理和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撤销的部、委12个,新组建的部、委9个,保留的部、委、行、署32个,改革后的国务院组成部、委共计41个。

第七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军事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监察部
经济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地矿部水利部农业部外经贸部体改委人民银行审计署冶金工业部化工部林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物资部能源部机械电子工业部
交通、通信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
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文化部广电部国家体委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计生委
劳工、人事劳动部人事部
其它民政部
总理
副总理
姚依林政治局常委) ·田纪云 ·吴学谦 ·邹家华(增补) ·朱镕基(增补)
国务委员
李铁映 ·秦基伟 ·王丙乾 ·宋 健 ·王 芳 ·邹家华(1991年升副总理) ·李贵鲜 ·陈希同 ·陈俊生 ·钱其琛(增补)
秘书长
   

 1.外交部  部长:钱其琛
 2.国防部  部长:秦基伟(兼)
 3.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姚依林邹家华(兼)
 4.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主任:李鹏(兼) →陈锦华
 5.国家教育委员会  主任:李铁映(兼)
 6.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任:宋健(兼)
 7.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主任:丁衡高
 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司马义·艾买提(维吾尔族)
 9.公安部  部长:王芳(兼) →陶驷驹
10.国家安全部  部长:贾春旺
11.监察部  部长:尉健行
12.民政部  部长:崔乃夫
13.司法部  部长:蔡诚
14.财政部  部长:王丙乾(兼) →刘仲藜
15.人事部  部长:赵东宛
16.劳动部  部长:罗干阮崇武
17.地质矿产部  部长:朱训
18.建设部  部长:林汉雄侯捷
19.能源部  部长:黄毅诚
20.铁道部  部长:李森茂韩杼滨
21.交通部  部长:錢永昌黄镇东

22.机械电子工业部  部长:邹家华(兼) →何光远
23.航空航天工业部  部长:林宗棠
24.冶金工业部  部长:戚元靖
25.化学工业部  部长:秦仲达顾秀莲(女)
26.轻工业部  部长:曾宪林
27.纺织工业部  部长:吴文英(女)
28.邮电部  部长:杨泰芳
29.水利部  部长:杨振怀
30.农业部  部长:何康刘中一
31.林业部  部长:高德占
32.商业部  部长:胡平
33.对外经济贸易部  部长:郑拓彬李岚清
34.物资部  部长:柳随年
35.文化部  部长:王蒙贺敬之(代) →刘忠德(代)
36.广播电影电视部  部长:艾知生
37.卫生部  部长:陈敏章
38.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李梦华伍绍祖
39.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任:彭珮云(女)
40.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李贵鲜(兼)
41.审计署  审计长:吕培俭

13直属机构
8办事机构
4事业单位
15国务院部委归口
管理的国家局
副部级
正司级
85议事协调机构
  1. 机构编制
  2. 旅游事业
  3. 无线电管理
  4. 关税税则
  5. 环境保护
  6. 企业管理指导
  7. 物价
  8. 学位
  9. 爱国卫生运动
  10. 安全生产
  11. 矿产储量
  12. 绿化
  13. 农业区划
  14. 地名
  15.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谈判
  16. 三峡工程审查
  17. 空中交通管制
  18.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19. 核电核事故应急
  20. 口岸
  21. 煤炭出口
  22. 外国投资
  23. 稀土
  24. 重大技术装备
  25.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26. 宁波经济开发
  27. 贫困地区经济开发
  28. 水资源与水土保持
  29. 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
  30. 引进国外智力
  31. 住房制度改革
  32. 农业综合开发
  33. 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
  34. 机电产品出口
  35. 机电设备进口
  36. 三峡地区经济开发
  37.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38. 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
  39. 以煤代油专用资金
  40.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41. 交通战备
  42. 人民防空
  43. 防汛抗旱
  44. 森林防火
  45. 国民经济核算
  46. 妇女儿童工作协调
  47. 分配制度改革
  48. 国际减灾十年
  49. 专门
  50. 国防动员
  51. 边防
  52. 高技术计划协调
  53. 对南朝鲜经济贸易协调
  54. 干线飞机研制
  55. 全国人口普查
  56. 联合清理拖欠
  57. 清理“三角债”
  58. 黄金
  59.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60. 禁毒
  61. 专项粮食储备
  62. 农业生产资料协调
  63. 治理“三乱”
  64. 质量、品种、效益年
  65. 清产核资
  66. 职称改革
  67. 双拥
  68. 救灾
  69. 企业管理干部培训
  70. 三峡工程移民试点
  7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研究
  72. 机电设备进口协调
  73. 治淮
  74. 太湖治理
  75. 知识产权
  76. 清理整顿书报刊和音像市场
  77. 军品出口
  78. 航天
  79. 投入产出调查
  80. 治沙
  81. 濒危动物保护
  82. 打击走私
  83. 气候
第六届国务院第七届国务院第八届国务院

第八届

[编辑]

根据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拟撤销7个部,组建6个部、委,将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保留保留34个部、委(含国务院办公厅),改组后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40个(不包括国务院办公厅)。

第八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军事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监察部
经济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地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经贸委内贸部外经贸部体改委人民银行审计署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工部林业部
交通、通信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
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文化部广电部国家体委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计生委
劳工、人事劳动部人事部
其它民政部
总理
6副总理
8国务委员
秘书长
   

1.外交部  部长:钱其琛(兼)
2.国防部  部长:迟浩田(兼)
3.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陈锦华
4.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主任:王忠禹
5.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主任:李铁映(兼)
6.国家教育委员会  主任:朱开轩
7.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任:宋健(兼)
8.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主任:丁衡高曹刚川
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司马义·艾买提(维吾尔族,兼)
10.公安部  部长:陶驷驹
11.国家安全部  部长:贾春旺
12.监察部  部长:曹庆泽
13.民政部  部长:多吉才让(藏族)
14.司法部  部长:肖扬
15.财政部  部长:刘仲藜
16.人事部  部长:宋德福
17.劳动部  部长:李伯勇
18.地质矿产部  部长:朱训宋瑞祥
19.建设部  部长:侯捷
20.电力工业部  部长:史大桢

21.煤炭工业部  部长:王森浩
22.机械工业部  部长:何光远包叙定
23.电子工业部  部长:胡启立
24.冶金工业部  部长:刘淇
25.化学工业部  部长:顾秀莲(女)
26.铁道部  部长:韩杼滨
27.交通部  部长:黄镇东
28.邮电部  部长:吴基传
29.水利部  部长:钮茂生(满族)
30.农业部  部长:刘江
31.林业部  部长:徐有芳陈耀邦
32.国内贸易部  部长:张皓若陈邦柱
3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部长:吴仪(女)
34.文化部  部长:刘忠德
35.广播电影电视部  部长:艾知生孙家正
36.卫生部  部长:陈敏章
37.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伍绍祖
38.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任:彭珮云(女,兼)
39.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李贵鲜(兼) →朱镕基(兼) →戴相龙
40.审计署  审计长:吕培俭郭振乾

13直属机构
8办事机构
中直机关
加挂牌子
中直机关
下属机构
8直属事业单位
15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26议事协调机构
(括注承担具体工作
的机构)
  1. 国防动员总参总后国家计委
  2. 专门国防科工委
  3. 边防总参
  4. 空中交通管制总参
  5. 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部
  6. 矿产储量地矿部
  7. 军转安置人事部
  8. 绿化林业部
  9. 无线电管理邮电部
  10. 学位国家教委
  11. 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
  12. 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民政部
  13. 防汛抗旱水利部
  14. 妇女儿童全国妇联
  15. 双拥民政部总政
  16. 三峡工程建设国家计委
  17. 证券证监会
  18. 残疾人中残联
  19. 军品贸易总参
  20. 住房制度改革国家体改委
  21. 关贸总协定谈判外经贸部
  22. 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农业部
  23. 关税税则国家经委
  24. 国际减灾十年民政部
  25. 禁毒公安部
  26. 打击走私海关总署
第七届国务院第八届国务院第九届国务院

第九届

[编辑]

根据1998年3月1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撤销15个部委,组建的有4个部、委,更名3个部、委,保留22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的共有29个部、委、行、署。
*撤销15个部委,即撤销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邮电部劳动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其中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撤销后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将原国防科工委管理国防工业的职能、国家计委国防司的职能以及各军工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统归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管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改为国务院高层次的议事机构,总理兼主任,有关部长任成员,不再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

第九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军事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监察部
经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人民银行审计署
交通交通部铁道部
科技文化教育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计生委
劳工、人事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其它民政部
总理
4副总理
5国务委员
秘书长
   
17直属机构
7办事机构
中直机关
加挂牌子
9直属事业单位
19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中直机关
下属机构
19议事协调机构
(括注承担具体工作
的机构)

第十届

[编辑]

根据2003年3月1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建商务部、不再保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共计28个[5]

第十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国防、军事国防部国防科工委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监察部
经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审计署
交通交通部铁道部
科技文化教育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人口计生委
劳工、人事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其它民政部
总理
4副总理
5国务委员
秘书长
   

第十一届

[编辑]

2008年3月1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以赞成2744票,反对117票,弃权99票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6]

主要变动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外,第十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

第十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军事国防国防部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监察部审计署
经济与财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设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
交通交通運輸部铁道部
教育科学文化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文化部
民族人口健康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人口计生育委
劳工、人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其它環境保護部
总理
4副总理
5国务委员
秘书长
   

 1.外交部  部长杨洁篪
 2.国防部  部长梁光烈(兼)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任:张平
 4.教育部  部长:周济袁贵仁
 5.科学技术部  部长:万钢(致公党)
 6.工业和信息化部  部长:李毅中苗圩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杨晶(蒙古族)
 8.公安部  部长:孟建柱(兼) →郭声琨
 9.国家安全部  部长:耿惠昌
10.监察部  部长:马馼(女)
11.民政部  部长:李学举李立国
12.司法部  部长:吴爱英(女)
13.财政部  部长:谢旭人
1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部长:尹蔚民

15.国土资源部  部长:徐绍史
16.环境保护部  部长:周生賢
1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部长 :姜伟新
18.交通运输部  部长:李盛霖杨传堂
19.铁道部  部长:刘志军盛光祖
20.水利部  部长:陈雷
21.农业部  部长:孙政才韩长赋
22.商务部  部长:陈德铭
23.文化部  部长:蔡武
24.卫生部  部长:陈竺(无党派→农工党)
25.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任:李斌(女) →王侠(女)
26.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周小川
27.审计署  审计长:刘家义

1直属特设机构
16直属机构
8正部级
8副部级
4办事机构
16直属事业单位
15正部级
3中共中央
直属机构
2副部级
13 部委管理的
23国家局
3中直机关
下属机构
3部委对外
保留牌子
35议事协调机构
(括注承担具体工作
的机构)
国防动员发改委总参总政总后 ·边海防总参 ·空中交通管制总参 ·爱国卫生运动卫生计生委 ·绿化林业局 ·学位教育部 ·防汛抗旱水利部 ·妇女儿童妇联 ·双拥民政部总政 ·残疾人残联 ·扶贫开发(单设办公室 ·关税税则财政部 ·减灾民政部 ·科技教育国办 ·军转安置人社部 ·禁毒公安部 ·老龄民政部 ·西部开发发改委 ·振兴老工业基地发改委 ·汶川地震发改委 ·信息化工信部 ·节能减排发改委 ·能源能源局 ·安全生产安监总局 ·艾滋病卫生计生委 ·反垄断商务部 ·森林防火林业局 ·三峡工程(单设办公室 ·南水北调工程(单设办公室 ·纠风监察部 ·医改发改委 ·中小企业工信部 ·海洋海洋局 ·食品安全单设办公室 ·农民工人社部

第十二届

[编辑]

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以2875票赞成,56票反对,26票弃权,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草案)》[7]

主要变动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外,第十二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5个:

第十二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军事国防国防部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监察部审计署
经济与财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设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
交通交通運輸部
教育科学文化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文化部
民族人口健康国家民委国家卫生和计生委
劳工、人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其它環境保護部
总理
4副总理
5国务委员
秘书长
杨晶(2018年2月撤职;机关党组书记至2017年10月免职)
  1. 外交部  部长王毅
  2. 国防部  部长常万全(兼)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任:徐绍史何立峰
  4. 教育部  部长:袁贵仁陈宝生
  5. 科学技术部  部长:万钢(致公党,全国政协副主席
  6. 工业和信息化部  部长:苗圩
  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王正伟(回族,全国政协副主席) →巴特尔(蒙古族)
  8. 公安部  部长:郭声琨(兼) →赵克志
  9. 国家安全部  部长:耿惠昌陈文清
  10. 监察部  部长:黄树贤杨晓渡
  11. 民政部  部长:李立国黄树贤
  12. 司法部  部长:吴爱英(女) →张军
  13. 财政部  部长:楼继伟肖捷
  1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部长:尹蔚民
  15. 国土资源部  部长:姜大明
  16. 环境保护部  部长:周生賢陈吉宁李干杰
  1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部长:姜伟新陈政高王蒙徽
  18. 交通运输部  部长:杨传堂李小鹏
  19. 水利部  部长:陈雷
  20. 农业部  部长:韩长赋
  21. 商务部  部长:高虎城钟山
  22. 文化部  部长:蔡武雒树刚
  2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任:李斌(女)
  24. 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周小川(全国政协副主席)
  25. 审计署  审计长:刘家义胡泽君(女)
1直属特设机构
16直属机构
8正部级
8副部级
4办事机构
3中共中央
直属机构
13直属事业单位
11正部级
2副部级
13 部委管理的
16国家局
3中直机关
下属机构
3 部委对外保留
4 牌子
37议事协调机构
(括注承担具体工作
的机构)
国防动员发改委军委联参军委政工军委后勤 ·边海防军委联参 ·空中交通管制军委联参 ·爱国卫生运动卫生计生委 ·绿化林业局 ·学位教育部 ·防汛抗旱水利部 ·妇女儿童全国妇联 ·双拥民政部军委政工 ·残疾人中国残联 ·扶贫开发(单设办公室 ·关税税则财政部 ·减灾民政部 ·科技教育国办 ·军转安置人社部 ·禁毒公安部 ·老龄民政部 ·西部开发发改委 ·振兴老工业基地发改委 ·汶川地震发改委 ·信息化工信部 ·节能减排发改委 ·能源能源局 ·安全生产安监总局 ·艾滋病卫生计生委 ·反垄断商务部 ·森林防火林业局 ·三峡工程(单设办公室 ·南水北调工程(单设办公室 ·纠风监察部 ·医改发改委 ·中小企业工信部 ·食品安全食药监总局 ·农民工人社部 ·一帶一路发改委 ·制造强国建设工信部
批准后未实际组建:海洋海洋局
撤销后保留办事机构:安置印支难民民政部

第十三届

[编辑]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以2966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机构改革属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部分[8]

主要变动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外,第十三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6个。

第十三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军事国防国防部退役军人事务部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应急管理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审计署
经济与财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人民银行
交通交通運輸部
教育科学文化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文化和旅游部
民族人口健康国家民委国家卫生健康委
劳工、人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其它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
总理
4副总理
5国务委员
  1. 魏凤和(兼国防部长
  2. 王勇
  3. 王毅(兼外交部长至2022年)
  4. 肖捷(兼秘书长
  5. 赵克志(兼公安部长至2022年)
秘书长
   

01.外交部 部长王毅(兼) →秦刚
02.国防部 部长魏凤和(兼)
03.国家发展改革委 主任:何立峰全国政协副主席兼)
04.教育部 部长:陈宝生怀进鹏
05.科技部 部长:王志刚
06.工业和信息化部 部长:苗圩肖亚庆金壮龙
07.国家民委 主任:巴特尔(全国政协副主席兼)→陈小江潘岳
08.公安部 部长:赵克志(兼) →王小洪
09.国家安全部 部长:陈文清陈一新
10.民政部 部长:黄树贤李纪恒唐登杰
11.司法部 部长:傅政华唐一军贺荣
12.财政部 部长:刘昆
1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部长:张纪南周祖翼王晓萍

1直属特设机构
10直属机构
5正部级
5副部级
中直机关
加挂牌子
2办事机构
中直机关
加挂牌子
中共中央
直属机构
9直属事业单位
8正部级
1副部级
中共中央
直属事业单位
19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中直机关
加挂牌子
中直机关
下属机构
8部委对外
保留牌子
52议事协调机构
(括注承担具体工作
的机构)
  1. 国防动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军委后勤保障部军委国防动员部
  2. 边海防军委联合参谋部
  3. 空中交通管制军委联合参谋部(2020年划归中共中央序列)
  4. 西部开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5. 振兴老工业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
  6.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
  7.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改革委
  8. 绿化林草局
  9. 学位教育部
  10. 妇女儿童全国妇联
  11. 双拥退役军人事务部
  12. 残疾人中国残联
  13. 扶贫开发(单设办公室(2021年撤销)
  14. 关税税则财政部
  15. 科技科技部
  16. 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部
  17. 军转安置退役军人事务部
  18. 退役士兵安置退役军人事务部
  19. 禁毒公安部
  20. 爱国卫生运动国家卫生健康委
  21. 老龄国家卫生健康委
  22. 艾滋病国家卫生健康委
  23.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
  24. 防汛抗旱水利部应急管理部
  25. 减灾应急管理部
  26. 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管理部
  27. 抗震救灾应急管理部
  28. 节能减排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9. 能源能源局
  30. 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
  31. 反垄断市场监管总局
  32. 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
  33. 打击侵权假冒市场监管总局
  34. 教育督导教育部
  35. 农民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36. 国企改革国务院国资委
  37.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
  38.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国务院办公厅
  39. 制造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
  40. 新材料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
  41. 教材教育部
  42. 金融稳定发展人民银行
  43.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部
  44. 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
  4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
  46. 政务公开国务院办公厅
  47. 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9年增设)
  48. 健康中国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增设)
  49. 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9年增设)
  50. 科技伦理科技部(2019年增设)
  51. 未成年人保护民政部(2021年增设)
  52. 物流保通保畅交通运输部(2022年增设)
  53. 打击药品违法犯罪药监局(2022年增设)
  54. 质量强国建设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增设)

第十四届

[编辑]

2023年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以2951票赞成、1票反对、0票弃权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机构改革属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部分[9]

主要变动如下:

  • 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將科學技術部的組織擬訂科技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和政策、指導農村科技進步職責划入農業農村部。將科學技術部的組織擬訂科技促進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職責分別划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將科學技術部的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規劃和政策,指導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科技園區建設,指導科技服務業、技術市場、科技仲介組織發展等職責划入工業和資訊化部。將科學技術部的負責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職責划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加掛國家外國專家局牌子。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執行和專業機構管理體制,調整科學技術部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協調管理、科研專案資金協調評估等職責,將科學技術部所屬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划入農業農村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划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划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範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 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 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
  • 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 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範管理
  • 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承擔的研究擬訂數字中國建設方案、協調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信息化、協調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協調國家重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推動信息資源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等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推進數字基礎設施佈局建設等職責劃入國家數據局
  • 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
  • 完善老齡工作體制
  • 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
  • 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 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收回的編制主要用於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外,第十四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6个。

第十四届国务院组成部门

领域

设置

军事国防国防部退役军人事务部
外交外交部
内政公共安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应急管理部
司法、监察司法部审计署
经济与财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设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人民银行
交通交通運輸部
教育科学文化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文化和旅游部
民族人口健康国家民委国家卫生健康委
劳工、人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其它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

#invoke:navbox

注释

[编辑]
  1. ^自1966年起,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国务院机关工作受阻,後遭到军管组夺权,实际运作的部门只有19个。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的决定》
  2. ^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设立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撤销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的决定》
  3. ^1985年6月18日,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设立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撤销教育部的决定》
  4. ^1986年1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将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决定》
  5. ^2003年3月1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6. ^Template:Cite web
  7. ^#invoke:citation/CS1
  8. ^#invoke:citation/CS1
  9. ^#invoke:citation/CS1

来源

[编辑]
网页

Template:Refend

参见

[编辑]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国务院组成部门&oldid=8888162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