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嘉荫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嘉荫县
坐标:48°53′19″N130°23′25″E / 48.88872°N 130.39016°E /48.88872; 130.39016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黑龙江省伊春市
政府駐地朝阳镇
下级行政区
面积
 • 总计6,748.75 平方公里(2,605.71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56,523人
 • 密度8.38人/平方公里(21.7人/平方英里)
 • 城镇34,840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153200
電話區號458
車輛號牌黑F
行政区划代码230722
網站嘉荫县政府网

嘉荫县黑龙江省伊春市下辖的一个。因嘉荫河得名,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小兴安岭北麓。东北界河黑龙江俄罗斯相邻,面积6740平方公里。省属嘉荫农场和乌拉嘎金矿在境内,县政府驻朝阳镇

历史

[编辑]

1916年境内设乌云设治局,1927年在观音山北(保安村)建立佛山设治局,1929年分别置乌云县和佛山县,1945年后乌云县并入佛山县,成今版图。1955年因为与广东省佛山市重名而改名嘉荫县[2],1979年划归伊春市。

人口

[编辑]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嘉蔭縣常住人口為56523人。[3]

地理

[编辑]

本县地处小兴安岭的东北麓,地势本南高、东北低,沟壑纵横,丘陵广布,漫岗,平原相间。主要河流除界河黑龙江外,还有嘉荫河、结烈河、乌云河、乌拉嘎河、平阳河等50余条,皆属黑龙江水系,水利资源丰富。

行政区划

[编辑]

嘉荫县下辖4个、5个[4]

朝阳镇、​乌云镇、​乌拉嘎镇、​保兴镇、​常胜乡、​向阳乡、​沪嘉乡、​红光乡、​青山乡、​太平林场、​清河林场、​马连林场和嘉荫农场

交通

[编辑]

有伊春至嘉荫、绥滨至嘉荫、孙吴至嘉荫三条公路,内河航运五到十月上至黑河市,下入松花江

经济

[编辑]

农业开发较晚,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兼种玉米谷子水稻等作物。黑龙江岸村屯渔业发达,产大马哈鱼鲟鱼鲤鱼等。森林面积广阔,属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繁多,有柞树胡桃水曲柳等。山产品有黑木耳猴头蘑蕨菜等。金矿开采历史悠久,早在末乌拉嘎金矿就闻名遐尔,此外,还有硫铁矿蛇纹石琥珀褐煤等矿藏。有农机修造、木材加工、制砖等工厂,特别是在1988年国务院批准嘉荫为国家一类口岸后,该县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与日俱增。

旅游

[编辑]
  • 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 国家矿山公园:黑龙江嘉荫乌拉嘎国家矿山公园。
  • 保兴兰花池、观音山、太平岛、白山头沙林、界江公园和恐龙山漂流度假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存档副本. [2019-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8). 
  3. ^中國: 黑龙江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4. ^行政区划搜索:嘉荫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外部链接

[编辑]
嘉荫县行政区划
类似乡级单位
  • 太平林场
  • 清河林场
  • 马连林场
农场
伊春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  政府驻地:伊美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伊美区
6街道
2镇
乌翠区
2镇
友好区
1街道
3镇
金林区
2镇
县级市
铁力市
5镇
2乡
1民族乡
嘉荫县
4镇
5乡
汤旺县
2镇
丰林县
3镇
大箐山县
2镇
南岔县
4镇
黑龙江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哈尔滨市
地级市
齐齐哈尔市
鸡西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
大庆市
伊春市
佳木斯市
七台河市
牡丹江市
黑河市
绥化市
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
注1:大兴安岭地区辖下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內,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呼玛县境内,均属于地方设立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册的行政区。大兴安岭地区行署驻加格达奇区。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黑龙江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第一批
(共12个)
9地级市
2县级市
1地区
第二批
(共32个)
9地级市
15县级市
7市辖区
1类似县级单位
第三批
(共25个)
8地级市
5县级市
5
7市辖区
参照享受政策
9城市注2
注1:直辖市市辖区,与地级市同级。
注2:非名单内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全国共有140个陆地边境县级市市辖区
辽宁省
 朝鲜接壤
吉林省
 朝鲜接壤
 俄羅斯接壤
黑龙江省
 俄羅斯接壤
内蒙古自治区
 俄羅斯接壤
 蒙古国接壤
甘肃省
 蒙古国接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蒙古国接壤
 俄羅斯接壤
 哈萨克斯坦接壤
 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塔吉克斯坦接壤
 阿富汗接壤
 巴基斯坦接壤
 印度接壤
西藏自治区
 印度接壤
 尼泊尔接壤
 不丹接壤
 緬甸接壤
云南省
 緬甸接壤
 老挝接壤
 越南接壤
广西壮族自治区
 越南接壤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嘉荫县&oldid=8609911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