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嗜酸性粒細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擴充。(2012年5月27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嗜酸性球
嗜酸性球的電腦模型
經染色的血液樣本,圖中被眾多紅血球包圍的多葉核細胞即為嗜酸性球
基本信息
系統免疫系統
功能Granulocyte
标识字符
MeSHD004804
THH2.00.04.1.02017
FMAFMA:62861
显微解剖学术语英语Anatomical terms of microanatomy

嗜酸性粒细胞(英語: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有微弱的吞噬能力,但因缺乏溶菌酶,故基本上无杀菌作用。其主要功能有:1、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發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当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释放催化因子,使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于该病变局部,进而嗜酸性粒细胞从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E,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二是吞噬嗜碱性粒细胞排出的颗粒,使其不能发挥作用;三是释放组胺酶等,破坏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组胺等活性物质。2、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可借助抗体和补体黏着在蠕虫上,释放颗粒内所含酶类,损伤虫体。因此,超敏反应或某些寄生虫感染时,常伴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的升高。

其吞噬能力不如嗜中性球[來源請求],主要功能是調節過敏反應,和發現寄生蟲感染時就會活性化並攻擊。[1]

正常人体中的嗜酸性粒細胞一般占白细胞总数的0~1%,超过此数则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通常意味着机体功能异常或是疾病

附加圖片

[编辑]
  • 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細胞(吉姆萨染液)
    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細胞(吉姆萨染液)
  • 血細胞系
    血細胞系
  • 嗜酸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

參考資料

[编辑]
  1. ^What is an Eosinophil? | Definition & Function | CCED. www.cincinnatichildrens.org. [2018-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英语). 

外部連結

[编辑]
系统
抗原与抗体
淋巴系细胞
髓系细胞
吞噬細胞
专职型APCs
作用
无作用
免疫遗传学
免疫物质
描述
疾病
治療
描述
疾病
治療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嗜酸性粒細胞&oldid=8810392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