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喙嘴鳄属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 纲: | 爬行綱 Reptilia |
| 目: | 鳄目 Crocodilia |
| 科: | 長吻鱷科 Gavialidae |
| 亚科: | 切喙鳄亚科 Tomistominae |
| 属: | †喙嘴鳄属Rhamphosuchus Falconer & Cautley, 1840 |
| 模式種 | |
| †粗齿喙嘴鳄Rhamphosuchus crassidens Falconer & Cautley, 1840 | |
喙嘴鳄属(学名:Rhamphosuchus,意为“长着喙嘴的鳄鱼”),是现代马来鳄的已灭绝近亲。它生活在中新世的印度次大陆上。它只有不完整的化石被发现,主要是牙齿和头骨。该属可能包括长吻鳄属的四个物种。
传统上,许多古生物学家估计它是最大的鳄鱼之一,即使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鳄鱼之一,其长度估计为15至18米(49至59英尺)[1]。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动物可能有8至11米(26至36英尺)长,因此,它并不是已知的最大的鳄鱼[2]。另一个鳄鱼化石属普鲁斯鳄属,生活在中新世時的秘鲁及巴西,是从同样不完整的化石中发现的。据估计,其长度与初始估计相似,大约为12米(约40英尺)。然而,这意味着,如果最近对喙嘴鳄属的大小估计是正确的,那么它的大小可能会更大一些。如果最新的估计是正确的,那么其他一些灭绝的鳄鱼也超过了喙嘴鳄属的长度,例如早白垩世的帝鳄属、晚白垩世的恐鳄属、中新世的钩鼻鳄属、中新世的莫拉氏鱷屬(与普鲁斯鳄属同时代的一属凯门鳄亚科),分别为11至12米、12米、10.15米以及12米。
喙嘴鳄属可能比其他切喙鳄亚科的鳄鱼更普遍地掠食其他陆生动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