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话 |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母语使用人数 | — |
| 語系 | |
| 官方地位 | |
| 作为官方语言 | 無 |
| 管理机构 | 無 |
| 語言代碼 | |
| ISO 639-1 | zh |
| ISO 639-2 | chi (B)zho (T) |
| ISO 639-3 | cmn |
哈尔滨话是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使用的汉语方言,属官话北方官话哈肇片哈肇小片(根据《汉语官话方言研究》)或东北官话哈阜片(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
哈尔滨话有22个声母:
| 双唇 | 唇齿 | 齿龈 | 卷舌 | 龈颚 | 软腭 | 声门 | ||
|---|---|---|---|---|---|---|---|---|
| 鼻音 | /m/ | /n/ | ||||||
| 塞音 | 清不送气 | /p/ | /t/ | /k/ | Ø | |||
| 清送气 | /pʰ/ | /tʰ/ | /kʰ/ | |||||
| 擦音 | 清 | /f/ | /s/ | /ʂ/ | /ɕ/ | /x/ | ||
| 浊 | /ʐ/ | |||||||
| 塞擦音 | 清不送气 | /t͡s/ | /ʈ͡ʂ/ | /t͡ɕ/ | ||||
| 清送气 | /t͡sʰ/ | /ʈ͡ʂʰ/ | /t͡ɕʰ/ | |||||
| 边近音 | /l/ | |||||||
不包括儿化韵,哈尔滨话有38个基本韵母:
| 开口呼 | /ɿ/ | /ʅ/ | /ɚ/ | /a/ | /ɤ/ | /ɛ/ | /ai/ | /ei/ | /au/ | /ou/ | /an/ | /ən/ | /aŋ/ | /əŋ/ | |
|---|---|---|---|---|---|---|---|---|---|---|---|---|---|---|---|
| 合口呼 | /u/ | /ua/ | /uo/ | /uai/ | /uei/ | /uan/ | /uən/ | /uaŋ/ | /uəŋ/ | /uŋ/ | |||||
| 齐齿呼 | /i/ | /ia/ | /iɛ/ | /iau/ | /iou/ | /ian/ | /in/ | /iaŋ/ | /iŋ/ | ||||||
| 撮口呼 | /y/ | /yɛ/ | /yan/ | /yn/ | /yŋ/ |
哈尔滨话有4个声调,不计轻声:
在中国各大城市的方言中,哈尔滨方言与北京方言最为接近(《哈尔滨方言词典》),语音系统大同小异,声调调值相近,词汇和语法也相差不大。但与北京方言比较,哈尔滨话仍然有一些不同之处:
| 字 | 暫 | 篡竄 | 債宅齋寨錐墜窄桌啄琢綴軋(~鋼)驟 | 炊戳垂拆差(出~)柴 | 水稅曬 |
| 北京 | /ʦ-/ | /ʦʰ-/ | /ʈ͡ʂ-/ | /ʈ͡ʂʰ-/ | /ʂ-/ |
|---|---|---|---|---|---|
| 哈尔滨 | /ʈ͡ʂ-/ | /ʈ͡ʂʰ-/ | /ʦ-/ | /ʦʰ-/ | /s-/ |
| 庇痹哺捕胞 | 琶泊潑(活~)拼(~盤兒) | 朵堤提(~防)蒂 | 撞拯貯 | 殲浸 | 券瞿渠 | |
| 北京 | /p-/ | /pʰ-/ | /t-/ | /ʈ͡ʂ-/ | /ʨ-/ | /ʨʰ-/ |
|---|---|---|---|---|---|---|
| 哈尔滨 | /pʰ-/ | /p-/ | /tʰ-/ | /ʈ͡ʂʰ-/ | /ʨʰ-/ | /ʨ-/ |
| 略爵雀虐約躍;覺嶽岳樂(音~)學 | 若弱 | 嗇;迫魄陌澤;責 | |
| 北京 | /-yɛ/ | /-uo/ | /-ɤ/ |
|---|---|---|---|
| 哈尔滨 | /-iau/ | /-iau/ | /-ai/ |
哈尔滨话的特征性词汇:
自19世纪末东清铁路的修建开始,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所在地和北满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吸引了众多俄羅斯僑民在哈尔滨居住或投资设厂。由于俄语在哈尔滨地区的使用较为频繁,一些俄语词汇的音译说法渗入了哈尔滨话中,其中不少词汇亦沿用至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