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後,大批效忠英王的十三州殖民者遷居至上加拿大,並獲得「聯合帝國忠誠團體」(United Empire Loyalist)的稱號。到了1784年,該批殖民為數約1萬人,主要聚居在尼亞加拉﹑昆提灣(Bay of Quinte)一帶及安大略湖與蒙特婁之間的一段聖勞倫斯河流域。不久,很多美國人也被當地價錢相宜的農地吸引過來。同時間,大量忠於英國的易洛魁人亦從美國移居至此,並於安大略湖西岸定居[9]。
1788年,上加拿大政府進行了地方調查,確定了人們把這地方叫作「湖首」("the Head of the Lake")。1791年,位於這個地方,本隸屬於上加拿大省林肯鎮(Lincoln Township)的巴頓小鎮(Barton Township)成立。直至25年後的1816年,巴頓小鎮變成了溫特沃斯縣(Wentworth County)的一部分。
佐治·汉密尔顿的墓碑曾是汉密尔顿第27任市長George Elias Tuckett府邸的 Scottish Rite Castle (Masonic Centre)
此鎮起初還不算是戈尔區域內最重要的中心。王子廣場(Prince's Square)早於1816年劃定,但該帶首座永久性監獄待1832年才在廣場上興建。監獄落成後,根據1833年2月13日頒佈之法規,汉密尔顿成立警政委員會(police board),而城鎮的邊界亦得以確定[12]。1846年6月9日,根據英國國會頒佈的 9 Victoria Chapter 73,汉密尔顿鎮獲得法定的城市身份[13]。
隨著汉密尔顿市穩步發展,數座觸目的建築物亦於19世紀末在市内相繼建成,當中包括於1855年落成的加拿大共濟會會所(the Grand Lodge of Canada)[14]、1890年落成的公共圖書館及1893年落成的萊特屋百貨商店(Right House)。加拿大首個商營電話服務公司、大英帝國首個電話交換局以及全北美洲第二個電話交換局皆於1877-78年之間在汉密尔顿市成立[15]。
即使經歷了1906年的汉密尔顿電車公司(Hamilton Street Railway)大罷工,市內人口依然隨著工商業不斷膨脹而在1900-1914年間增長了一倍。市內兩間鋼鐵製造公司Stelco(英语:Stelco) 及Dofasco(英语:Dofasco) 分別於1910年及1912年成立。寶潔公司及Beech-Nut(英语:Beech-Nut) 包裝公司則分別於1914年及1922年在市內設廠,當時該兩家美國公司都是首次在國外設置廠房[16]。直至60年代前,汉密尔顿的人口及經濟都保持增長,其間比較重要的事項有:
2001年1月1日起,咸美頓-溫特沃斯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Hamilton-Wentworth)轄下的六個城鎮汉密尔顿、安卡斯特(Ancaster)、登打士(Dundas)、弗拉姆伯勒(Flambourough)、格蘭布魯克(Glanbrook)及小石溪(Stoney Creek)合併,變成今日的汉密尔顿市,人口由330,121增加至490,268;睦鄰社區(neighbourhoods)亦由100個增加至200個以上[18]。
市内有4500公頃(11100英畝)土地由汉密尔顿保育管理局(the Hamilton Conservation Authority)擁有﹑出租或管理,而市政府則負責營運分散於310處,合共面積1077公頃(2661英畝)的公共用地(parkland)。市内多個公園皆坐落尼亞加拉絕壁沿線[21][22]。布魯斯遠足徑(Bruce Trail)差不多覆蓋著整個絕壁[23],而在汉密尔顿的這一段遠足徑上,沿途除了公園外還有很多懸崖和瀑布,當中超過80個瀑布已被確認,亦因此汉密尔顿又被稱為「瀑布之城」(the City of Waterfalls)[24]。
陡坡以下的「下城區」(lower city)通常比陡坡以上的「山頂」(top of "the mountain")氣候溫和。山頂區的氣候轉變較急,換季時間較短,而且在冬季時,更容易受到越過湖面的風雪影響。因此有時候即使下城區沒有任何下雪跡象,山頂區的雪已堆積如山。陡坡的存在亦影響著夏季的天氣。由於氣溫轉換,尤其在晚間時分,市中心會比陡坡以上地區暖得多。而且陡坡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困住了市中心地區的煙霞,使得這股霞氣久久未能散開,有時候甚至導致市中心的能見度縮減至不夠2公里。
2006年,加拿大政府就汉密尔顿地區的勞動市場發出一份新聞稿,報告指汉密尔顿缺乏酒店設施、貨車司機及金融人材。同時間,55%的製造業工作人口將在15年內退休。因此,安省政府亦投放大量金錢予汉密尔顿的教育界。另外,根據《加拿大商業雜誌》(Canadian Business Magazine)2006年所做的一份調查指出,汉密尔顿是安省最適合營商的地方。該項調查以可變營運資本(variable operating costs)、生活開支、非住宅建築許可證、失業率變化及犯罪率來作評核準則。與全國城市比較,汉密尔顿則名列第6。
汉密尔顿市内的公共交通服務由市營的汉密尔顿電車公司(Hamilton Street Railway)營運。該機構過去曾營運汉密尔顿市的有軌電車系統;電車系統於1950年代被淘汰並由巴士取代,但該機構的名稱卻沿用至今。該機構現時在市内營運32條常規巴士路線和兩條季節性路線[35]。此外,市政府現時亦研究在市内數條走廊上設置輕鐵[36],但項目尚未正式落實興建。
《安大略市政府法》(Municipal Act of Ontario)賦予汉密尔顿市政廳管治的權力[37]。安省政府則有凌駕於市政府的監督特權,並有權就省內所有市政府的權力作出解釋、開放或限制。另外,省政府通過安省市政管理委員會(Ontario Municipal Board, OMB) 監管汉密尔顿市政廳。
《加拿大刑法》(Criminal Code of Canada)是就犯罪行為及懲罰下定義的主要法規。汉密尔顿警察局則負責執行聯邦及安省頒佈的法律。然而,儘管汉密尔顿警察局有權執行市政廳通過的地方法例,但通常執法的任務都會落在市政府僱佣的 Provincial Offences Officers身上[38]。
救世主大學院(Redeemer University College)是一所私立基督徒文理雙科大學,1982年開辦,就讀學生約1000人[42]。
汉密尔顿市內的公立幼稚園及中小學以主要授課語言和宗教背景分為四個類別,並由四間不同機構營運。咸美頓-溫特沃斯教育局(Hamilton-Wentworth District School Board)負責管理約114所英語公立學校,而咸美頓-溫特沃斯天主教教育局(Hamilton-Wentworth Catholic District School Board)則負責營運汉密尔顿都會內55所英語天主教公立學校[43]。維亞蒙德教育局(Conseil scolaire Viamonde)負責營運市內的法語公立學校(一間小學和一間中學),而中南部天主教教育局(Conseil scolaire de district catholique Centre-Sud)則負責營運市內的法語天主教公立學校(兩間小學和一間中學)。
登打士谷藝術學校(Dundas Valley School of Art)是一所獨立的藝術學校,自1964年起服務汉密尔顿地區,學生年齡由4歲至年老長者不等。直至2007年2月,收生人數已迫近4000大關。1998年,學校與麥克馬斯特大學聯辦一個全新的全日制文憑課程。教職員中不乏區內著名藝術家[45]。
咸美頓藝術學院(Hamilton Conservatory for the Arts,簡稱HCA)多年來培育了區內不少具潛質的年青演員、舞蹈員、樂師、歌手及視象藝術家。校內設有錄音室、舞蹈室、雕塑室、畫廊及一個備有300座位的演奏廳。HCA為3歲至93歲人士提供超過90種課程[46]。
近年市內藝術文化活動的發展已引來媒體對汉密尔顿的注意。2006年,《環球郵報》一篇文章更提出 "Go West, Young Artist",點出年青藝術家在汉密尔顿的發展空間。[49]
占士街(英语:James Street (Hamilton, Ontario))是汉密尔顿歷史最悠久的社區之一,街上除了咖啡室及餐廳林立外,亦滿佈藝術館、展覽館等。2006年,The Factory: Hamilton Media Arts Centre 在北占士街開幕,與同在街上,運作了30多年的 Hamilton Artist Inc. 可謂互相輝影。[50]每月的第二個星期五,在北占士街上都有個名為 "James North Art Crawl" 的交流活動,吸引不少遊人前往欣賞。占士街以外,Locke Street 及 King Street 等都是開了很多藝術展覽廳的地方。至於市中心方面,主要有開在 Rebecca Street 上的 Downtown Arts Centre[51]以及 Community Centre for Media Arts (CCMA)。[52][53]其他市內藝術館包括:
1914年開幕的「汉密尔顿藝術館」(the Art Gallery of Hamilton) 是目前安省第三大公立藝術館。館內藏有約8,500件藝術品,當中又以19世紀歐洲、加拿大歷史及當代加拿大三個範疇的作品為主。[54]
1967年,在麥克馬斯特大學開設的藝術館藏有6000多件藝術作品,當中包括歷史展品、當代作品及一系列 Herman Levy 的印象派繪畫。[55]
汉密尔顿除孕育出一眾在當地知名的音樂家外,亦曾5度舉辦為表揚加拿大音樂家而設的朱諾獎頒獎典禮。另外自1975年起,由西捷航空贊助的全國最大型免費音樂盛事 The Festival of Friends 音樂節每年都在 Gage Park 上演。除此之外,每逢夏季在市內不同地方,如Gore Park、Whitehern Museum、Initernational Village、Sam Lawrence Park、Lloyd D. Jackson Square 及 Hamilton Farmer's Market 等都會上演好幾場免費音樂會。
自1960年代起,汉密尔顿每年都舉辦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活動及工藝展覽會。除上文提及的 Festival of Friends 外,還有2007年便有40年歷史的 The Winona Peach Festival。這個以飲食為主題的節慶活動提供一連串免費娛樂給大眾參與,此外會場亦設有工藝品展覽、遊樂園地、選美及「老爺車」(vintage vehicles)展覽等。由於節目豐富,The Winona Peach Festival 就曾4度被 Festivals and Events Ontario 選為「安省50大節慶」(Top 50 Ontario Festivals)之一。2006年入場人數高達23萬人次,更吸引西紐約州地區的遊客前來。其他大型節慶活動還包括:
「芥末節」(Mustard Festival):汉密尔顿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芥末磨坊。每年在 Ferguson Avenue 上,位於 Ferguson Station 的 International Village 都會舉辦一個以夏日飲食為主的節日活動。會場內有藍調及爵士樂表演。
Tastes of Downtown:每年春季都有個由 Downtown B.I.A. 發起,市中心約20間餐廳參與的飲食界步行籌款活動。
Great Lakes Expo7:每年春季,為期3日,在 Bayfront Park 及 Pier 4 Park 舉辦的 Great Lakes Expo7 是個適合闔家參與的免費活動,目的在於提高人們保護五大湖湖水的意識和灌輸有關方面的學問。會場除了設有 Adventure Zone、Enviro Zone、Kid's Zone 等主題展覽及遊樂場外,還提供餐飲服務及工藝品展銷場地。
皇家植物園全年都有不同主題的節慶活動,詳情可參與其官方網站。
Spring Blooms on Locke:每年春日,在 Locke Street 上都有個以冬季結束為主題的籌款活動,所得款項則捐贈予患病兒童。而每年9月,同在Locke Street 上,則有個名為 Locke Street Festival 的飲食、遊藝節慶活動。
汉密尔顿娛樂及會議設施(Hamilton Entertainment and Convention Facilities, HECFI)是個營運市內大型文娛活動及會議場地的組織,當中又以備有17,500座位的第一安大略中心為最大型。該座體育館自1996年起一直是冰上曲棍球隊哈密尔顿斗牛犬(英语:Hamilton Bulldogs) 的主場館,同時亦有多項體育、商業及表演活動在這裡舉行。著名歌手及樂隊如U2、艾尔顿·约翰、洛·史都華及史密斯飛船就曾在此地表演過。而位於第一安大略中心附近的 Hamilton Place 則是汉密尔顿管絃樂團 (Hamil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的「主場」,音樂劇《胡桃鉗》每年都會在這裡公演。此外,一些國際著名演藝人士如湯姆·瓊斯、比尔·寇司比、霍尔與奧茲 及比伊·康诺利(英语:Billy Connolly) 都曾在該場館表演。
汉密尔顿兩支職業球隊咸美頓虎貓(Hamilton Tiger-Cats)及咸美頓鬥牛犬(Hamilton Bulldogs)分別代表該市出戰加拿大足球聯盟(一種近似美式足球的球類運動)及美國冰球聯盟。市內主要體育場館分別有上文提及的第一安大略中心和蒂姆·霍頓斯球場。後者為虎貓隊的主場館,於2014年落成啓用,取代於2012年關閉的艾佛榮球場(Ivor Wynne Stadium)。此外,汉密尔顿市亦是加拿大足球名人堂博物館 (Canadian Football Hall of Fame Museum)之所在地[57]。博物館每年都選出一些傑出球員成為「名人堂」一分子,更為他們舉行為期一周的慶祝活動,其中包括學校訪問、哥尔夫球賽、一個正式為表揚他們而設的晚宴及與虎貓隊作賽[58][59]。
其他有關市內體育活動的事項包括:
環繞汉密尔顿海灣的 The Around the Bay Road Race 賽跑。此項賽事並不是個正式的馬拉松比賽,但它卻已連續舉辦多年,在北美洲同類型的長途賽跑中歷史最悠久[56]。
^Provincial Statutes of Canada 1846 9° vict. pg 981 Chapter LXXIII. An Act to amend the Act incorporating the Town of Hamilton, and to erect the same into a City.
^Statutes of Upper Canada, 1833 3° William IV pg. 58-68. Chapter XVII An act to define the Limits of the Town of Hamilton, in the District of Gore, and to establish a Police and Public Market ther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