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周信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信芳
周信芳年轻时的便装照
男演员
本名周士楚
别名麒麟童
国籍 大清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浙江宁波府慈谿县慈城镇
出生(1895-01-14)1895年1月14日
逝世1975年3月8日(1975-03-08)(80歲)
职业戲曲演員
语言中文
配偶劉鳳嬌(1912年-1936年后,离异)
裘麗琳(1936年后-1968年,逝世)
儿女周丕承
周采藝
周采萍
周采藻
周采薀
周采芹
周少麟
周英華
周采茨
活跃年代1920年代至1960年代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1975年3月8日),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麒派创始人。一生演出剧目超过650齣。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周信芳出身梨园世家,祖籍浙江宁波府慈谿县慈城镇(今属宁波市江北区),1895年1月14日出生在江苏省清河县清江浦(在今淮安市境)[1]:8。自六歲起学习京剧,開蒙師為陳長興。七岁時在杭州登台演娃娃生,艺名“七龄童”。1905年始改名为“麒麟童”[2],其後便一直沿用。曾得孫菊仙、王鴻壽等名伶提携、指授。1907年春天到北京科班「喜連成」搭班,演出于广和楼,首创“包银制”,月计包银450元。[3][4][5]

他幼年时嗓音条件极好,但由于演出繁重,变声期后嗓音败坏,显得沙哑低沉。然而他能夠巧妙利用有限的自身条件,把不利因素转化为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唱腔古朴沉郁、道白苍劲铿锵的麒派声腔艺术;他的形体表演技巧的更是有口皆碑,他的基本功深厚扎实,舞蹈动作准确而优美,武打动作火爆中不乏稳健,扑跌敏捷俐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随心所欲的综合利用所掌握的一切表演技巧来表达剧中人物深层次的心里状态和思想感情,真正做到利用技巧塑造人物的目的,得以和马连良并称“南麒北马”,被视为三十年代以来活跃于京剧舞台上的,最全面两位表演艺术大师。

他曾編演《民國花》、《宋教仁》等時裝京劇(京劇現代戲)。

周信芳不但是位京剧名家,也是一位爱国者。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上海排演《文天祥》、《徽钦二帝》、《明末遺恨》等新戏,以激发人们的爱国心,亦惹怒了汪精衛政府

1949年后

[编辑]
1962年京剧《四进士》中周信芳扮演宋士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與梅蘭芳程硯秋等幾位戲曲界代表,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了開國大典

1950年起歷任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处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兼华东京剧实验学校校长(1951年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起,連任3屆)、上海京剧院院长(1955年起,創院院長)等公職,並在1959年7月1日參加中國共產黨,入党介绍人是刘厚生和丁毓珠[6]

周信芳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清算,1960年代初奉命新編的历史故事剧《海瑞上疏》更成為他的“反党”罪狀。1968年3月24日被捕入獄;一年後被軟禁在家中,直到1975年心臟病發逝世。直到死後始獲得平反,1978年8月16日在上海舉行了周信芳的遗骨安葬儀式。骨灰供奉於上海龍華革命公墓,後與第二任妻子裘麗琳合葬。裘麗琳在1968年先他而去,兒子周少麟被關在監獄裡5年。

作品

[编辑]
1962年京剧《徐策跑城》中周信芳扮演徐策

他著有《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文集》,2016年出版《周信芳全集》。

他領銜主演京劇電影《琵琶記》、《斬經堂》、《宋士杰》(彩色,郝德泉操琴,張鑫海打鼓,1956年)、《周信芳的舞台藝術》(含《下書殺惜》和《徐策跑城》2部戲,彩色,郝德泉操琴,張鑫海打鼓,1961年)、另有艺术传记短片《周信芳的藝術生活》。

传统戏代表作

[编辑]
  • 徐策跑成
  • 扫松下书
  • 斩经堂
  • 一捧雪·审头刺汤
  • 乌龙院

新编戏代表作

[编辑]
  • 萧何月下追韩信
  • 封神榜
  • 临江驿
  • 明末遺恨
  • 海瑞上疏

傳承

[编辑]

他的學生有1949年以前收的程毓章高百岁陈鹤峰王瀛洲于宗瑛王富英杨宝童李如春徐鸿培王少樓10大弟子和1949年以後收的沈金波童祥苓萧润增霍鑫涛逯兴才李少春李和曾徐敏初明毓琨管韵华曹艺斌曹春柏孙鹏麟李师斌张学海邵滨孙等人。

樂隊

[编辑]
1962年《乌龙院》中周信芳扮演宋江

他早年常合作的樂師有京胡琴師孫葵林(一作“奎林”,為“胡琴聖手”孫佐臣子)、鼓師黃成美。中晚期先後有:姜鴻奎郝德泉(以上琴師);張世恩王燮元張鑫海(以上鼓師)等。

家族關係

[编辑]
  • 父:周慰堂
  • 母:许桂仙
  • 元配妻子:刘凤娇 周信芳十七岁时(1912年),在山东烟台与刘凤娇结婚,育有一子二女,1935年7月15日在汉口演出时,与刘凤娇离婚。[7]。1918年之前,周信芳又与长8岁之苏州妇人张善蕴同居,1935年秋协议离异。[8][9]1926年底,周信芳与富家小姐裘丽琳恋爱、同居。直到他与裘丽琳的第三个女儿出生后,正式结婚。[1]:23-28[9]
  • 原配(后离异):刘凤娇 所生一子二女
    • 子周丕承(1913-?)
    • 女周连弟
    • 女周连喜[10]
  • 第二房太太(后离异):张善蕴
  • 与周结合前曾育一孩,小名“福官”,[9]可能1929年前后因病早逝。
  • 第三房太太(后正式结婚):裘麗琳
  • (以出生顺序排行

相關出版品

[编辑]
1962年,演员周信芳与导演应云卫
1962年周恩来观看《打渔杀家》,并与周信芳在结束后握手

書籍

[编辑]
  • 周信芳演出劇本選集:中國戲劇家協會編(北京,1955年)
  • 周信芳文集:(北京,1982年)
  • 周信芳藝術評論集:中國戲劇出版社編輯部編(北京,1982年)
  • 夜深沈: 浩劫中的周信芳一家:樹棻著(福建,1984年)
    • 我的公公麒麟童:黃敏禎著(台北,1984年)
  • 周信芳演出劇本唱腔集:(上海,1986年)
  • 上海的女兒-周釆芹自傳:周采芹著(香港,1989年)
    • 上海的女兒-麒麟童之女周釆芹自傳(台北,1990年)
    • Daughter of shanghai:Tsai Chin, Chatto and Windus(1988)
    • Daughter of shanghai:Tsai Chin, St Martins Pr(1989)
    • Daughter of shanghai:Tsai Chin,Corgi(1990)
    • Daughter of shanghai:Tsai Chin, St Martins Pr(1994)
  • 京劇流派唱段薈萃(周信芳、譚富英):(北京,1992年)
  • 周信芳藝術評論集續編:周信芳藝術研究編 (北京,1994年)
  • 麒麟童先生百歲誕辰紀念特輯:曹駿麟編輯(台北,1994年)
  • 周信芳與麒派藝術:李曉、黃菊盛主編(上海,1994年)
  • 生死劫:周易口述、樹棻著(香港,1994年)
    • 麒麟童生死情緣—周信芳與裘麗琳(海南,2000年)
    • 生死戀歌:周信芳與裘麗琳(上海,2003年)
  • 周信芳傳:沈鴻鑫,何國棟著 (河北,1996年)
  • 周信芳評傳:沈鴻鑫著(上海,1996年)
  • 梅韻麟風/梅蘭芳周信芳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00 周年紀念委員會學術部主編(北京,1996年)
  • 周信芳/海派京劇宗師:陳鳴著(上海,1999年)
  • 梅蘭芳周信芳和京劇世界:沈鴻鑫著(上海,2004年)
  • 周信芳傳奇之戲子佳人(上 )和 (下): 黃浩義著(香港,2009年)

錄音出版品

[编辑]
  • 蕭何月下追韓信 (香港,1962年)
  • 周信芳誕辰一百週年精品紀念: 京劇藝術大師1895-1975(香港,1991年)
    • 周信芳(麒麟童)誕辰一百週年精品紀念(台北,2000年)
  • 梅魂芳韻:梅蘭芳周信芳百年紀念特刊(台北,1994年)
    • 梅魂芳韻:梅蘭芳.周信芳百年紀念專輯(台北,2002年)
  • 二堂舍子(上海,1995年)
  • 斬經堂(上海,1997年)
  • 周信芳(台北,1997年)

影像出版品

[编辑]
  • 徐策跑城;下書殺惜(台北(年不詳)
  • 伴飛-周信芳的一天(年地不詳)
  • 名家京劇寶典-名家名段1(安徽,年不詳)
  • 宋士杰(四進士)(年地不詳)
  • 中國京劇-流派精選(年地不詳)
  • 老生唱段精選-京劇(北京,年不詳)
  • 描容上路;掃松下書(天津,年不詳)

參考文獻

[编辑]
  1. ^1.01.1周采芹. 上海的女儿. 何毅华.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会. 2002-04.ISBN 978-7-219-04521-3/I696. 
  2. ^柴俊为.周信芳首登上海舞台之谜. 《文汇报·文艺评论》. 2024-11-16(中文(简体)). 
  3. ^信芳口述,梯公、翼华笔录. 一代艺人周信芳年谱. 社会日报(中文繁体)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 (帮助). 1937-06-18. 
  4. ^萧长华述,钮骠记. 萧长华戏曲谈丛·重聚话今昔.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 117–118. 
  5. ^柴俊为.从梅兰芳“被改名”说起. 文汇报·文艺评论. 2024-10-09(中文(简体)). 
  6. ^刘厚生.周信芳入党记:没有因自己的艺术地位要求特殊化. 中国新闻网,来源:文汇报. 2011-06-30 [201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简体中文). 
  7. ^本报记者. 廿载夫妻仳离. 庸报(PDF)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 (帮助). 1935-08-02(中文(繁體)). 
  8. ^名伶麒麟童离妇控违约. 东南日报 (杭州). 1936-08-14(中文(中国大陆)). 
  9. ^9.09.19.2扎多依.浪漫的背面:被回忆录屏蔽的周信芳婚姻真相. 南方周末. 2025-07-22(中文(中国大陆)). 
  10. ^麒麟童和周少麟的父子情谊.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网站,作者:沈鸿鑫. 2009年 [201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2)(简体中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和社团
文学流派
甲寅派
前期
后期
学衡派
论语派
战国策派
鸳鸯蝴蝶派
初期白话诗派
新月派
象征诗派
现代诗派
九叶派
七月派
心理分析派
流亡文学
京派
海派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
晋察冀诗派
民歌叙事体诗潮
里下河派
白洋淀诗群
朦胧诗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文学
先锋派
痞子文学
荒诞文学
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语丝社
莽原社
未名社
狂飚社
浅草社
沉钟社
弥洒社
湖畔诗社
南国社
太阳社
蒋光慈 ·杨邨人 ·孟超 ·钱杏邨(阿英) · 林伯修(杜国庠 ·夏衍 ·洪灵菲 ·戴平万 ·楼适夷 ·顾仲起 ·刘一梦 ·殷夫 ·冯宪章 ·祝秀侠 ·王艺钟 ·徐迅雷 · 圣悦(李平心 ·任钧 ·童长荣
我们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 ·茅盾 ·郭沫若 ·周扬 ·田汉 ·蒋光慈 ·孟超 ·阿英 ·王任叔 ·郑伯奇 ·洪灵菲 ·陈荒煤 ·戴望舒 ·端木蕻良 ·馮鏗 ·关露 ·胡风 ·胡也频 ·李伟森 ·楼适夷 ·柔石 ·沙汀 ·谢冰莹 ·徐懋庸 ·阳翰笙 ·叶以群 ·殷夫 ·于伶 ·郁達夫 ·张天翼 ·周文 ·丁玲 ·夏衍 ·冯乃超 ·马加 ·马子华 ·王志之 ·王余杞 ·王西彦 ·方土人 ·方之中 ·丘东平 ·叶灵凤 ·叶紫 ·田间 ·白薇 ·任白戈 ·任钧 ·许幸之 ·孙席珍 ·杨骚 ·杨刚 ·李辉英 ·丽尼 ·邱韵铎 ·何家槐 ·林淡秋 ·欧阳山 ·周立波 ·周而复 ·草明 ·彭柏山 ·洪深 ·聂绀弩 ·夏征农 ·陶晶孙 ·萧三 ·舒群 ·蒲风 ·雷石榆 ·穆木天 ·艾芜 ·吴奚如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国诗歌会
穆木天 ·任钧 ·杨骚 ·蒲风 ·白曙 ·杜淡(窦隐夫) ·王亚平 ·温流 ·关露 ·石灵 ·田间 ·柳倩 ·辛劳 ·洪道 ·苏夫 ·林林 ·袁勃 ·雷石榆
中国文艺社
六一社
东北作家群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讲学社
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1949年7月-1953年9月
主席
副主席
常务委员
委员
候补委员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1949年7月-1953年10月
主席
副主席
常务委员
委员
候补委员
秘书长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
1953年10月-1960年8月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
1960年8月-1966年
1978年6月-1979年11月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国际
各地
艺术家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周信芳&oldid=8871325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