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后路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后路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国福建省三明市
区域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西北部、尤溪县西南部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ISO 639-6wjib

后路话,又称广平话新桥话池田话,通行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北部、尤溪县西南部(八字桥镇管前镇新阳镇)、永安市东部(槐南镇青水畲族乡)以及沙县区南端(湖源乡大洛镇南霞乡)。

后路话的中心区域位于大田县北部的广平镇建设镇奇韬镇文江乡,操后路话的人占大田全县总人口的22.45%。后路话带有许多闽中语的特点,但与周边其他方言都难以互通。

后路话是数种闽语语言交界处的混合型土语,因此其在语言学归属上存在较大争议。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后路话被划为闽南语的大田片;[1]在《福建省志·方言志》中,被认为“归入哪种方言区都是勉强的”,将其归属到“闽方言过渡区”中;[2]《三明市志》认为后路话“近于闽中话”;[3]ISO 639-6中,则被列为闽语下属大田片的一种方言。[4]

音韵体系

[编辑]

后路话有声母18个(除零声母外)、韵母41个、声调7个。

声母

[编辑]
后路话声母表
pb
tl
tstsʰs
tɕʰɕʑ
kgx

韵母

[编辑]
后路话韵母表
aeøəɯoɔiuy
ai
iaieio
uaueui
ãə̃ɪ̃
iə̃
ɔʔ
ieʔ


声调

[编辑]
后路话声调表
標號1234567
調類陰平陽平陰上陽上去聲
(陰去)
陰入陽入
音值˧˧ (33)˨˦ (24)˦˨ (42)˥˥ (55)˨˩ (21)˨˩ (21)˧˧ (33)

脚注

[编辑]
  1. ^《中国语言地图集》
  2. ^《福建省志·方言志》. [2015-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5). 
  3. ^([//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04601/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147&index=355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三明市志·方言志》
  4. ^ISO 639-6. [2015-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8). 

参考资料

[编辑]
  • 《大田县志·第三十三篇 方 言》
泉漳片
福建
廈門話
泉州話
漳州话
龙岩话
頭北話
其他地區
泉州腔
漳州腔
桂平閩語(廣西)
未分类
四川闽南话(四川,偏漳)[1]
臺灣
混合腔
(泉漳滥,聲調偏漳)
泉州腔
(鹿港腔、海口腔、台北腔、澎湖腔)
漳州腔
(宜蘭腔、內埔腔(永靖腔)
東南亞
泉州腔
咱人话(菲律賓,偏泉晉江)、中南马福建话马来西亚中部,偏泉)、東馬福建話汶萊福建話(偏泉金門)、沙巴福建話砂拉越福建话(北部))、峇眼亞比福建話
漳州腔
混合腔
閩南語範圍與分支
潮汕片
潮汕话
潮汕
潮普惠
港澳臺
東南亞
海陆丰话1
大田片
中山片
浙南闽语2
赣东北闽南语3
混合語言
注1:海陆丰话的归属尚存争议,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漳州话中。

注2:浙南闽语于《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属闽南语浙东南小片,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泉州话中。
注3:赣东北闽南语于《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属闽南语赣东北小片,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泉漳片泉州话中。

  1. ^四川閩語(摘自《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后路话&oldid=8304669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