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合肥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合肥」、「庐州」和「庐阳」均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合肥 (消歧义)」、「庐州 (消歧义)」和「庐阳 (消歧义)」。
合肥市
合、肥、庐
地级市
自首图起顺时针:自天鹅湖远眺合肥CBD,合肥体育馆,合肥南站,合肥城隍庙
綽號:庐州
安徽省省会
安徽省省会
坐标:31°51′N117°16′E / 31.850°N 117.267°E /31.850; 117.267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徽省
設立1949年2月
語源“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史记·货殖列传》
政府駐地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东流路100号
下级行政区4市辖区、4、1县级市
政府
 • 市委書記费高云
 • 人大常委會主任汪卫东
 • 市長罗云峰
 • 政協主席韩冰
面积
 • 地级市11,445 平方公里(4,419 平方英里)
 • 市區1,339 平方公里(517 平方英里)
 • 建成区(2020)506.6 平方公里(195.6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596 公尺(1,955 英尺)
人口(2024)
 • 常住1,000.2[1]萬人
 • 密度841.77人/平方公里(2,180.2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24)652.2[2]萬人
 • 市區密度4,848人/平方公里(12,560人/平方英里)
 • 城镇(2024)864[1]萬人
 • 城區常住(2022)650.4[1]萬人
語言
 • 方言合肥话(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宁庐片合肥小片
时区北京时间UTC+08:00
郵政編碼230000(市区)
231100、231200、231600
電話區號+86 551
車輛號牌皖A (农用车辆为皖01)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温15.8 ℃
年降水995.2毫米
年日照1,902.3小時
行政区划代码340100
舊稱庐州、庐阳、合州
城市定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3]
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4]
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5]
安徽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
城市精神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国内生产总值(2024)¥13,507.69亿(全省第1位
1876.07亿美元汇率
人均¥135,100(全省第1位
18,538美元(汇率)
HDI(2020)0.820 极高 [6]
網站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市象征
桂花石榴花
广玉兰
本表面积数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合肥市
汉语
繁体字合肥
简化字合肥
汉语拼音Héféi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Héféi
威妥瑪拼音Hofei
其他官话
南京官话拼音Ho5fei2
闽语
閩南語白話字Ha̍p-pûi
吴语
拉丁化Gheh vi
粤语
粵拼Hap6-fei4
汉语别称
繁体字1. 廬州

2. 廬陽

3. 合淝
简化字1. 庐州

2. 庐阳

3. 合淝
汉语拼音1. Lúzhōu

2. Lúyáng

3. Héféi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1. Lúzhōu

2. Lúyáng

3. Héféi
其他官话
南京官话拼音1. Lu2zhou1

2. Lu2iang2

3. Ho5fei2
粤语
粵拼1. Lou4-zau1

2. Lou4-joeng4

3. Hap6-fei4

合肥市,简称,有时亦简称,又称庐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省会和最大城市,行政区划级别为地级市。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中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7][8]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9],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最爱阅读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10]。2018年9月,被授牌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2018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排名17名。2020年,合肥首次跻身新一线城市;同年9月2日被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市人民政府駐蜀山区东流路100号

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正中央,分别与东边的滁州市马鞍山市,南边的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西边的六安市,北边的淮南市相邻。全市总面积11,445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5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总人口约964万人[11]。合肥历史悠久,自秦汉建制已有两千余年,历为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著称。

市名

[编辑]

市名来源

[编辑]

“合肥”之名已知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根据合肥地方志记载,“合肥县盖秦置,秦改封建为郡县,属九江郡”,但秦时旧县名已不可考。[12]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改淮南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这是合肥县建制之始。[13]“合肥”名称来自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说法有二。其一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14]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因此“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简称与别称

[编辑]

合肥市并没有官方明确认定的简称,但一般常用“”(如合福高铁)或“”(常见于新闻报道,如“商务部来肥调研中德合作情况”[15])指代。合肥市别称“庐州”,源于隋朝时设置的庐州,此后直至末,合肥一直为庐州、庐州路庐州府治所[16],因而,合肥市有时亦可简称为“”,如庐剧

历史

[编辑]
合肥历史
史前时代
三代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元明清
近现代
合肥老城图

考古学家发现合肥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其中较为重要的遗址有蜀山区的庙东郢东南遗址、巢湖市的银山智人遗址等。[17]

商汤灭夏之战中,《尚书》、《竹书纪年》记载逃往南巢[18][19],而合肥市区西南的三官庙遗址即有可能是南巢的所在地。[20][21]

西周时期,周王分巢国为庐、巢两国,其中庐国都于庐邑,位于今天的合肥市区西北。[22]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23]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24][25][26]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合肥几经战乱,最终由曹操控制,并在此设立扬州刺史部,管辖曹操实际控制的扬州江北部分。[27]曹操、孙权以及后来的魏吴两国曾在合肥交战多次,史称“合肥之战”。[28]西晋淮南郡[29]东晋在此安置汝阴(今阜阳市)侨民,因而改名汝阴县。[30]刘宋设立南汝阴郡,治汝阴县。[31]南齐改南汝阴郡为汝阴郡。萧梁设南豫州,治于汝阴,遂改合州。[32]

隋朝初年,复设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33]唐代建制基本不变。[34][35]

五代十国时期,合肥主要归属杨吴南唐管辖,两国先后在此设立德胜节度使和保信节度使。北宋庐州建制不变,新设淮南西路管辖包括寿春、合肥在内的淮西各地,并在合肥设立淮南西路转运使司提举常平广惠仓司兵马钤辖司南宋时期,合肥是抗前沿,设有淮南西路安抚使司和转运使司。[36][37]

庐州府城隍庙思惠楼

在此设庐州路管辖合肥、梁(在今肥东县境内)和舒城三县以及和州、无为州、六安州三州,亦设立淮西道宣慰司和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司(后称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管辖淮西各路。[38]元末朱元璋攻克合肥城后曾短暂于此设江淮行中书省。[39]庐州府治。[40]

清朝康熙年间,江南分省安徽省成型。合肥县在1853年至1862年间(即太平天国时期)为安徽省临时省会。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废置庐州府,保留合肥县。1938年春,原安徽省法定省会怀宁县(今安庆市)沦陷,临时省会迁至立煌县(今金寨县)。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后,安徽省会由立煌县迁驻合肥县。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已逼近合肥县皖西军分区联系安徽省政府顾问朱传礼,希望他设法使驻守合肥县的国军第八兵团刘汝明部早日撤离,使合肥“和平解放”。1月19日,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指挥部率第一、第四支队进驻合肥县东乡梁园镇(今属肥东县)。部队电话命令,中华民国政府任命的合肥县县长龚兆庆“在解放军到达合肥前,负责保护全城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不准任何破坏,听候我方接管。”21日晨3时许,第四支队一大队队长李锡风、政委齐平率部达肥东磨店(今合肥市瑶海区),7时许,到达合肥城东门外飞机场边沿。一大队侦察班与国军撤离士兵遭遇,国军士兵很快南撤。下午3时许,一大队从东门进入合肥县城。22日,成立合肥市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41]

解放军占领合肥县后,陆续占领周边地区。1949年1、2月间,相继成立中共肥西县委、县政府和独立团,中共寿(县)合(肥)县委、县政府和县总队,中共三河县委、县政府和三河县武装大队,中共肥东县委、县政府和县总队。1949年1月31日,中共江淮区委决定,成立中共合肥市委。2月1日,成立合肥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合肥城防司令部。合肥市的党、政、军机构分属中共江淮区党委、江淮专区行署军区领导[41]

中共政权将合肥县分置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寿合县三河县后,1949年2月5日,正式成立合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为合肥市军事管制时期最高权力机构,统一全市军事行政管理事宜[41]。同年4月,设立皖北行政区。合肥市为中共皖北区委员会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北军区驻地。

1952年,皖北皖南两公署合并,重新设立安徽省,正式定省会为合肥市。1964年划寿县东部、定远西部、肥东西北部、肥西东北部设立长丰县,由合肥市管辖。1983年,肥东县、肥西县分别从巢湖专区和六安专区归还合肥,此时合肥市辖东市区西市区中市区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2002年将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分别调整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其中在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基础上设立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由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调整后合肥市辖4区1市4县。

地理

[编辑]

地形

[编辑]

合肥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长江淮河之间,以平原丘陵为主。

合肥曾经在1992年与北京珠海成为首批被授为国家园林城市。合肥市区人口652万,布局合理,道路宽畅。南淝河及环城河两岸的绿化带环绕市区中心。2003年,中国国家初中地理教材就以合肥的城市布局作为未来城市的样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教科书也以《合肥市环城公园》为题对合肥市的绿地系统作了介绍[42]

气候

[编辑]

合肥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较短。冬季冷凉干燥,夏季闷热,春秋湿而暖。1月平均气温3.1℃,7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低气温-20.6℃(1955年1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41.1℃(2017年7月27日)。年降水量约1002毫米。1952-2017年日最高温≥40℃天数10天。

水文

[编辑]
巢湖中庙姥山岛

合肥地表水系较为发达,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岭北为淮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水系,淮河水系主要有东淝河、沛河、池河等,长江水系主要有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滁河、裕溪河、兆河、柘皋河、白石天河、西河等。境内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巢湖”,湖底海拔5米,湖水容量随水位高程的不同而不同,当水位高程达14米时,湖水容量为63.7亿立方米[43]

1981–2010年间合肥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20.2
(68.4)
27.5
(81.5)
30.4
(86.7)
34.7
(94.5)
36.4
(97.5)
37.8
(100.0)
41.1
(106.0)
41.0
(105.8)
38.6
(101.5)
39.9
(103.8)
30.1
(86.2)
22.5
(72.5)
41.1
(106.0)
平均高温 °C(°F)6.9
(44.4)
9.4
(48.9)
14.4
(57.9)
21.1
(70.0)
26.6
(79.9)
29.3
(84.7)
32.2
(90.0)
31.8
(89.2)
27.8
(82.0)
22.5
(72.5)
16.0
(60.8)
9.7
(49.5)
20.6
(69.1)
日均气温 °C(°F)2.8
(37.0)
5.2
(41.4)
9.8
(49.6)
16.3
(61.3)
21.8
(71.2)
25.3
(77.5)
28.3
(82.9)
27.6
(81.7)
23.3
(73.9)
17.7
(63.9)
11.0
(51.8)
5.2
(41.4)
16.2
(61.1)
平均低温 °C(°F)−0.3
(31.5)
1.9
(35.4)
6.1
(43.0)
12.2
(54.0)
17.6
(63.7)
21.7
(71.1)
25.2
(77.4)
24.3
(75.7)
19.8
(67.6)
13.8
(56.8)
7.1
(44.8)
1.6
(34.9)
12.6
(54.7)
历史最低温 °C(°F)−20.6
(−5.1)
−14.1
(6.6)
−7.3
(18.9)
−0.4
(31.3)
6.2
(43.2)
12.2
(54.0)
17.9
(64.2)
15.8
(60.4)
10.8
(51.4)
1.5
(34.7)
−5.1
(22.8)
−13.5
(7.7)
−20.6
(−5.1)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42.4
(1.67)
52.3
(2.06)
76.6
(3.02)
81.4
(3.20)
91.1
(3.59)
142.9
(5.63)
173.3
(6.82)
126.0
(4.96)
67.2
(2.65)
57.4
(2.26)
59.4
(2.34)
30.8
(1.21)
1,000.8
(39.41)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8.28.911.610.310.210.612.111.07.88.57.66.0112.8
平均相對濕度(%)75747271717680817774747375
月均日照時數118.7113.5138.6168.0190.9165.5189.2190.9153.8154.4148.7135.81,868
可照百分比38373542444146504346484643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44][45]

政治

[编辑]

现任主要领导

[编辑]
合肥市四大机构现任主要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合肥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合肥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合肥市委员会
职务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费高云[46]汪卫东[47]罗云峰[48]韩冰[49]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江苏省淮安市安徽省休宁县甘肃省天水市安徽省怀宁县
出生日期1971年8月(54歲)1964年6月(61歲)1966年1月(59歲)1963年11月(61—62歲)
就任日期2025年4月2018年1月2021年4月2018年1月

行政区划

[编辑]
合肥市政府双子座大厦

合肥市现辖4个市辖区、4个,代管1个县级市

此外,合肥市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并赋予县级管理权限: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1,445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50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460平方公里(2017年)。合肥市在十三五规划草案中提出加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提升“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实施县域经济突破工程,力争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合肥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50]区划名称汉语拼音面积[註 1][51]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11]
(2020年11月)
政府驻地邮政编码乡级行政区划[52]
街道
办事处
其中:
民族乡
340100合肥市Héféi Shì11,445.069,369,881蜀山区2300004665161
340102瑶海区Yáohǎi Qū221.181,328,507明光路街道230000141
340103庐阳区Lúyáng Qū137.57697,293亳州路街道230000911
340104蜀山区Shǔshān Qū653.331,874,930三里庵街道23000093
340111包河区Bāohé Qū300.381,217,469望湖街道23000082
340121长丰县Chángfēng Xiàn1,841.39783.982水湖镇231100104
340122肥东县Féidōng Xiàn2,205.92884,792店埠镇2316001261
340123肥西县Féixī Xiàn1,695.41967,508上派镇23120084
340124庐江县Lújiāng Xiàn2,343.74888,238庐城镇23150017
340181巢湖市Cháohú Shì2,046.14727,162凤凰山街道2380006111
注:瑶海区数字包含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所辖七里塘街道、三十头镇、磨店乡;蜀山区数字包含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辖16居委会、6村委会,及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高刘、小庙2镇;巢湖市数字含巢湖开发区。
合肥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安徽省  政府驻地:蜀山区
县级行政区
9县级行政区(4市辖区、1县级市、4);128乡级行政区(47街道办事处、65、15、1民族乡)、11乡镇级社区
市辖区
瑶海区
11街道
1镇
新站高新区
3街道
庐阳区
8街道
1镇
1乡
庐阳工业园
1街道
蜀山区
8街道
3镇
合肥经开区
(国家经开区)
1街道
5乡镇级社区
合肥高新区
(国家高新区)
4乡镇级社区
蜀山经开区
(国家经开区)
4社区
1村
包河区
5街道
2镇
包河开发区
1街道
滨湖新区
3街道
2乡镇级社区
县级市
巢湖市
5街道
11镇
1乡
2开发区
长丰县
8镇
2乡
北城新区
4镇
1开发区
肥东县
12镇
5乡
1民族乡
2开发区
肥西县
10镇
2乡
4开发区
庐江县
17镇
2开发区

经济与民生

[编辑]
参见:中部崛起计划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
合肥市2022年主要经济与民生指标一览[53]
指标名称(单位)经济与民生数据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963.4(+16.9)
户籍人口(万人)800.16(+7.49)
就业人口数(万人)586.1(+13.9)
城镇登记失业率(%)/
全年生产总值(GDP,亿元)12013.1(1726.28亿美元,+3.5%)
人均生产总值(元)125798(18703美元,+3.9%)
CPI(%)2.4
PPI(%)/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509.0(+9.1%)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1457.09(-0.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5021.62(-1.8%)
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3610.95(516.36亿美元,+8.6%)
进口总额(亿元)1309.11(187.20亿美元,+1.1%)
出口总额(亿元)2301.84(329.16亿美元,+13.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909.25(+10.4%)
税收收入670.73(+5.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支出 (亿元)1380.18(+12.8%)
民生支出(亿元)1166.10(+9.7%)
上市公司数80
境外上市公司数5
债券融资总额 (亿元)4230.93
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48820(7015美元,+6.1%)
城镇居民(元)56177((8072美元,+5.6%)
农村居民(元)28727(4128美元,+7.0%)
人均消费支出 (元)28966(4162美元,+2.7%)
城镇居民(元)32964(4736美元,+1.6%)
农村居民(元)18044(2592美元,+6.6%)
恩格尔系数(%)28.67(-1.33%)
*带"/"为未公布数据;表中所有变化率均为年变化率

秦汉时期,合肥为南北贸易中转城市,《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时期,合肥的经济水平达到一个历史巅峰,成为淮西地区的中心,江淮、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宋熙宁十年,庐州在城商税达到五万三百一十五贯八百八十七文,仅列于开封府杭州秦州楚州成都府襄阳府潼川府兴元府绵州真州平江府之后,为北宋所属州府中在城商税第十二名。[54]北宋朱服在《过庐州》中描绘了合肥的经济繁荣:“昔年吴魏交兵地,今日承平会府开,沃野欲包淮甸尽,坚城犹抱蜀山回。柳塘春水藏舟浦,兰若秋风教弩台。”

宋金宋元战争,合肥因处于前线,经济情况开始转差。元明时期,人口下滑,乃至至元十四年,淮西道宣慰使昂吉儿曾上奏称庐州一带荒地较多,可进行开垦。

合肥市2010-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由于技术原因,此旧版图表已停用,並須迁移至新版图表。造成您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2010-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字,2019-2020年为最终核实数,2021年为初步核算数。
数据来源:《合肥统计年鉴》[55]

合肥历史上因地理位置而数遭兵燹,建国初期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过6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合肥经济今天已初具规模,产业门类基本齐全,初步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带、新材料电子訊息软件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工業等八大产业。2019年,合肥GDP达到9409.40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5623人民币,按年均汇率为16761美元

合肥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较好,比较适合发展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合肥市在经济发展中,注意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期整体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合肥在全国知名的企业和产品包括江淮汽车合力叉车美菱电器、荣事达电器等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民族品牌。合肥市注重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建立大型生产基地,包括日立建机、ABB变压器、格力电器海尔电器、长虹电器、美的电器佳通轮胎联合利华大陆轮胎京东方、熔安动力、洁敏电子、马钢薄板、中盐红四方等。这些企业正在稳步扩张,成为合肥产业发展新代表。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合肥引进有东亚银行汇丰银行华夏银行南洋商业银行瑞穗银行万达广场银泰中心大洋百货朗廷酒店君悦酒店洲际酒店威斯汀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皇冠假日酒店豪生酒店希尔顿酒店喜来登酒店戴斯酒店家乐福沃尔玛乐购大润发麦德龙等。截止2009年10月,有25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在合肥开展有经营活动,其中22家有直接投资,包括ABB日立联合利华可口可乐三洋丰田德国大陆伟世通江森自控IBM惠普[來源請求]

合肥天鹅湖旁的写字楼

从2005年开始,合肥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经济发展各项增长速度均在全国省会城市属于前列,2008年居全国城市发展增速第三位(前两位是重庆市天津市[來源請求]。其下辖的肥东县肥西县连年进入安徽省十强县行列。于2010年进入全国百强县[需要解释]。基于合肥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力,2009年8月安徽省下发文件《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合肥为中心,打造“合肥经济圈”,涵盖周边淮南滁州六安三个地级市及舒城桐城等县市区。合肥市正与周边兄弟城市密切联系,陆续签署相关合作协定,加强在城镇体系、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等方面的一体化规划编制和推动实施,进一步促进经济圈的合作融合[來源請求]

在经济和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上,合肥市提出“1331”城市发展规划,在“1331”的第一个“1”中,新规划进行了“双心两扇两翼”的概括。“双心”,一个是位于老城区的“老城中心”,一个是位于滨湖新区的“新城中心”,“两扇”则位于合肥的西北方和东南方,“两翼”则位于合肥的东北和西南部。三个副中心城区,即庐江、长丰、巢湖城区。三座产业新城,即空港产业新城、合巢产业新城和庐南产业新城。一个环巢湖休闲生态旅游区[來源請求]

在全国角度看,合肥国内生产总值GDP11412.8亿元(2021年)在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9位。[56]

2023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267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57]

社会

[编辑]

人口

[编辑]
合肥市历年人口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安徽省志》合肥五普公报合肥六普公报,

合肥七普公报[失效連結]
注:1. 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合肥市区(即省辖合肥市)人口。
2. 第二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按照1982年区划调整计算出的人口
3.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含新划入的巢湖市与庐江县

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为963.4万人[58],比上年增加16.9万人,增长1.79%。占全省的比重为15.72%,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9,369,88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457,02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912,854人,增长25.65%,年平均增长率为2.31%。其中市辖区常住人口5,118,199人[11],全市城镇人口7,709,277人,城镇化率为82.28%,全市流动人口4,442,288人[1]。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4,821,924人,占51.46 %;女性4,547,957人,占48.54 %,性别比为106.02。[59]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547,924人,占16.52 %;15-59岁人口为6,392,097人,占68.22 %;60岁及以上人口1,429,860人,占15.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23,214人,占11.99%。[60]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10.08年;15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19.8%,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6.9%,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14.9%,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26.4%。[61]

民族

[编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300,616人,占99.2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9,265人,占0.7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891,129人,增长25.5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1,725人,增长45.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个百分点。

方言

[编辑]
参见:合肥话

合肥话是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一种重要方言。合肥话的基本特点是北腔南调,音色和发音力度偏向北方,较刚劲;而语音偏向南方,音变较多。合肥话主要使用于合肥市辖区(合肥市辖区现以普通话为主,土著合肥人仍旧使用)、肥东县、肥西县及长丰县南部等地。合肥周边的六安市区、舒城县、定远县等地方言亦属于江淮官话合肥小片。

交通

[编辑]

近年来,合肥不断加大交通建设,以改变区位和交通劣势,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

公路

[编辑]
参见:合肥市道路列表

合肥已形成105公里长的G4001 合肥绕城高速公路 ,并连接合肥-南京、合肥-徐州、合肥-安庆、合肥-阜阳、合肥-芜湖、合肥-六安等方向的7条高速公路,全面融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络。

合肥是重要的公路枢纽之一。 206国道 312国道G4001 合肥绕城高速公路、G3 京台高速G40 沪陕高速G42 沪蓉高速G5011 芜合高速S17 蚌合高速等公路过境[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

高速公路

[编辑]

G3 京台高速公路

  • 双庙互通
  • 路口枢纽
  • 梁园互通
  • 陇西枢纽
  • 肥东互通
  • 肥东服务区
  • 龙塘互通
  • 南淝河路互通
  • 包河大道互通
  • 小西冲枢纽

G3G4212 京台高速公路合安高速公路

  • 方兴大道互通
  • 严店互通
  • 丰乐服务区
  • 舒城互通
  • 汤池北互通
  • 庐江互通
  • 马堰枢纽

G3 京台高速公路

  • 庐江南互通
  • 沙溪服务区
  • 泥河互通
  • 浮山互通

G4212 合安高速公路

  • 马堰枢纽(在建)
  • 柯坦互通
  • 陈埠服务区

G0321 德上高速公路

  • 高店枢纽
  • 铭传互通
  • 山南互通
  • 小井庄服务区

G40G42 沪陕沪蓉高速公路

  • 栏杆集互通
  • 文集服务区
  • 石塘互通
  • 陇西枢纽
  • S91 沪陕高速路口支线(在建)
  • 众兴服务区
  • 三十头互通
  • 双凤互通
  • 双墩互通
  • 岗集互通
  • 合肥西枢纽
  • 长岗互通(在建)
  • 机场互通
  • S93 机场高速
  • 高刘互通
  • 新桥服务区
  • 高店互通(在建)
  • 高店枢纽

G4001 合肥绕城高速公路

  • 合肥西枢纽
  • 蜀山互通
  • 集贤路互通
  • 金寨路互通
  • 小西冲枢纽

G4221 沪武高速(在建)

  • 坝镇互通(在建)
  • 坝镇枢纽(在建)
  • 庐江东服务区(在建)
  • 庐江东互通(在建)
  • 庐江北互通(在建)
  • 马堰枢纽(在建)

G4222 和襄高速(在建)

  • 夏阁枢纽(在建)
  • 夏阁南互通(在建)
  • 夏阁南枢纽(在建)
  • 中埠互通(在建)
  • 烔炀南互通(在建)
  • 烔炀枢纽(在建)
  • 三河枢纽(在建)
  • 丰乐枢纽(在建)
  • 丰乐互通(在建)
  • 新仓互通(在建)

G5011 芜合高速公路

  • 半汤互通(在建)
  • 巢湖互通
  • 夏阁枢纽
  • 巢湖服务区
  • 拓皋互通
  • 王铁枢纽(在建)
  • S90 芜合高速肥东支线(在建)
  • 王铁互通
  • 陇西枢纽

S90 芜合高速肥东支线(在建)

  • 王铁枢纽(在建)
  • 西山驿互通(在建)
  • 烔炀互通(在建)
  • 烔炀枢纽(在建)

S09 明合高速

  • 陈集互通
  • 古城枢纽
  • 马湖互通
  • 章辉枢纽
  • 青岗集服务区(在建)
  • 苏湾互通
  • 夏阁枢纽
  • 夏阁互通

S11 巢黄高速(在建)

  • 夏阁南枢纽(在建)
  • 卧牛山互通(在建)
  • 银屏互通(在建)
  • 银屏枢纽(在建)

S12 滁新高速

  • 杜集服务区
  • 永丰互通
  • 长丰枢纽

S14 滁合高速(在建)

  • 岱山湖互通(在建)
  • 古城枢纽(在建)
  • 龙山互通(在建)
  • 八斗互通(在建)
  • 杨店互通(在建)
  • 团结枢纽(在建)
  • 白龙互通(在建)
  • 路集枢纽(在建)
  • S92 滁合高速合肥支线

  • 淮南北路互通(在建)
  • 下塘互通(在建)
  • 陶楼互通(在建)
  • 龙门寺枢纽(在建)
  • 分水岭路互通(在建)

S17 蚌合高速

  • 长丰枢纽
  • 长丰南互通
  • 杨庙互通
  • 龙门寺服务区
  • 吴山互通
  • 合肥西枢纽

S18 宁合高速(在建)

  • 夏阁东枢纽(在建)
  • 夏阁南互通(在建)
  • 夏阁南枢纽(在建)
  • 中埠互通(在建)
  • 烔炀南互通(在建)
  • 烔炀枢纽(在建)

S19 淮桐高速(在建)

  • 新桥西互通(在建)
  • 高刘枢纽(在建)
  • 魏武路互通(在建)
  • 白莲岩路互通(在建)
  • 大柏互通(在建)
  • 铭传路互通(在建)
  • 紫蓬山互通(在建)
  • 花岗西互通(在建)
  • 花岗服务区(在建)

  • 花岗南互通(在建)
  • 花岗枢纽(在建)
  • 新仓枢纽(在建)

S20 长固高速(在建)

  • 长丰西枢纽(在建)

S24 杭合高速(在建)

S26 无桐高速(在建)

  • 白湖互通(在建)
  • 庐江南枢纽(在建)

S30 铜商高速(在建)

  • 坝镇互通(在建)
  • 沐集枢纽(在建)
  • 盛桥互通(在建)
  • 白山服务区(在建)
  • 同大互通(在建)
  • 三河互通(在建)
  • 三河枢纽(在建)
  • 丰乐枢纽(在建)
  • 丰乐互通(在建)
  • 新仓互通(在建)

S48 合叶高速(在建)

  • 花岗枢纽(在建)
  • 山南枢纽(在建)

国道

[编辑]

省道

[编辑]

市政快速路

[编辑]
已通车路段
[编辑]



施工及规划路段
[编辑]
  • 南淝河路快速路
  • 清溪路快速路
  • 四里河路快速路
  • 新蚌埠路快速路
  • 龙兴大道高架
  • 将军岭路快速路
  • 合六路( 312国道蜀山至小庙段)快速路

铁路

[编辑]
合肥南站
合肥火车站

拥有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合福高铁合青高铁。合肥至蚌埠的合蚌客运专线比照京沪高铁建设,已于2012年10月16日正式开通运营,合肥至北京最快在4小时内到达。合肥铁路南环线及合肥南站的投入运营更使合肥铁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合肥高铁南站建设为了一个立体换乘枢纽,开通运行以来也成为全国高铁枢纽之一。

高铁站:合肥站合肥南站合肥西站(在建中)、肥西站肥东站(改造中)、水家湖站合肥北城站庐江西站巢湖东站长临河站柘皋站

其他火车站:巢湖站(客运火车站)、庐江站(客运火车站)、龙桥站(客运火车站)、合肥北站合肥东站蜀山东站(暂停营业)、双墩集站庐江南站中垾站巢湖西站

另外合肥是长三角四大铁路枢纽城市,新的长三角城际铁路规划将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覆盖长三角地区地级城市及主要城镇,实现主要城市间和相邻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区域内其他城市间3小时内到达。便捷的高铁建设使合肥一跃成为全国性铁路枢纽,已经实现从合肥出发,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上海杭州,3小时到武汉郑州,4小时到北京福州

水运

[编辑]

航运方面,合肥港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正在興建的江淮運河有望於2022年底通水通航,并已完成升级改造裕溪河,实现2000吨级船舶经长江、裕溪河、巢湖、上派河抵达市域码头。正在規劃兆西河一級航道,未來3000-5000噸江海輪可直達合肥港。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加速和合肥交通条件的改善,合肥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科教人才等优势逐步获得认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和项目聚集。

民航

[编辑]

拥有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开通了60多条国内航线,和台湾、香港、澳门、韩国、日本、泰国等境外及国际航线。机场等级级为4E级、远期4F级,二期工程完工后,合肥新桥机场将成为继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厦门高崎等机场之后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的机场。目前可供除了A380外,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原合肥骆岗国际机场于2013年5月30日转场。

城市交通

[编辑]

公交车

[编辑]
参见:合肥市公交线路列表
合肥旅游公交2号线巴士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合肥公交系统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合肥市于2006年被评为了“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合肥公交集团是合肥市城市公交客运的骨干企业,前身为合肥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成立于1956年2月。2002年5月合肥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与合肥市出租汽车旅游总公司合并重组为合肥公交集团。集团现有职工近12000人,各种车辆5000多辆,其中公交营运车辆近4500辆;营运线路161条,线路总长2040千米,公交日均行驶里程72万公里,日均客运量由五年前的80万人次上升到200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稳步提升。

合肥快速公交

[编辑]

合肥拥有数百条公交线路,其中,合肥快速公交系統已在2010年开通,截止2023年6月,共设有8条线路。

出租车

[编辑]

合肥市出租车起步价为:排量2.0升或以下车型8元/2.5公里,排量2升或以上车型9元/2.5公里,之后排量1.3升以下车型每公里1.4元,排量1.3升及以上车型每公里1.6元,单程行驶15公里至25公里,每公里租价加收50%,25公里以上,每公里租价加收75%;23:00–5:00,排量1.3升或以下车型调整为每公里1.68元,排量1.3升及以上车型调整为每公里1.92元。

轨道交通

[编辑]

目前运营线路为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全线长度231.79千米,站点171座。现有3号线馆驿站4号线紫云湖站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S1号线在建。[80]

合肥禁(限)摩

[编辑]

根据《合肥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订)相关规定发布公告,自2014年7月1日起,停止进行市区新摩托车登记上牌业务,皖A数字牌及皖AA牌照不再增发,已有的摩托车市区牌照到期自动收回;市区一环路以内(不含一环路)区域24小时禁止摩托车通行。非合肥市区牌照的摩托车不得进入市区二环路以内(不含二环路)以及其他限行区域内的道路行驶;高架道路和上跨式立交桥,禁止摩托车通行。2014年10月1日起,突破禁摩(限摩)规定的摩托车驾驶人,将处罚200元并记3分。[81]

2021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次修正后,闯入禁摩区将面临罚款200元记1分的处罚。[82]

文化

[编辑]

合肥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三国旧地,包公故里,淮军摇篮”之称。合肥文化属于江淮文化,同时因其位于江淮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处,兼具皖北中原文化豪迈和皖南皖江文化精明的特点。

戏曲

[编辑]
参见:庐剧
江淮大戏院
合肥包公园
合肥大剧院

合肥主要地方剧种是庐剧,外来剧种有京剧越剧等。庐剧,又称“倒七戏”,源于江淮之间,是吸收了徽剧、京剧等其他剧种特点的地方剧种,其起源无明确史料记载,但至少可追溯到清朝中期,距今已有约两百年的历史。历史上,庐剧流行于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及皖南部分县市,以民间班社的形式为主。[8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化部门对私营庐剧班社进行国营改革,分别成立了安徽省庐剧团、合肥市人民庐剧团等二十多个专业国营庐剧团体,其中安徽省庐剧团与合肥市人民庐剧团于1969年8月合并成立的合肥市庐剧团,是安徽省最主要的庐剧表演团体。[84]庐剧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5]

饮食

[编辑]

合肥菜,也称庐州菜,是发源于合肥市周边地区的农家土菜的统称。合肥菜同时受到本省沿淮菜和沿江菜的影响,同时因临近江苏省,合肥菜中的许多菜品又吸纳了淮扬菜的口味清淡特点。合肥菜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口味多酱香型,甜、辣为主,腊香、原汁原味都能突出风格,合肥名菜有曹操鸡、包公鱼、李鸿章大杂烩、庐州烤鸭等。

合肥小吃,也称庐州小吃,在继承古代庐州传统小吃的基础上,吸收融合省内外各地小吃特点,形成具有合肥地方浓厚特色的小吃名品。合肥小吃兼具南北特点,既有南方风格的糕点,也有北方式样的面食,当地有句顺口溜“大麻饼玉带糕,寸金白切加烘糕,小刀面馄饨饺,旱饺油香小笼包,龙灯节子包油条”即是说的合肥小吃的多样性。合肥小吃中,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片四种甜品小吃合称为合肥四大名点,此外,庐阳汤包、鸭油烧饼、三河米饺等也较为知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旅游

[编辑]
参见:合肥十景
逍遥津公园
巢湖中庙
合肥天鹅湖
城隍庙市场
骆岗中央公园(园博园)
合肥天鹅湖(冬季)

虽然合肥旅游业起步晚,但是还是凭借自身的历史资源,形成了具有人文特色的旅游资源。如:包公园里的包拯少年读书生活的地方包公祠,及包公墓;三国时期古战场逍遥津如今已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特色,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综合性公园;三国时期曹操练兵的教弩台;佛教重地明教寺、开福寺等。徽园于2001年9月开放,园内共约有四十五个景点,包括合肥园,六安园,曹操运兵道等。人文景点还有淮河路的李鸿章故居和大兴镇的李鸿章享堂。还有环城公园,包河公园,杏花公园,三国遗址公园,合肥海洋世界,欢乐岛,阳光海岸水世界,天鹅湖公园,翡翠湖公园,滨湖湿地森林公园等景点。

合肥市拥有半汤和汤池两处温泉度假区。随着原巢湖市的庐江县和居巢区划入合肥市,巢湖市(原居巢区)的半汤温泉[86]、庐江县的汤池温泉[87]成为合肥市的旅游资源。半汤镇位于巢湖市东部,汤池镇位于庐江县西部。

景点

[编辑]
南宋姜夔寓居赤欄橋附近(今桐城路橋)
包河浮莊(徽派園林)

教育科研

[编辑]

科研

[编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是中国政府规划的首批科教名城。合肥是中国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截止2021年底,合肥与上海,北京,深圳并列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016年,合肥市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51个,其中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1个,其中国家级(含分中心)7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36个,其中国家级12个。[33-34]

2016年,合肥市有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0792件,其中发明专利25895件,比上年增长57.6%;授权专利18496件,其中发明专利4799件,增长40.6%。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0460项,成交金额12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15]

合肥拥有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其中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包括等离子体物理所、固体物理所、安徽光机所、合肥智能所、合肥强磁场中心和安徽循环工程院。合肥拥有三个国家实验室,分别是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筹),其中前两者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者依托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西南核物理研究院。

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量子訊息科学国家实验室
国家大科学工程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全超导非园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HT-7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高等院校

[编辑]

合肥是安徽省内,乃至华东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城市之一。著名的985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位于合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兵种大学也位于合肥,还有两所211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其他大学还有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学院有安徽新华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肥经济学院等。

中学

[编辑]

合肥市共有28所安徽省示范高中:

名人

[编辑]
另请参见“分類:合肥人”。

国际友城

[编辑]

合肥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情况一览表[88][89][90]

友好城市

[编辑]
国 家日本
日本
塞拉利昂
塞拉利昂
蒲隆地
布隆迪
美国
美国
丹麦
丹麦
西班牙
西班牙
大韩民国
韩国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英国
英国
德国
德国
俄罗斯
俄羅斯
柬埔寨柬埔寨
城 市久留米市弗里敦布琼布拉哥伦布奥尔堡莱里达原州戴瑞滨贝尔法斯特奥斯纳布吕克烏法金边
缔 结1980-05-201984-03-201986-07-071988-11-171989-04-221998-04-042002-06-502003-10-292003-12-262006-06-052016-06-172018-11-06

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编辑]
国 家大韩民国
韓國
大韩民国
韓國
德国
德国
美国
美国
俄罗斯
俄羅斯
柬埔寨
柬埔寨
荷兰
荷蘭
德国
德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城 市大田瑞山罗斯托克达拉斯萨马拉金边海伦芬科特布斯德比库比蒂诺
缔 结2003-10-292008-06-082010-05-132012-12-112015-05-262015-12-042016-02-242016-02-282016-11-012016-11-08


国 家德国
德国
白俄罗斯
白俄羅斯
法國
法国
俄罗斯
俄罗斯
俄罗斯
俄罗斯
俄罗斯
俄罗斯
新西兰
新西兰
西班牙
西班牙
義大利
意大利
亞美尼亞
亚美尼亚
以色列
以色列
城 市施特拉尔松德布列斯特阿维尼翁萨拉托夫切博克萨雷下诺夫哥罗德北帕默斯顿萨拉曼卡阿斯蒂叶海格纳佐尔佩塔提克瓦
缔 结2017-03-082017-09-142018-01-252018-05-152019-05-232019-05-302021-11-052022-07-142023-05-142023-05-152023-08-24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1.4合肥市人民政府网综合.面积人口. www.hefei.gov.cn. 2025-03-25. 
  2. ^2.02.1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2023-10-13 [202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4). 
  3.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批. 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2017-01-19 [2018-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4). 
  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06 [2018-01-03].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8-01-04). 
  5. ^国务院关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7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6-05-03 [2018-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6. ^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全文发布】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进程报告(2010-2020年). 微信公众号. 2021-10-31. 
  7. ^杨赛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合肥. 2017年8月30日 [2017年1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16日). 
  8. ^合肥我爱铺网.厉害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多个科研项目开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17年10月29日 [2017年1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16日). 
  9. ^安徽新聞.合肥获国务院批复 将建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2016年5月4日 [2017年1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16日). 
  10. ^知遇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11. ^11.011.111.2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 合肥市统计局. [2021-05-22]. [失效連結]
  12. ^嘉庆合肥县志. 南京市: 江苏省古籍出版社. 1998年4月: 第24页.ISBN 7-80519-962-0. 
  13. ^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 2005年5月20日 [2016年1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4月22日). 
  14. ^卢潘《庐江四辨》:“今按肥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许,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经合肥县南,又东南入巢湖;其一西北流,一百里出寿春西投(去声)于淮。二水皆曰肥。”
  15. ^商务部来肥调研中德合作情况. 合肥在线.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2). 
  16. ^合肥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2008年10月10日 [2016年1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日). 
  17. ^合肥市区首次发现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遗存. www.ah.xinhuanet.com. 新华网. [2024-03-05]. 
  18. ^尚書/仲虺之誥.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19. ^汲冢紀年存真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中文). 
  20. ^安徽日报.三官庙遗址 江淮之间的夏代遗踪. www.xinhuanet.com. 新华网.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21.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考古发现夏时期三官庙遗址. www.mct.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9). 
  22. ^夏商周古国——巢国,开创巢居文明,人与动物的区分从此始. 腾讯网. [2019-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23. ^史記/卷129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中文). 
  24. ^历史沿革_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 www.ahhfly.gov.cn. [2019-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25. ^漢書/卷028上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中文). 
  26. ^後漢書/卷112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27. ^三國志/卷15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28. ^三國志/卷26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29. ^晉書/卷015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4)(中文). 
  30. ^史志通讯 - 史志通讯 - 肥东党史方志网. www.fddsfzw.com.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 
  31. ^宋書/卷36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32. ^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126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33. ^隋書/卷31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2)(中文). 
  34. ^舊唐書/卷40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中文). 
  35. ^新唐書/卷041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36. ^元豐九域志 (四庫全書本)/卷05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中文). 
  37. ^宋史/卷088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中文). 
  38. ^元史/卷059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中文). 
  39. ^明史/卷40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40. ^清史稿/卷59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中文). 
  41. ^41.041.141.2程堂义、洪欣.【解放时刻 合肥】. 安徽党史方志网. 2019-09-11 [2025-01-30](简体中文). [失效連結]
  42. ^袁书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二. 阅读:合肥市环城公园.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38.ISBN 9787107202742. 
  43. ^合肥气象资料.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2013年5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2). 
  44.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中国气象局. [2020-04-15]. 
  45.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71-2000年).中国气象局. 
  46. ^8242期.费高云任合肥市委书记. 微信公众平台. [2025-04-11]. 
  47. ^合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名单(主任汪卫东). 中国经济网.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48. ^罗云峰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49. ^合肥十四届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韩冰). 中国经济网.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51.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PDF). 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失效連結]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ISBN 978-7-5087-5594-6. 
  53. ^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合肥市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统计局. [2023-10-05]. [失效連結]
  54. ^徐松. 食货一六·商税二·淮南路·西路. 《宋会要辑稿》. 1809年 (清嘉庆十四年).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55. ^合肥统计年鉴. 合肥市统计局. [2023-01-10]. [失效連結]
  56. ^搜狐网.2019年中国各城市GDP前20位排名变化与分析.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3). 
  57. ^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失效連結]
  58. ^2022年合肥市常住人口963.4万,比上年增长1.79%. ah.people.com.cn.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59. ^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_合肥市统计局. tjj.hefei.gov.cn. [2021-05-22]. [失效連結]
  60. ^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_合肥市统计局. tjj.hefei.gov.cn. [2021-05-22]. [失效連結]
  61. ^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_合肥市统计局. tjj.hefei.gov.cn. [2021-05-22]. [失效連結]
  62.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铜陵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 (tl.gov.cn) 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 请检查|url=值 (帮助). 铜陵市交通运输局. [2023-10-05]. 
  63. ^合肥市公安局.2环13射!合肥将新建一批高速公路. 合肥警方百家号. [2023-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64.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B34/T 849-201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10-05]. 
  65. ^华设设计集团.集团中标S24杭州至合肥高速公路宣城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勘察设计. 2021-11-11 [2023-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66. ^安徽合肥至安庆高速公路今天正式建成通车. news.sina.com.cn.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67. ^总投资超13亿元安庆长江大桥今天正式通车(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news.sina.com.cn. [202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68. ^国家公路网规划(PDF).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2-07-12). 
  69.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G4222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肥西(丰乐)至舒城(千人桥)段施工图设计的批复. 2022-11-29. [失效連結]
  70. ^李子沐; 中国基建报.中铁二十三局滁合周高速公路路基5标项目部首桩顺利开钻. k.sina.com.cn. 新浪网. 2023-02-13 [2023-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7). 
  71. ^安徽省交通厅公路处.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S14滁州至合肥高速公路滁州段施工图设计的批复. jtt.ah.gov.cn.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2022-07-11 [2023-03-17]. [失效連結]
  72. ^吴奇; 合肥晚报. 汪赛霞 , 编.滁合高速合肥支线等公路今年将建设. ah.anhuinews.com. 中安在线. 2022-05-31 [202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7). 
  73. ^合肥将再建设四条新高速_中国网. union.china.com.cn.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74. ^中安在线.蚌淮高速昨日开工. [201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5. ^宁和高速公路开工 未来南京到和县最快只要40分钟. 2021-09-17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76. ^吴奇; 安徽网; 合肥晚报.S19淮桐高速淮南段计划年底开工. t.ynet.cn. 北青网. 2022-11-01 [2023-03-20]. [失效連結]
  77. ^淮南至桐城高速公路淮南段路基施工. ggzy.hefei.gov.cn. 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3-03-02 [2023-03-20]. [失效連結]
  78.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处.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淮南至桐城高速公路合肥段施工图设计的批复. jtt.ah.gov.cn.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2023-03-03 [2023-03-20]. [失效連結]
  79. ^无为(塔桥)至巢湖(沐集)这条高速,最新进展!_项目_高速公路_路线. www.sohu.com. [202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80. ^安徽省政府 信息公开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http://xxgk.ah.gov.cn/userdata/UploadFile/file/20150417/20150417154994639463.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1. ^市场星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www.ahscb.com.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82.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合肥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2023-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4). 
  83. ^方小安. 庐剧音乐的发展及改革. 安徽新戏. 2001年, (2001年03期). 
  84. ^余亚飞. 庐剧的传承与发展. 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1年, (2011年17期). 
  85.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2006年6月2日 [2016年1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22日). 
  86. ^半汤温泉度假区. 巢湖市人民政府. [2019-02-17]. [失效連結]
  87. ^汤池温泉_庐江县人民政府. www.lj.gov.cn. [2019-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88. ^合肥外事侨务办公室.合肥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情况一览表. 2017年10月18日 [2017年1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1日). 
  89. ^安徽省缔结友好城市情况一览表(截至2018年12月). 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9-01-03 [201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90. ^李想.合肥与法国友城阿维尼翁视频连线. 合肥日报. 2021-05-22 [2024-06-01]. 

外部链接

[编辑]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合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合肥市
安徽传统区划
皖西 |皖东 |皖南 |皖北
其它:皖中 |皖江 |皖东 |皖北 |皖南
皖北行政区 |皖南行政区
合肥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安徽省  政府驻地:蜀山区
县级行政区
9县级行政区(4市辖区、1县级市、4);128乡级行政区(47街道办事处、65、15、1民族乡)、11乡镇级社区
市辖区
瑶海区
11街道
1镇
新站高新区
3街道
庐阳区
8街道
1镇
1乡
庐阳工业园
1街道
蜀山区
8街道
3镇
合肥经开区
(国家经开区)
1街道
5乡镇级社区
合肥高新区
(国家高新区)
4乡镇级社区
蜀山经开区
(国家经开区)
4社区
1村
包河区
5街道
2镇
包河开发区
1街道
滨湖新区
3街道
2乡镇级社区
县级市
巢湖市
5街道
11镇
1乡
2开发区
长丰县
8镇
2乡
北城新区
4镇
1开发区
肥东县
12镇
5乡
1民族乡
2开发区
肥西县
10镇
2乡
4开发区
庐江县
17镇
2开发区
安徽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宿州市
六安市
亳州市
池州市
宣城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安徽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城市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22》“城区人口”与“城区暂住人口”指标
排名名称所属省级行政区人口排名名称所属省级行政区人口
上海
上海
北京
北京
1上海上海市24,758,90011西安陕西省7,700,000深圳
深圳
广州
广州
2北京北京市19,128,00012郑州河南省7,667,500
3深圳广东省17,661,80013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7,333,200
4广州广东省13,697,00014南京江苏省6,993,100
5成都四川省12,572,40015济南山东省6,628,000
6重庆重庆市12,007,10016合肥安徽省6,504,000
7天津天津市11,600,70017沈阳辽宁省6,000,000
8东莞广东省10,824,40018青岛山东省5,839,100
9武汉湖北省10,806,40019长沙湖南省5,205,100
10杭州浙江省10,021,00020苏州江苏省5,000,800
华北地区
直辖市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直辖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台湾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园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中南地区
特别行政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南地区
直辖市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注:台湾省台澎地区)由中华民国自1945年统治至今,未实际控制。釣魚臺列嶼周边海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日本政府船只交替控制。根据《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自然资规〔2023〕2号)第八条第一项规定:台湾省在地图上应当按省级行政单位表示。台北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表示(图例中注省级行政中心)。台湾省的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按照地级行政中心表示。相关背景请参阅臺灣問題

参见:地级行政区数据地级行政区列表城市建制城市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国家中心城市
2005年正式版
2010年草案版
2016年后续版
区域中心城市
2005年正式版
华北:石家庄 ·太原 ·呼和浩特
东北:沈阳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华东:南京 ·杭州 ·宁波 ·厦门 ·济南 ·青岛 ·福州 ·南昌 ·合肥
中南:武汉 ·郑州 ·深圳 ·长沙 ·南宁 ·海口
西南:重庆 ·成都 ·贵阳 ·昆明
西北:西安 ·乌鲁木齐 ·兰州 ·西宁 ·银川
2010年草案版
注: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中称“全球职能城市”,概念略有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科学研究中心
会员城市
旅游景区
城市新区
交通
公路运输
公共交通
铁路运输
轨道交通
航空运输
水路运输
高校
会员城市
旅游景区
城市新区
交通
公路运输
公共交通
铁路运输
轨道交通
航空运输
水路运输
高校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
常务主席方是上海市,常设联络处设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中心城市
副中心城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G60科创走廊成员城市
合肥市功能性区域
五类主体功能区域
参考《合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核心优化区
新型城镇化
与新型工业化
集聚发展区
滨湖片区
主城西南片区
主城东北片区
巢湖片区
庐江片区
水湖片区
农业发展区
江淮分水岭片区
沿江平原片区
生态涵养区
禁止开发区
42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家族旧宅 ·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 ·安徽农业大学主教学楼 ·安徽大学龙河校区教学主楼 ·教弩台遗址 ·包公祠 ·三国新城遗址 ·李鸿章享堂 ·庐州府城隍庙 ·江淮大戏院主体建筑 ·大孔祠堂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大楼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主教学楼 ·安徽省图书馆主楼 ·王桥洞石窑造像 ·张治中故居 ·放山岗古墓群 ·姥山塔 ·中庙 ·李克农故居 ·巢湖李家大院 ·普仁医院旧址 ·武王墩 ·严氏孤堆 ·孝子墩古墓 ·尹氏宗祠 ·大城头遗址 ·大陈墩遗址 ·龙城遗址 ·吴复墓石刻 ·振湖塔 ·包氏宗祠 ·父子进士祠堂 ·古梗遗址 ·唐五房圩转心楼 ·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 ·周瑜墓 ·武壮公祠 ·汤池果树窑址 ·何堿墓 ·孙立人故居
5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巢湖 ·
环城公园 ·合肥西郊 ·紫蓬山 ·汤池
9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大蜀山 ·
滨湖 ·紫蓬山 ·冶父山 ·半岛 ·庐州 ·东庵 ·浮槎山 ·百花寨
2个重要湿地(巢湖湿地 ·
黄陂湖湿地
8个湿地公园三河 ·
巢湖湖滨 ·董铺 ·巢湖半岛 ·管湾 ·龙栖地 ·少荃湖 ·二十埠河
2个地质公园(大蜀山-紫蓬山 ·
马家山-平顶山
38个重要饮用水源地(巢湖 ·
瓦埠湖 ·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 ·永丰水库 ·龙门寺水库 ·陶老坝水库 ·双河水库 ·杜集水库 ·大井水库 ·众兴水库 ·袁河西水库 ·管湾水库 ·岱山水库 ·黑洼水库 ·庙计水库 ·青龙水库 ·稻香水库 ·万林水库 ·大李水库 ·磨墩水库 ·大官塘水库 ·程店水库 ·张桥水库 ·全汤水库 ·张院水库 ·果园山水库 ·虎洞水库 ·七桥水库 ·尖山水库 ·下汤水库 ·庄墓河 ·马湖坝 ·滁河干渠肥东段 ·淠河肥西段 ·杭埠河肥西段 ·兆河 ·柘皋河 ·石塘镇地下水
15个重要调水通道(淠河总干渠 ·
瓦东干渠 ·潜南干渠 ·滁河干渠 ·舒庐干渠 ·东淝河肥西调水通道 ·天河肥西调水通道 ·派河肥西调水通道 ·瓦埠湖长丰调水通道 ·巢湖调水通道 ·磨墩水库 ·引江济滁调水通道 ·撮八干渠 ·驷马山引江济滁工程渠道 ·引江济淮通道
2个行蓄洪区(瓦埠湖 ·
东大圩
 
市域城镇体系
参考《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市级中心
参考《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老城中心 ·滨湖中心 ·政务文化新区中心 ·合肥南站中心  
工业基地
参考《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  
巢北产业新城 ·庐南重化基地 ·临空科技园区  
双心·两扇·两翼·五组团·五轴
参考《合肥市空间规划(2017-2035)》  
双心    
老城中心 ·新城中心(滨湖)    
两扇    
生态北扇(主城西北) ·生态南扇(主城东南)    
两翼    
东北部产业走廊 ·江淮运河产业走廊    
五组团    
西部组团 ·临空组团 ·西南组团 ·东北组团 ·东部组团    
五轴    
合六发展轴 ·合铜发展轴 ·合淮发展轴 ·合芜发展轴 ·合宁发展轴    
 
开发区  
环湖十二镇  
庐州八景  
合肥十景  
环湖十八景  
安徽省主題
总体
地理
历史文化
旅游景点
方言
教育
经济
交通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副省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注1: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东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西藏自治区
注1:截至2022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对中国大陆境内219座城市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注2:划线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的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的城市荣誉称号。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青海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注1:截至2019年公布第二十一批国家园林城市,|住建部已经累计授予了376个国家园林城市,11个国家园林区。
注2:划线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的城市。
第一批
第二批
2000年代
1994英屬香港 (但香港普遍不會納入中國的萬億俱樂部計算)
2006上海市
2008北京市
2010年代
2020年代
国际
各地
地理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合肥市&oldid=8936728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