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史興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翻譯標記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此译文可能不准确、不流畅。請在熟悉中文和理解原文文本的前提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请避免出現翻译腔,并不要使用未经校对的机器翻译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d|G13}}提交刪除。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2017年10月10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脚注外部链接格式。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7年10月10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史興語"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史興語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區水洛鄉
母语使用人数
1,800(2000)[1]
語系
汉藏语系
  • 羌語支
    • 南部羌語支
      • 史興語
語言代碼
ISO 639-3sxg
Glottologshix1238[2]
ELPShixing

史興語,又稱旭米語,瀕危語言,屬於羌語支。使用者分布於中國四川省西藏自治区。 

約有1800人使用這門語言,其中約有三分之二是單語者,聚居於金沙江左岸支流水洛河沿岸的水洛鄉(現屬於四川省涼山彞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3]

據語言學家齊卡佳(Katia Chirkova)的報告指出,旭米語分為兩種:[4]

  • 高地旭米語 (發音: /ʂuhĩ/)
  • 低地旭米語 (發音: /ʃʉhẽ/)

音韻

[编辑]
主条目:史興語音系

輔音

[编辑]

旭米語擁有罕見的清硬顎邊近音 /ʎ̥/ 及硬顎邊音 /ʎ/ 之音位變體[5][6]

雙唇唇齒齒齦後音軟齶小舌聲門
齦後音捲舌音齦齶音
鼻音ɲ̊ŋ̊
mnɲŋ
爆破音送氣
ptkq
bdgɢ
破擦音送氣tsʰtʃʰʈʂʰtɕʰ
tsʈʂ
dzɖʐ
擦音sʃʂɕxχh
zʒʐʑɣʁɦ
邊音ʎ̥
lʎ
近音ɹjw

在上表中,標註為 金色粗體 的音素只会出现在高地旭米語中,標註為 蓝色斜體 的音素只会出现在低地旭米語中。 所有其他音素都會出现在兩種旭米語中。

元音

[编辑]
低地旭米語之口腔單元音,來自 Chirkova & Chen (2013:369頁)

口腔元音

[编辑]
  • 高地旭米語有如下口腔元音: /i,ʉ,u,e,o,ɛ,ɜ,ɔ,ɐ/.[7]
  • 低地旭米語有如下口腔元音: /i,ʉ,u,e,o,ɛ,ɐ,ɑ/.[8] /o, ɐ, ɑ/ 一般各自對應高地旭米語的 /u, ɜ, ɔ/。[9]
    • /ʉ/  在語音學上可發成半閉央圓唇元音 [ɵ].[10]

鼻腔元音

[编辑]
  • 高地旭米語有如下鼻腔元音: /ĩ,ũ,ɛ̃,ɔ̃,ɐ̃/, 也有很少見的 /ɘ̃/, 只有在發 [LPmɘ̃dɐ] 這個詞(意思是“在屋頂/樓梯上”)的音時才會遇到.[7]
  • 低地旭米語有如下鼻腔元音:/ĩ,õ,ɛ̃,ɐ̃,ɑ̃/, 也有很少見的/ə̃/, 只有在發[LPmə̃dɐRʁo] 這個詞(意思是“在屋頂/樓梯上”)的音時才會遇到。[8]/ẽ,õ,ɐ̃,ɑ̃/ 一般各自對應高地旭米語的/ĩ,ũ,ɛ̃,ɔ̃/.[9]

註釋

[编辑]
  1. ^史興語于《民族语》的链接(第18版,2015年)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Shixing.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Chirkova & Chen (2013),第363頁.
  4. ^Chirkova & Chen (2013),第364頁.
  5. ^Chirkova & Chen (2013),第365, 367–368頁.
  6. ^Chirkova, Chen & Kocjančič Antolík (2013),第382–383頁.
  7. ^7.07.1Chirkova, Chen & Kocjančič Antolík (2013),第388–389頁.
  8. ^8.08.1Chirkova & Chen (2013),第369–370頁.
  9. ^9.09.1Chirkova, Chen & Kocjančič Antolík (2013),第389頁.
  10. ^Chirkova & Chen (2013),第369頁.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嘉绒语支
东部语组
西部语组
拉坞戎语(南方言·北方言·東方言)、尔龚语(西方言·北方言·東北方言)·†西夏语
羌语支
尔玛语组
羌语(北方言·南方言)、扎坝语(北方言·南方言)、却域语
普米语组
普米语(北方言·南方言)、土家语(北方言·南方言)、木雅语(东方言·西方言)
纳语支
贵琼语组
尔苏语组
納语组
納西語(西方言·东方言)、史興語納木依語
羌语支藏语支混合语言
十字(†)表示該語言已滅亡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史興語&oldid=6390934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