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高等法院 Taiwan High Court | |
|---|---|
臺灣高等法院院徽 | |
| 設立 | 1945年 |
| 司法管轄權 | 宜蘭縣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
| 国家 | 中華民國(臺灣) |
| 所在地 | 本院: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4號(司法大廈) 刑事庭大廈: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27號 民事庭大廈: 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233號 寶慶院區: 台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7號 貴陽院區: 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6號(台灣銀行萬華分行樓上) |
| 坐标 | 25°02′17″N121°30′44″E / 25.0379496°N 121.5121027°E /25.0379496; 121.5121027 |
| 設立法源 | 法院組織法 |
| 上訴法院 | 最高法院 |
| 法官人數 | 188人(2015年)[1] |
| 檢察機關 | 臺灣高等檢察署 |
| 網址 | tph |
| 臺灣高等法院院長 | |
| 現任 | 高金枝 |
| 首長上任時間 | 2023年1月16日 |



臺灣高等法院,簡稱高等法院、臺高院、高本院或高院,院本部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是中華民國的二級普通法院之一,組織上直屬司法院,審級上則以最高法院為上級審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設有臺中、臺南、高雄、花蓮4所分院。行政法院即個別設立在台北、台中、高雄三所高等行政法院。

今日臺灣高等法院的前身應追溯至日治時期,1895年日本取得台灣,其後不久開始著手將西方司法制度引入台灣。台灣總督府於同年10月7日以軍事命令發布《臺灣總督府法院職制》,設臺灣總督府法院一座於台北,並於台灣各地置支部共11個;然由於依該《職制》審判僅一審且為終審,臺灣總督府法院僅是台北地區的最高審判機關,並無高等法院之設。
日本本土前此雖亦曾有名為「臨時法院」及「高等法院」的審判機關,但當時係以「裁判所」稱法院,上開命令使用「法院」而不以日本本土慣用之「裁判所」以稱呼審判機關,乃是因為當時台灣實行軍政,統治者又不願逕以「軍事法庭」為名,因此另外援引「法院」一詞代之,並沿用至日治終了以迄現今,因此台灣審判機關意外地早就以「法院」為名,與同樣繼承歐陸及日本而其後由國府帶入的中國審判系統正好相同。
| 任別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
| 院長 | |||
| 1 | 楊鵬 | 34年11月 | 37年1月 |
| 2 | 葛之覃 | 37年1月 | 39年5月 |
| 3 | 史延程 | 39年5月 | 47年9月 |
| 4 | 李學燈 | 47年9月 | 51年10月 |
| 5 | 孫德耕 | 51年10月 | 59年8月 |
| 6 | 錢國成 | 59年8月 | 61年8月 |
| 7 | 周旋冠 | 61年8月 | 67年9月 |
| 8 | 洪壽南 | 67年9月 | 68年6月 |
| 9 | 褚劍鴻 | 68年6月 | 76年5月16日 |
| 10 | 羅萃儒 | 76年5月16日 | 79年9月17日 |
| 11 | 葛義才 | 79年9月17日 | 82年2月27日 |
| 12 | 柴啟宸 | 82年2月27日 | 84年1月21日 |
| 13 | 廖茂榮代理 | 84年1月21日 | 84年4月27日 |
| 14 | 鍾曜唐 | 84年4月27日 | 86年12月18日 |
| 15 | 楊仁壽 | 86年12月18日 | 88年3月12日 |
| 16 | 吳啟賓 | 88年3月15日 | 90年9月24日 |
| 17 | 曾有田 | 90年9月24日 | 92年10月1日 |
| 18 | 蔡秀雄代理 | 92年10月1日 | 92年11月3日 |
| 19 | 張信雄 | 92年11月3日 | 97年1月22日 |
| 20 | 黃水通 | 97年1月22日 | 99年8月2日 |
| 21 | 張耀彩代理 | 99年8月2日 | 99年10月28日 |
| 22 | 楊鼎章 | 99年10月28日 | 101年2月16日 |
| 23 | 陳晴教代理 | 101年2月16日 | 101年3月30日 |
| 24 | 陳宗鎮 | 101年3月30日 | 103年1月22日 |
| 25 | 石木欽 | 103年1月22日 | 106年12月20日 |
| 26 | 李彥文 | 106年12月20日 | 112年1月16日 |
| 27 | 高金枝 | 112年1月16日 | 現任 |
| 區域 | 備註 | |
|---|---|---|
| 土地管轄 | ||
| 基隆市 宜蘭縣 新北市 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 總面積約7,353平方公里,總人口已逾1,043萬人(2013年1月);轄區法院為臺灣基隆地方法院、臺灣宜蘭地方法院、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及臺灣新竹地方法院等7座。 | |
| 事務管轄 | ||
| ||
| 依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2項規定:「高等法院審判案件,以法官三人合議行之。」因此現今本院審判庭(非準備庭)須由法官三人合議審判。 | ||
臺灣高等法院未來將搬遷至臺北市中正區華山大草原新建的華山司法園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