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監察院廳舍

坐标25°02′44″N121°31′12″E / 25.045425°N 121.51989°E /25.045425; 121.519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台北州廳
監察院廳舍
修復完成的監察院廳舍
曾用名台北州廳舍、台北州廳
概要
状态竣工
類型辦公室
建築風格後期文藝復興
用途官署
地址中華民國臺灣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2號
坐标25°02′44″N121°31′12″E / 25.045425°N 121.51989°E /25.045425; 121.51989
邮政编码100
现居租户中華民國監察院
起造1912年
竣工日1915年
托建方台灣總督府
所有者中華民國[1]
地主中華民國[1]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森山松之助
保护情况國定古蹟
地圖
地图
監察院
别称台北州廳舍、台北州廳
位置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2號
建造时间1915年
官方名称監察院
類型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衙署
评定时间1998年7月30日
詳細登錄資料

監察院廳舍,原稱台北州廳舍台北州廳,是一棟位於臺灣台北市中正區的衙署建築,於日治時期為行政區劃台北州的行政中心,當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歷史

[编辑]
[icon]
此章节需要扩充(2021年7月19日)

日治時期

[编辑]
日治時期的台北州廳舍

台北廳舍時期

[编辑]

台灣日治時期初期,台灣總督府台灣北部設置的台北縣及其後的台北廳均以清治時期台北府府署為辦公廳舍,到了後期才於原廳舍的正東方規畫建築新的廳舍——即又稱為「台北廳新廳舍」的台北州廳。[2]台北州廳廳舍在1912年至1915年期間建造主體工程,1915年4月24日舉行落成式啟用,隔年再繼續擴建。

台北州舍時期

[编辑]

1920年地方行政區劃變更,成立台北州,直至日治時期結束為止,本廳舍則稱「台北州廳舍」交由行政機關使用。[2]

戰後至今

[编辑]

台灣省府時期

[编辑]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台北州廳與台北市役所作為辦公廳舍合併使用,合稱「省府大廈」。1957年6月,國民政府實施疏散機關政策,將前身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台灣省政府遷移至中興新村,台北州廳因而改作為「台灣省政府台北連絡處」使用。

監察院時期

[编辑]
監察院議事廳

1958年行政院進駐台北市役所,對街的台灣省政府台北連絡處再度改作為監察院廳舍使用直至今日,並於1998年7月30日獲內政部「台內民字第8778042號函」指定為國定古蹟至今,當前每星期五上午09時至12時、下午02時至05時,開放一般民眾參觀。[2][3]

建築

[编辑]

外觀

[编辑]

監察院廳舍為台灣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的作品,監造部分係由臺北廳所屬技師任監督技師的三浦慶次所擔任;施工則由澤井組承包,依主體工程分為第一、二期,後續工程為第三期共三期施工。台北州廳的第一期工程自1912年啟動;第二期工程接續第一期工程,於1915年完工,並於完工同年的4月24日以「台北廳落成式」為名舉行落成儀式;第三期工程則自1915年啟動,在台北州廳的西南側興建了一棟銜接州廳西翼的兩層高黑瓦磚造建築。

建築風格屬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在規畫上,以木桁架作為結構,外牆為紅磚牆面;是一座以「曲尺」型平面設計的建築,廳舍的平面呈現「曲尺」型,由位於九十度轉角的圓頂主入口處向左右延伸,擁有相同而不對稱的立面。牆面上裝飾有橢圓突起、四周以花草紋飾的徽章壁飾;同樣以花草紋飾的拱頂石造型圓窗,並設有以圓形拱窗、圓窗、拱形雨庇、貝殼飾排列而成的拱型雨庇。[2]監察院廳舍於1912年起造、1915年落成。[2][3][1]

2005年10月,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舉辦市民票選「臺北市十大建築」活動,臺北101美麗華摩天輪中正紀念堂圓山大飯店總統府國父紀念館西門紅樓新光人壽大樓中油大樓與臺北之家等十座建築獲選代表臺北市的特色建物,監察院廳舍與臺北市市政大樓則分別名列第11、12位。[4]

內部

[编辑]

在監察院廳舍的大廳入口處置有八根托次坎柱式圓柱支撐門廊。挑高15公尺的大廳上置有一座以鋼骨桁架支撐、四周設有12個半圓形「老虎窗」作為通氣之用的突出扁形銅製圓頂,圓頂的外皮以長方形銅片鋪設而成,大廳內則環立4對托次坎柱式雙柱,並設有一座「M」字型的樓梯通往二樓。[2][3]

  • 大廳內側
    大廳內側
  • 大廳外側
    大廳外側
  • M型樓梯
    M型樓梯
  • 天花板
    天花板

基地

[编辑]

在最初規畫興建台北州廳時,曾在三線路東側提出7個街廊為興建基地。最後考量與舊廳舍的距離及街角位置的優勢,選擇了樺山町的一塊稻田作為建築基地使用。[2]

圖片

[编辑]
  • 鐘塔
    鐘塔
  • 圓柱
    圓柱
  • 圓窗
    圓窗

相關條目

[编辑]

同時期興建的現存五州三廳舍

參考資料

[编辑]
  1. ^1.01.11.2林淑卿.監察院.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2. ^2.02.12.22.32.42.52.6中華民國監察院.建築主題網.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3. ^3.03.13.2監察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4. ^田裕斌.台北十大特色建築票選 台北101最受青睞. 中央社. 2005-10-15 [200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2).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監察院廳舍

外部連結

[编辑]
古蹟

歷史
建築
中正區
國定古蹟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文化景觀
聚落建築群
大同區
國定古蹟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中山區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考古遺址
松山區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大安區
國定古蹟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文化景觀
紀念建築
萬華區
國定古蹟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史蹟
信義區
國定古蹟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文化景觀
士林區
國定古蹟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文化景觀
紀念建築
考古遺址
北投區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文化景觀
聚落建築群
史蹟
內湖區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紀念建築
南港區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紀念建築
文山區
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文化景觀
聚落建築群
其他
臺北市
基隆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臺北車站周邊設施
行政機關
公營事業
交通
景點
公園
古蹟
寺廟
展館
地標
商場
百貨
商圈
金融
(總行)
飯店
醫療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監察院廳舍&oldid=8954922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