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可測試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介紹的是假設檢定。关于設備可被測試的特性,请见「非機能需求」。关于軟體的類似特性,请见「軟體可測試性」。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資料,但文內引註不足,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2024年10月)
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加以改善

可測試性是科學[1]以及科學方法、實驗假说的一種性質,包括二個方面:

  1. 在邏輯上的性質,包括偶然性可廢止性或是可证伪性,也就是說邏輯上此假说是有可能出現反例
  2. 實務上的性質,意思是指若存在反例,而且反例有再現性

簡單來說,若假说有可測試性,表示實際上有可能可以根據結果判斷假说的正確與否。因此任何人都可以用數據來支持或证伪某理論。不過實驗數據的詮釋可能無說服力,也可能是詮釋還有不确定性。哲學家卡尔·波普尔提出此概念,認為科學知識有可证伪性的特性,在《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英语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上發表[2]

相關條目

[编辑]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testability」。

參考資料

[编辑]
  1. ^Science works with testable ideas. [2024-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31). 
  2. ^Karl Popper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1934 (asLogik der Forschung, English translation 1959),ISBN 0415278449 and 2002ISBN 9780415278447, 0415278449
概念
科學元理論
科學哲學
相關條目
科学哲学家
古典时期
中世纪
近代
18~19世纪
科学哲学创立
其他
现代哲学家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可測試性&oldid=9026666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