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古漢越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古漢越音
此條目需要擴充。(2010年6月27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语言学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2010年6月27日)
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另見其他需要语言学專家關注的頁面
漢字
注意:本條目可能有部分字元無法顯示,若遇此情況請參閱Wikipedia:Unicode擴展漢字

古漢越語,又稱古漢越音,是指在漢字尚未大量傳入越南之前,零星傳入安南口語中的漢字音。這個時期主要是在中以前,特別是在漢朝越南內屬時期。古汉越语保留较多六朝汉语的特色,比如能区分三等重韵,二等韵主元音为e,纯四等韵没有介音等。这些特征都跟日本吳音相同。

古漢越語比唐代傳入的漢越語更為古老,與漢語越化一樣,也不盡符合漢越語的音韻體系。与主要为唐代安南地区科举服务的汉越语不同,古汉越语更多地体现六朝汉语传入越南时的本来面目。

古漢越語的音韻特點

[编辑]

聲母

[编辑]

牙音開口二等字

[编辑]

古舌頭音

[编辑]

古重唇音

[编辑]

韻母

[编辑]

外轉二等韻的主要元音

[编辑]
  1. 麻韻
  2. 肴韻
  3. 佳皆韻
  4. 刪山韻
  5. 咸銜韻

魚虞兩韻的古讀

[编辑]
  1. 魚韻
  2. 虞韻

侵真兩韻的古讀

[编辑]

梗攝古尾

[编辑]

覃韻古讀

[编辑]

鍾韻古讀

[编辑]

支韻古讀

[编辑]

古聲調

[编辑]

声调方面,古汉越语同汉越语的主要区别为汉越语的去聲古汉越语当上声用,而汉越语的上声古汉越语当去声用。此外汉越语裡大量归入阴调的次浊声母字古汉越语理是归阳调的。

例子

[编辑]
漢字古漢越音漢越音
bayphi
buồmphàm
buồngphòng
muônvạn
múa
ô
quayquy
ghi

參考文獻

[编辑]
  1. (法)馬伯樂(Maspero,H-1912)「安南語語音史研究:聲母篇」(Études sur la phonétiqu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annamite: la partie initiale )
  2. (瑞典)高本漢(Karlgren, B-1915-1926)《中國音韻學研究》(É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 [archive]
  3. (中)王力(1948),漢越語研究嶺南學報第九卷第一期。
  4. (日)三根谷徹(Mitsune, Tooru-1973)《越南漢字音研究》東京:東京文庫
  5. (越)阮才謹(Nguyễn, Tài Cẩn-1979)《論漢越音的來源及形成過程》
  6. (日)清水政明(Shimizu, Masaaki-2003)「越南漢字音研究的現在:越南漢字音與越南語音節結構的變遷」
  7. (台)江佳璐(2011)《越南漢字音的歷史層次研究》台北:師大國文系博士論文
  8. (中)咸蔓雪(2016)《漢語越南語關係語素歷史層次分析》北京:清華語言所博士論文

相關項目

[编辑]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古漢越語&oldid=7602780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