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洞北新發展區 Kwu Tung North New Development Area | |
|---|---|
| 新市鎮 | |
| 坐标:22°30′25″N114°05′57″E / 22.5068450°N 114.0990362°E /22.5068450; 114.0990362 | |
| 所在地 | 香港 |
| 地域 | 新界東 |
| 分區 | 北區 |
| 發展年份 | 2020 |
| 面积 | |
| • 总计 | 4.50 平方公里(1.74 平方英里) |
| 人口(N/A) | |
| • 總計 | 101,600[註 1]人 |
| 接近的新市鎮 | 粉嶺/上水新市鎮 粉嶺北新發展區 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 |
古洞北新發展區(英語:Kwu Tung North New Development Area)是香港政府規劃中的新發展區,位於新界北區古洞,座落於粉嶺公路以北,屬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一部分。政府於1990年代進行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中首次提出新界東北具策略性發展潛力。其後在1998年進行的《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中,建議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可發展為新發展區。根據最新規劃,古洞北將與粉嶺/上水新市鎮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整合為「粉嶺/上水/古洞新市鎮」。(下稱「新界東北研究」)確定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適合開拓為新發展區。根據香港政府最新規劃,其會與粉嶺/上水新市鎮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結合成粉嶺/上水/古洞新市鎮(Fanling/Sheung Shui/Kwu Tung New Town)[1]。
古洞北原定預計於2010年代初期發展,此為一綜合性新發展區發展項目。原屬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一部分,規劃署及拓展署早於1999年對外諮詢,惟其後一直發展無期。直至2007年,當局發表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下稱《香港2030》)建議進行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以及洪水橋新發展區發展計劃,以應付長遠房屋需求和提供就業機會。
2007年[2]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將會恢復進行古洞北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以及洪水橋新發展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同時古洞北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以及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是以「三合一」的模式發展。
2009年發展局修訂上述幾個新發展區的發展大綱,密度縮減,各新發展區被定出不同的主題,以打造為多元化的社區。
市鎮中心位於以港鐵古洞站為中心的一片地帶,會用作私人住宅和商業發展。在2009年的修訂方案中,古洞北新發展區將會提供22,000個住宅,住宅高度限於35層,能夠容納65,000人口。現在該處石仔嶺花園和可愛忠實之家等會拆卸[3]。
於2014年10月政府發佈的新的發展大綱圖中,「古洞北發展大綱圖」[4]所涵蓋之規劃區佔地約447公頃。在全面發展後,該區可容納總人口約為105,500人,並提供約31,200個就業機會。新建住宅單位的公私營房屋發展比例約為58比42。
新發展區中部鄰近擬議古洞站及公共交通交匯處一帶,將規劃發展成為集住宅、零售、休閒、社會服務與社區設施的市鎮中心。貫穿南北及東西的休憩用地是主要的行人專用市鎮廣場,連接南面的古洞南現有社區及東面的河上鄉和燕崗。廣場兩旁的購物街及於擬議鐵路站周邊的住宅及商業項目。位於該區東南部設有商貿及科技園,著重商業及研發,作為古洞北新發展區的經濟及就業樞紐。康樂區位於該區的東北部,由鳳崗山公園、泳池、體育中心和運動場或運動場館組成。[4]
新發展區善用鄰近鐵路、公路和現有口岸的地利,並同時顧及豐富的天然和生態資源,該區會發展成為「多元化發展中心」,集住宅、商業、研究與發展及農業用途於一體,另會發展零售和服務業以及設有社區和政府設施,亦會有用作自然和生態保育的土地。面積約37公頃的高生態價值塱原地區規劃作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公園內展示耕作活動與自然保育和諧共融的一面,其北部和南部約45公頃的土地會保留作農業用途。[4]
鐵路交通方面,新發展區有港鐵東鐵綫貫穿,亦有古洞站的預留興建位置,現正興建中。道路交通方面,9號幹線的粉嶺公路在新發展區以南經過。此外新發展區東北面亦有會興建擬建的粉嶺繞道,新的公路會連接新界各區。
新發展區亦會建設完善的單車徑網絡,連接區內主要活動地點和粉嶺、上水現有的單車徑網絡,以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擬議單車徑網絡。[4]
為配合古洞北新發展區發展,運輸署透過《2025-2026年度巴士路線計劃》建議增設五條新巴士路線服務古洞北,以招標方式甄選營辦公司[5]。
| 古洞北新發展區新專營巴士路線的計劃 | ||||||||
|---|---|---|---|---|---|---|---|---|
| 路線 | 建議走線 | 涉及區議會 | 預計開辦日子 | 最終開辦日期 | 巴士公司 | 最終 路線編號 | 最終走線 | |
| 路線1 | 循環來往古洞北及上水站,經粉嶺公路,全日服務 | 北區 | ||||||
| 路線2 | 循環來往古洞北及粉嶺南(華明),經青山公路-古洞段及清河邨,全日服務 | |||||||
| 路線3 | 來往古洞北及藍田(平田街),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牛池灣及觀塘道,全日服務 | 北區 大埔區 沙田區 黃大仙區 觀塘區 | ||||||
| 路線4 | 來往古洞北及葵涌(南),經青山公路-洲頭段、古洞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屯門公路、荃灣及葵芳,全日服務 | 北區 元朗區 荃灣區 葵青區 | ||||||
| 路線5 | 來往古洞北及天水圍市中心,經青山公路-洲頭段、古洞路、新田公路、元朗公路、元朗大馬路及天水圍南,全日服務 | 北區 元朗區 | ||||||
2021年4月27日新鴻基地產以86.14億元,奪得古洞第25區地皮,成為古洞北首幅批出的商住用地,折合每呎樓面地價高達7184元,較市場估值高出近43.6%。地盤面積約19.99萬方呎,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約119.9萬方呎,按照賣地條件,發展商日後需要興建公共運輸交滙處,涉及約6.78萬方呎,相關面積納入總樓面內,將來提供的商業面積不可拆售,而項目亦需於2028年12月31日前竣工。
2021年7月28日,古洞24區地皮招標結果公佈,由會德豐地產以41.85億元投得,平均呎價為8499元。地盤面積約8.2萬方呎,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約49.2萬方呎[6]。
2022年2月,教育局推出古洞29區一幅擬建後千禧校舍用地,供現有校舍不合規格的小學重置,亦是發展區內第一間小學,預計2027年完工遷入[7]。該擬建校舍已於2023年1月,分配予在上水彩園新邨已辦學三十年的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
2025年1月,發展局公佈北都屋邨命名比賽結果,當中古洞北第19區公屋命名為「古雋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