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古斯塔夫·胡萨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斯塔夫·胡萨克
Gustáv Husák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69-1971年称第一书记)
任期
1969年4月17日—1987年12月17日
前任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继任米洛什·雅克什
 捷克斯洛伐克第6任總統
任期
1975年5月29日—1989年12月10日
前任卢德维克·斯沃博达
继任瓦茨拉夫·哈维尔
个人资料
出生(1913-01-10)1913年1月10日
 奥匈帝国布拉迪斯拉发杜布拉夫卡
逝世1991年11月18日(1991-11-18)(78歲)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政党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配偶Magda Husáková-Lokvencová博士(1938年-1966年,逝世)
Viera Husáková-Čáslavská(1975年-1977年,逝世)
母校布拉迪斯拉发夸美纽斯大学
获奖
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
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共和国勋章胜利的二月勋章
苏联
蘇聯英雄 年頒授)
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
十月革命勋章紀念列寧誕辰一百週年獎章
其他国家

古斯塔夫·胡萨克斯洛伐克语Gustáv Husák;1913年1月10日—1991年11月18日),生於现在的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家、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总书记。他的政治实践被称为“胡萨克主义”。

生平

[编辑]

1913年生于布拉迪斯拉发的一个失业工人家庭。早年就读于布拉迪斯拉发夸美纽斯大学法律系,1933年在校期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后参加地下反法西斯斗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胡萨克曾被捷克傀儡政府监禁三年(1940年—1943年),后于1943年释放出狱。1945年后在政府工作。1950年被指控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解除其党内外职务。1951年被捕并开除党籍,1960年被特赦,1963年恢复名誉和党籍。

1968年4月起,先后任政府副总理、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和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等职。布拉格之春后,1969年4月取代杜布切克出任捷共第一书记,成为最高领导人。胡萨克上台後否定否定布拉格之春,並對党内發動清洗。包括杜布切克在内共有50余万共产党员遭到清洗。全国七成的各级领导人被撤换,全国有200余万人遭牽連,约20万人逃亡西方。[1]1971年出任总书记、中央主席团委员等。1970年代初开始,胡萨克又允許一些被清洗的人重新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但要求這些人不准支持布拉格之春。1975年起兼任总统。1977年,知識分子提出爭取人權的《七七憲章》。

1980年代後期,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政治局内部開始討論是否要模仿蘇聯實行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瓦西尔·比拉克等人反对任何改革,而卢博米尔·什特劳加尔等人支持改革。起初胡萨克保持中立,1987年4月,胡薩克決定於1991年开始改革。

1987年晚些時候,胡萨克辞去总书记职务,米洛什·雅克什接任總書記。

1989年12月在“天鹅绒革命”中辞去总统职务[2]。1990年2月被捷共开除出党。1991年在布拉迪斯拉发病逝[2]

所获荣誉

[编辑]
 捷克斯洛伐克
 苏联
其他国家

流行文化

[编辑]

身为捷共领导人,周旋于苏联和国内的自由民主运动之间,由于善于逢场作戏,被称为“影帝”,2008年纪录片《影帝胡萨克》(V hlavní roli Gustáv Husák)就是描写胡萨克在位时期的处世为人。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数十万苏军突然占领捷克:揭秘“布拉格之春”.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2. ^2.02.1President Gustáv Husák, the face of Czechoslovakia’s “normalisation”. Radio Prague. 2012-01-10 [201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9). 
  3. ^Čestný titul Hrdina ČSSR(PDF). 2012-08-08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捷克语). 
  4. ^Řád Klementa Gottwalda(PDF). 2015-01-17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9-06-27)(捷克语). 
  5. ^Řád Vítězného února(PDF). 2012-08-02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捷克语). 
  6. ^Řád Republiky(PDF). 2015-01-17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1(捷克语). 

书籍

[编辑]
  • MACHÁČEK, Michal.Gustáv Husák. Praha : Vyšehrad 2017, 632 s.ISBN 978-80-7429-388-7.
  • MACHÁČEK, Michal.The Strange Unity. Gustáv Husák and Power and Political Fights Insid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zechoslovakia as Exemplified by Presidency Issue (1969-1975), in:Czech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2016, vol. 4, 104–128 pp.[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政党职务
前任:
杜布切克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69-1971年称第一书记)

1969年-1987年
繼任:
米洛什·雅克什
官衔
前任:
卢德维克·斯沃博达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1975年-1989年
繼任:
瓦茨拉夫·哈维尔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
(1918年—1938年)
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國
(1938年—1939年)
捷克斯洛伐克臨時政府
(1939年—1945年)
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國
(1945年—1948年)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8年—1990年)
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
(1990年—1992年)
東方集團执政党及其最高领导人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保加利亚共产党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德国统一社会党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波兰工人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
罗马尼亚共产党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冷战相关人物
北美洲
 美国
 加拿大
 古巴
 尼加拉瓜
南美洲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英国
 法國
 西德
 義大利
 挪威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土耳其
 聖座
 苏联
华沙条约组织
 东德
 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匈牙利
 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
亚洲
东亚
海峽兩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日本
朝鲜半岛
 朝鲜
 韩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东南亚
越南
 北越
 南越
 印度尼西亞
 泰國
 菲律賓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緬甸
 柬埔寨
 老挝
南亚
 阿富汗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亞
中东及非洲
中东
 土耳其
 以色列
 埃及
 约旦
 叙利亚
 伊拉克
 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 伊朗
利比亚 利比亞
 阿尔及利亚
 突尼西亞
也门
 北也門
 南也門
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撒哈拉以南
非洲
 南非
 塞内加尔
 几内亚
 科特迪瓦
 马里
 上沃尔特 布吉納法索
 加纳
 多哥
 達荷美 贝宁
 奈及利亞
 中非
 加彭
 刚果共和国 剛果人民共和國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
埃塞俄比亚 衣索比亞
 索马里
 肯尼亚
 乌干达
 坦桑尼亚
 安哥拉
 纳米比亚
 尚比亞
 羅德西亞 辛巴威
 马拉维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莫桑比克
 利比里亚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古斯塔夫·胡萨克&oldid=8712046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