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古代蒙古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代蒙古语
区域蒙古高原及附近
年代13世紀之前?[1]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古代蒙古語(英語:Proto-Mongolic language),又譯為原始蒙古語原型蒙古語蒙古祖語,是一种祖语,是历史语言学假定的今天蒙古语族各个语言(如蒙古语达斡尔语保安语东乡语等)等语言的共同祖先,使用這個語言的族群稱為原始蒙古族。古代蒙古語為中古蒙古语的前身,在成吉思汗時代,其中一支由成吉思汗部落使用的古代蒙古語,成為當時草原的通用語言,演變為中古蒙古語,而现代蒙古语族语言大多由中古蒙古语演变而来。

音系

[编辑]

楊虎嫩于2003年对原始蒙古语语音的拟构:

元音[2]
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
高元音*i*u
中元音*o
低元音*e*a

元音和谐

[编辑]

一般认为原始蒙古语存在硬腭和谐(palatal harmony, palato-velar harmony, backness harmony),以高成妍为首的几名学者认为卡尔梅克卫拉特语卫拉特语中出现的硬腭和谐体系是创新,因为设想的元音推移只需一个;所以,应认为原始蒙古语及中世蒙古语具有舌根调和[3]

*i是中性元音,在原始蒙古语不涉及元音和谐。[4]

以前的元音和谐系统
圆唇高*u
圆唇非高*o
展唇*e [ä ~ e]*a

[]内表示的是根据舌根调和的解释构拟的音值。

根据舌根调和再解释的元音和谐系统
前元音后元音
高元音*i*ü [u]非舌根后移
(*ï [ɪ])*u [ʊ]舌根后移
低元音*e [ə]*ö [o]非舌根后移
*a*o [ɔ]舌根后移

辅音

[编辑]

15个辅音。弱塞音与强塞音的发声起始时间(VOT)差别没有可确定的材料,不过从现代蒙古语的音系来看,可以认为强塞音的VOT较长(记作*t/*d)。[5]

辅音[6]
双唇齿龈硬腭软腭
鼻音*m*n*ng
清塞音*t*c*k
浊塞音*b*d*j*g
擦音*s*x
边音*l
流音*r
半元音*y

孟和宝音2002年对原始蒙古语辅音的拟构:

方式↓ 位置→双唇舌尖前舌叶舌面中舌根
塞音送气*p*t*k
不送气*b*d*g
塞擦音送气
不送气*
擦音清音*s
浊音*w*j
鼻音浊音*m*n
边音浊音*l
颤音浊音*r

在辅音拟构方面,学者们对原始蒙古语辅音系统的构拟无论是在途径还是结果上都并不统一。有些认同阿尔泰语系的学者在原始阿尔泰语拟音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对原始蒙古语的辅音系统进行拟构,而有些学者则倾向于使用现今的蒙古语族语言对古代蒙古语进行拟构。在塞音塞擦音的对立方式方面,多数学者如弗拉基米尔佐夫、伊利奇-斯维特奇认为古代蒙古语塞音、塞擦音应该为清浊对立,也有学者如N·波谱特认为古代蒙古语应该是送气对立。[7]

*k的同位异音

[编辑]
  • k在舌根后移元音(*a、*o、*u)之前可能擦化。

*x的实现

[编辑]

原始蒙古语的*x对应前原始蒙古语的*p,可能实际发为[h]。如“可汗”在原始蒙古语为*kaxan“皇帝”,在书面语留下了*-x-的对应物,而在原始蒙古语崩溃后的共通蒙古语中,则只能构拟出*kaan这种失去了*-x-的形式。

原始蒙古语的*x保留在东北部的达斡尔语与青海、甘肃一带的蒙古语中(形态复杂)。

见于借词的辅音

[编辑]

颚化齿擦音*sh是共通蒙古语时代的借词中常见的音素。

原始蒙古语没有*ti、*di这样的音节,只有*ci、*ji。原始蒙古语分化后,后原始蒙古语时代的借词也能见到*ti、*di。

另外/p, f, w/之类音素是这之后由个别语言、方言获得的。

前原始蒙古语

[编辑]

[编辑]

原始蒙古语的元音和谐中,*i没有对立的元音;而前古典化的书面语和中世蒙古语都有ki < *ki、qi < *kï这样的互补对立,由此可构拟下列元音调和组。另外,ki : qi对立保留在蒙戈勒语(可能还有东乡语[4],原始蒙古语时合流正在进行。[8]

前原始蒙古语的元音和谐
展唇高*i
圆唇高*u
圆唇非高*o
展唇*e [ä ~ e]*a

词汇

[编辑]

Janhunen于2003年对原始蒙古语基本数词的拟构:

数词[9]
1*nike(n)
2*koxar
3*gurba(n)
4*dörbe(n)
5*tabu(n)
6*jirguxa(n)
7*doluxa(n)
8*na(y)ima(n)
9*yersü(n)
10*xarba(n)
20*kori(n)
30*guci(n)
40*döci(n)
50*tabi(n)
60*jira(n)
70*dala(n)
80*naya(n)
90*yere(n)
100*mingga(n)

词法

[编辑]

复数

[编辑]

形成复数的一种方法是加-s(元音结尾,如ere“人”>eres)或-ud(辅音结尾,如nom“书”>nomud)。响音结尾的词则是去掉最后一个字母,加上d,如kan“王子”>kad[10]

引用

[编辑]
  1. ^Janhunen, Juha (编).The Mongolic Languages. Routledge. 2006-01-27.ISBN 978-1-135-79690-7.doi:10.4324/9780203987919(英语). 
  2. ^Janhunen (2003a:4頁)
  3. ^Ko, Seongyeon; Joseph, Andrew; Whitman, John. Chapter 7. Comparative consequences of the tongue root harmony analysis for proto-Tungusic, proto-Mongolic, and proto-Korean.Paradigm Change: In the Transeurasian languages and beyond. John Benjamins Pub CO. 2014(英语). 
  4. ^4.04.1Janhunen(2003a: 5)
  5. ^Janhunen (2017: 98)
  6. ^Janhunen (2003a:6頁)
  7. ^孟和宝音 (2002:127-131頁)
  8. ^Janhunen (2011: 7)
  9. ^Janhunen (2003a:16–17頁)
  10. ^Janhunen, Juha.The Mongolic Languages. Routledge. 2006-01-27 [2023-12-10].ISBN 978-0-203-987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英语). 

来源

[编辑]
现代语言
中部分支
南部分支
其他
混合语
古代语言
旁蒙古语族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古代蒙古語&oldid=8995088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