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双流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双流区
市辖区
双流黄龙溪古镇
双流黄龙溪古镇
在成都市的位置
在成都市的位置
坐标:30°34′33″N103°54′55″E / 30.57582°N 103.91531°E /30.57582; 103.91531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四川省成都市
設立2015年
語源《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
政府駐地东升街道顺城街1号
下级行政区
政府
 • 区委书记韩轶
 • 区长鲜荣生
面积
 • 总计1,032 平方公里(398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2,659,829人
 • 密度2,577人/平方公里(6,675人/平方英里)
 • 城镇2,044,765人
 • 户籍70.43万人
語言
 • 母语方言岷江话四川话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610200
電話區號28
車輛號牌川A 川G
行政区划代码510116
舊稱广都
国内生产总值¥743.79亿[註 1]
網站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

双流区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成都市南部,是成都向南发展的中心地带、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百强县。原为双流县,于2015年12月3日正式批复设立[2],于2016年1月挂牌[3],2016年3月1日正式成立。[4]

历史沿革

[编辑]

双流原名广都,始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被认为可能是古蜀蚕丛杜宇的古治[5]。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广都县,隶蜀郡始建国元年(9年)更名为就都亭,东汉永平元年(58年)复名广都县。东晋永和八年(352年)改隶宁蜀郡侨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复隶益州蜀郡[6][7]

仁寿元年(601年)为避隋炀帝杨广讳,更名为双流县,因双流地处郫江、流江二江之间而得名,一说得名于西晋左思三都赋·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一句,仍隶蜀郡。龙朔三年(663年)析双流县复置广都县,同属剑南道成都府中统元年(1260年)废广都县并入双流县。洪武十年(1377年)省双流县并入华阳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隶四川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并入新津县雍正八年(1730年)复置,嘉庆时属成都府成绵龙茂道成都府,光绪时属川西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6][7]新唐书对双流县评价为次畿[8]元史对双流县评价为下[9]清史稿对双流县评价为[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川西行政区温江专区,1952年后属四川省温江专区。1959年撤销双流县分属温江华阳两县,1962年复置。1965年华阳县(今双流区东部)并入双流县。1976年双流县划归成都市[6]。2015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双流县[2],设立成都市双流区,于2016年1月正式挂牌[3],2016年3月1日正式成立[4]

行政区划

[编辑]

据典籍载,广都县辖4镇、22乡,双流县辖17乡。宣统三年(1911年)双流县辖1城、1镇、3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县辖3区、11联保。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全县辖3镇、13乡。1950年全县辖4区、3镇、13乡。1959年双流县撤销。1962年复置时辖3区、2镇、15人民公社。1965年华阳县并入后辖5镇、33公社。[6]

双流区下辖15个街道办事处、4个[11]

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华阳街道、​中和街道、​九江街道、​黄甲街道、​怡心街道、​万安街道、​正兴街道、​兴隆街道、​煎茶街道、​新兴街道、​籍田街道、​太平街道、​永兴街道、​彭镇、​黄龙溪镇、​永安镇黄水镇

成都市双流区行政区划[12]
双流区实际管辖成都高新区代管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代管
街道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黄甲街道
九江街道怡心街道
中和街道华阳街道煎茶街道永兴街道籍田街道正兴街道新兴街道兴隆街道万安街道太平街道
彭镇黄水镇永安镇黄龙溪镇
天府新区归属未涉及双流片区高新片区成都直管区

治所

[编辑]

时广都县治所位于府河江安河交汇处(今华阳街道古城社区),东晋时所沿江安河北移,隋朝更名为双流县后治所未再变更。唐朝复置的广都县位于汉广都县治所旧址。[6]

城池

[编辑]

双流县初筑有土城。正德年间知县王瓛扩建城墙,周长二里七分,计四百八十六丈,高七尺有奇。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知县杜方伟以砖石改建城墙,东西广五十丈,高一丈五尺,有四个城门:广都、保民、双江、好义。康熙年间双流县并入新津县后城墙逐渐废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知县徐曰明重建城墙,周长三里二分,计五百七十二丈七尺,高一丈三尺,有四个城门:叢桂、淳化、顺城、安福,城外有护城河[7]。民国初年战事不断,城墙毁坏。近年来双流计划于东升城区复原城门、城楼[13]

现任领导

[编辑]
成都市双流区五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成都市双流区委员会

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成都市双流区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

区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成都市双流区委员会

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成都市双流区监察委员会

主任
姓名韩轶[14]陈琳[15]鲜荣生[16]李德龙[17]杨云芬(女)[18]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重庆市长寿区四川省乐山市四川省营山县四川省简阳市重庆市巫溪县
出生日期1963年11月(61歲)1962年10月(62—63歲)1971年10月(53—54歲)1961年8月(64歲)1968年11月(56歲)
就任日期2018年5月2016年12月2018年7月2016年12月2018年2月

人口

[编辑]

2020年末,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双流区常住人口为1465785[19]人,男性人口占比51.38%,女性人口占比48.62%,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3.65%,15-59岁占比73.92%,60岁以上占比12.43%,65岁以上占比9.26%。

雍正十三年(1735年)查双流县有4964户,共男妇10684丁口。乾隆六十年(1795年)全县有30518户,共男妇94385丁口。嘉庆十七年(1812年)全县有31730户,共男妇97254丁口。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有24206户,共107007人,其中男60734人,女46273人。[7]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全县有29768户,共152548人,其中男78617人,女73931人,同年对应现有行政区划共497919人。1985年全县人口为795169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下降。[6]

2016年,双流区实际管辖区域(即6街道、6镇)共有户籍人口56.82万人,常住人口77.35万人。[4]

名人

[编辑]
參見:华阳县名人

经济

[编辑]

双流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手工业。双流区经济繁荣,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16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996元[4]。2017年,双流区实际管辖区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3.79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4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31.99亿元,同比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296.56亿元,同比增长9.6%。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0:58.1:39.9,非农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1.46亿元,同比增长3.6%。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197.83亿元,同比增长14.1%。[21]

中和街道成都高新区(高新南区)实际管辖。2014年四川天府新区成立后,双流除九江街道彭镇金桥镇黄水镇外均纳入天府新区以内,有1个街道、12个镇纳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内。

交通

[编辑]

航空

[编辑]

铁路

[编辑]

公路

[编辑]

轨道交通

[编辑]

特产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不含托管区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2.02.1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成都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207号):同意撤销双流县,设立成都市双流区。以原双流县的行政区域为双流区的行政区域,双流区人民政府驻东升街道顺城街1号。
  3. ^3.03.1双流区正式挂牌 双流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华西都市报. 2016-01-19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4. ^4.04.14.24.3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双流年鉴(2017)(PDF) 第一版.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7年11月 [2018-08-31].ISBN 978-7-5166-3627-5.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8-08-31). 
  5. ^常璩著《华阳国志》云:“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移治郫邑,或治瞿上。”《路史前纪》卷四云:“蚕丛纵目,王瞿上。”罗泌注:“瞿上城在今双流县南十八里,县北有瞿上乡。”清《四川通志》卷四十九云:“瞿上城在双流县南十八里。”又《寰宇记》卷七十二引《蜀王本纪》云:“蜀王(开明)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今人蒲孝荣著《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第一章“广都县”条:“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境东)昔为蜀国都。”
  6. ^6.06.16.26.36.46.5成都市双流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双流县志(1911-1985)(修订版)(PDF).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年11月 [2018-08-28].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8-08-28). 
  7. ^7.07.17.27.3刘咸荥等.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③ 民国双流县志.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ISBN 7-80523-478-7. 
  8. ^新唐书·志第三十二·地理六》:“雙流,次畿。”
  9. ^元史·志第十二·地理三》:“雙流,下。”
  10. ^清史稿·卷六十九》“雙流沖。府西南四十里。康熙元年併入新津。雍正六年復置。南:應天、宜城。東南:普賢山。新開河自溫江入,逕城南,東流入華陽。石魚河、楊柳河亦自溫江入,逕城西南,合流入新津注大江。”
  11. ^行政区划搜索:双流区.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12. ^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双流区. www.stats.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13. ^双流将在东升街道打造一个5A级景区!. 搜狐社会. 2017-12-14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14. ^韩轶同志任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书记. 四川在线. 2018-05-31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15. ^成都双流区新一届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选举产生. 四川在线. 2016-12-20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16. ^鲜荣生当选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区长. 新浪四川. 2018-07-27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17. ^政协第十一届成都市双流区委员会领导班子选举产生 周先毅熊艳应邀出席 李德龙当选为政协第十一届成都市双流区委员会主席. 双流网. 2016-12-19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18. ^双流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双流区监察委员会主任产生了. 天府双流. 2018-02-08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19. ^中國: 四川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0). 
  20. ^宋史·卷三百三十七·列传第九十六
  21. ^成都市双流区统计局.2017年全区国民经济运行简报. 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 2018-03-19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22. ^双流机场站正式投用 成都站8块钱直抵T2航站楼. 华西都市报. 2014-12-21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1). 
  23. ^成都迈入“航空+地铁”无缝对接时代 10号线开通后坐飞机不再“赶”. 华夏经纬网. 2017-09-07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外部链接

[编辑]
双流区行政区划
街道
成都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四川省  政府驻地:武侯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锦江区
11街道
青羊区
12街道
金牛区
13街道
武侯区
11街道
成都高新区
4街道
成华区
11街道
龙泉驿区
7街道
3镇
青白江区
2街道
5镇
新都区
7街道
2镇
温江区
6街道
3镇
双流区
5街道
4镇
天府新区
成都直管区
9街道
成都高新区
1街道
郫都区
7街道
3镇
成都高新区
2街道
新津区
4街道
4镇
县级市
都江堰市
6街道
5镇
彭州市
4街道
9镇
邛崃市
6街道
8镇
崇州市
6街道
9镇
简阳市
7街道
15镇
成都东部新区
9街道
6镇
金堂县
6街道
10镇
大邑县
3街道
8镇
蒲江县
2街道
6镇
四川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成都市
地级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眉山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雅安市
巴中市
资阳市
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生态市、区、县
华北
3
北京2
天津1
东北
2
辽宁2
华东
26
上海1
江苏17
浙江6
安徽1
山东1
中南
4
广东4
西南
2
四川2
西北
1
陕西1
:内容涵盖了2011年7月22日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国家级生态市县区名单
截至2011年7月22日,全国共有38个国家级生态市县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双流区&oldid=8800572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