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原子序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4年4月25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原子序数"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2020年11月14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Atomic Number Depiction
元素的上標標示原子的質量數,下標標示原子序数,即質子的個數,也是原子核帶正電的電荷量

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又稱原子序[1]核电荷数[2](nuclear charge number),常以符号Z 表示[3],是元素周期表中排位的序号[4];拥有同一原子序数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等於質子數(proton number,np),即一个原子核质子的数目或核电荷数;原子序又等於原子電中性時的核外電子數目[5]

由於每種元素的原子序數均固定,一般而言不需要特別為原子標示其原子序數。如果想明示原子的原子序数,可將其标示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如:記作1H,記作6C。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在制定其元素周期表时发现,假如将元素按其原子核质量来排列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情况。比如的原子核比重,但从化学性质上来说,碲明显是与一族的,而碘与是一族的,也就是说,碘要排在碲之后。1913年亨利·莫塞莱发现这个异常的解决方法不是按原子质量,而是按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序来排列。

原子序数的符號

[编辑]

原子序数一般會用Z 表示,可能是來自原子序的德文Atomzahl[6]。不過在1915年之前,德文Zahl(數字)用來表示元素在週期表中的編號。

化學性質

[编辑]

每個化學元素依其元素電中性時電子的個數(也就是原子序數)不同,會有獨特的化學性質。電子的电子排布依照量子力学的原理,不同電子層的電子個數,特別是價電子的個數,是決定化學鍵特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元素可以定義為由許多有特定原子序數的任意原子混合而成的物質。

新的元素

[编辑]

新發現的元素一般會用其原子序來表示,到2010年為止,已經發現原子序1至118的元素,第118號的元素是。新元素的合成是用離子撞擊有高原子序的靶原子,而離子和靶原子的原子序和等於要發現元素的原子序。一般而言,當原子序越大,其半衰期越短,而原子序是偶數的半衰期會比原子序是奇數的長,不過可能針對特定質子數及中子數的同位素,會存在穩定島,其半衰期會較相同原子序的元素要長一些。

参見

[编辑]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原子序」。

參考資料

[编辑]
  1. ^存档副本. [2020-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2. ^存档副本.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3. ^存档副本.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4. ^术语在线—权威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 termonline.cn. [7 Sept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列的序号。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符号为Z。 
  5. ^王昆林.材料工程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 24– [2014-03-30].ISBN 978-7-302-0706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3). 
  6. ^Origin of symbol Z. [201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1-16). 

外部連結

[编辑]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原子序数」。
核模型和稳定性
核素分类
衰變過程
尋常衰變
特殊衰變
捕獲過程
分裂過程
核合成
核物理學家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原子序数&oldid=8334638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