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原始諾斯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諾斯語
原始北日耳曼语
区域斯堪地納維亞
滅亡8世紀時發展成為古諾斯語
語系
文字古弗薩克文
語言代碼
ISO 639-2gem
ISO 639-3
语言学家列表1be
 qdl “如尼语”(可能指古诺斯语
Glottologolde1239 古如尼语(可能)[1]
本条目包含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浏览器需要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確显示,否则可能显示为乱码、问号、空格等其它符号。
民族學單元系列
印歐學


歷史和目前存在語族
已消亡
古巴爾幹
達契亞
伊利里亞
利布尔尼亚英语Liburnian language
梅薩比亞
邁西亞英语Mysian language
派俄尼亚英语Paeonian language
弗里吉亚
色雷斯

重建

假說

語法

其他
考古学研究
铜石并用时代(銅器時代)

庞提克大草原

高加索地区

東亞

東歐

南歐


青铜时代

庞提克大草原

北方/東方大草原

歐洲地區

南亞地區


铁器时代

西伯利亚大草原

歐洲

高加索地区

印度


其他無法分類
民族與社會
宗教與神話
遠古與重建

历史發展

印度體系

伊朗體系

亚洲其他體系

欧洲體系

宗教習俗

原始諾斯語(Proto-Norse,亦稱為Primitive Norse、Proto-Nordic「原始北歐語」、Ancient Nordic「古代北歐語」、Old Scandinavian「古斯堪地納維亞語」、Proto-North Germanic「原始北日耳曼語」)是印歐語系的一個分支,通行於斯堪地納維亞,被認為是從紀元前的原始日耳曼語發展而來。原始諾爾斯語是一個典型北日耳曼語支最早的階段,也是斯堪地納維亞最古老的古弗薩克文刻文上所記載的語言,大約通行於2至8世紀(相當於羅馬鐵器時代晚期和日耳曼鐵器時代早期)。它在維京時期開始時發展成古諾斯語方言,后来演变为现代北日耳曼语支各语言(法罗语冰岛语、大陆斯堪的纳维亚语及其方言)。

音系

[编辑]

原始诺斯语音系相较于原始日耳曼语没有太大变化。一些音素的实现可能随时间发生改变,不过总体的音系及其分布基本没有改变。

辅音

[编辑]
原始诺斯语辅音
唇音齿间音齿龈音硬腭音软腭音唇软腭音
鼻音mn(ŋ)(ŋʷ)
塞音pbtdkɡɡʷ
擦音ɸ (β)θ (ð)szh (ɣ)
颤音r
近音jw
边音l
  1. /n/被后接软腭音同化为[ŋ],可能被后接唇软腭音同化为[ŋʷ]
  2. 原始日耳曼语的/x/不再是软腭音,变为/h/,最终在词首消失。
  3. [β][ð][ɣ]/b//d//ɡ/的同位异音,主要出现在词中。词尾的[b][d][ɡ]清化,与清音合流。
  4. 音素/z/在如尼文中写作转写为ʀ的音(注意与其他语言中的/ʀ/不同),其具体实现不明。其在原始日耳曼语中是简单齿龈咝音(如哥特语),但经历了R化,到如尼时代末期与/r/合流,则可能是类似[ʒ][ʐ]的音,在晚期有颤音化倾向。9世纪古东诺斯语如尼文铭文中,此音仍用独立的字母书写。

元音

[编辑]

从原始日耳曼语来看,元音系统的变化比辅音系统大。更早的/ɛː/低化为/ɑː/,非重读的/ɑi//ɑu/单化为/eː//ɔː/。词尾元音的缩短限制了原始日耳曼语的超长元音。

口元音
前元音后元音
闭元音iu
中元音eoɔː
开元音ɑɑː
鼻化元音
前元音后元音
闭元音ĩĩːũũː
中元音ɔ̃ɔ̃ː
开元音ɑ̃ɑ̃ː
  1. /o//u/经过a突变变来,也在词尾作为原始日耳曼语/ɔː/缩短的结果。
  2. 长鼻化元音/ɑ̃ː//ĩː//ũː/只出现在/h/前,见于12世纪《第一语法专著》,并保留在现代艾尔夫达伦语中。
  3. 其他鼻化元音仅见于词尾,不过并不清楚它们有没有与口元音合流。/o//ɔ̃/则有对立,前者变为/u/(引发u突变),后者变为/ɑ/
  4. 后元音接/i//j/时可能有央或前的同位异音,这是i突变的结果:
    • /ɑ/ >[æ],/ɑː/ >[æː]
    • /u/ >[ʉ],/uː/ >[ʉː](之后/y//yː/
    • /ɔː/ >[ɞː](之后[œː][øː]
    • /o/本不会出现在/i//j/前,后来由类推出现(可见于加勒胡斯金角)。了,其同位异音可能是[ɵ]>[ø]
  5. 到原始诺斯语时代末,重读的/e/发生裂化,变为降双元音/jɑ/
  6. 同样到原始诺斯语时代末,u突变的结果逐渐显现,产生了展唇元音的圆唇同位异音。

重音

[编辑]

古诺斯语的音高重音落在第一个音节上,与其祖先原始日耳曼语相同。有人认为原始诺斯语有独立的高低重音,继承自原始印欧语,演化为现代瑞典语挪威语声调,且产生现代丹麦语stød现象。[2][3]另一个理论认为,原始诺斯语长音节和对应的短音节获得标记为音高的重音,最终产生了瑞典语和挪威语的声调分布。[4]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声调对立的雏形至少要到古诺斯语时才产生。[5][6][7][8]

语料

[编辑]

如尼铭文

[编辑]
Einang铭文(约400)的合成照片

现存原始诺斯语铭文都是古弗萨克文写的如尼铭文。约有260块现存古弗萨克文铭文,最早的可追溯到2世纪。

借词

[编辑]

芬兰语支保留了一些早期日耳曼语借词,且变化相对较小。其中有些可能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甚至更早,也有一些反映了诺斯语的创新,例如(附原始诺斯语形式):

  • 爱沙尼亚语juust、芬兰语juusto“芝士” < *justaz(古诺斯语ostr
  • 爱沙尼亚语/芬兰语kuningas < *kuningaz“王”(古诺斯语kunungrkonungr
  • 爱沙尼亚语/芬兰语lammas“绵羊”< *lambaz“绵羊”(古诺斯语lamb
  • 芬兰语hurskas“虔诚”< *hurskaz“谨慎、机智”(古诺斯语horskr
  • 芬兰语ruhtinas“王子”< *druhtinaz“领主”(古诺斯语dróttinn
  • 芬兰语runo“诗歌、符咒”< *rūno“秘密、神秘、符咒”(古诺斯语rún
  • 芬兰语sairas“病”< *sairaz“酸痛”(古诺斯语sárr
  • 芬兰语vaate“衣服”< *wādiz(古诺斯语váð
  • 芬兰语viisas“智慧”< *wīsaz(古诺斯语víss

萨米语支中存在非常广泛的原始诺斯语借词层。[9][10]

其他

[编辑]

拉丁语文献中有些原始诺斯语专名,如Suiones(*Sweoniz斯韦阿人)之类部落名,还有《贝奥武夫》等手稿中的专名。

演变

[编辑]

原始日耳曼语到原始诺斯语

[编辑]

有文献的原始诺斯语与无文献的原始日耳曼语的差距很小。传统上将原始诺斯语从西北日耳曼语中分离出来,因为其余日耳曼语区(德国北部与荷兰)缺乏文献,无法进行充分的比较。斯堪的纳维亚铭文被认为是原始诺斯语。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Wolfgang von Krause认为,原始诺斯语时的如尼铭文用语是古诺斯语的直系祖先,但Elmer Antonsen则认为它们属于西北日耳曼语。[11]

西日耳曼语方言的一个共同早期创新是非重读双元音的单化。非重读的[ai]错误:{{Lang}}:無法辨識私有標籤 proto(帮助变为ē,如原始日耳曼语[haitai]错误:{{Lang}}:無法辨識私有標籤 proto(帮助>haitē(Kragehul I),非重读的[au]错误:{{Lang}}:無法辨識私有標籤 proto(帮助对称地变为ō。此外,原始日耳曼语重读的[ē]错误:{{Lang}}:無法辨識私有標籤 proto(帮助低化为ā,比较哥德语mēna、古诺斯语máni(“月”,英语moon)。于是原始诺斯语不同于早期西日耳曼语方言,因为西日耳曼语的ē低化为ā不以重音为条件;古诺斯语中,早先非重读的ē实现为i。例如,弱第三人称单数过去时后缀-dē在古高地德语中变为-ta,元音较低,而古诺斯语中则是高元音i

[z]错误:{{Lang}}:無法辨識私有標籤 proto(帮助是浊舌尖齿龈擦音,在如尼铭文中以表示,其变为舌尖龈后近音ʀ的时间存在争议。在词尾位置辅音清化的规则下,[z]错误:{{Lang}}:無法辨識私有標籤 proto(帮助会被清化为[s]、并在铭文中拼写为s。但在古弗萨克文种却没有这种痕迹,因此这辅音的音值只能是在清化之前就变了,否则就不会用不同于(s)的字母来表示。可以猜测这辅音的音值在[z][r]之间,是此音在古诺斯语中的反映。古瑞典语中,rʀ的对立一致维持到11世纪,这可从当时瑞典的大量铭文中看到。

原始诺斯语到古诺斯语

[编辑]

500年到800年原始诺斯语发生了两个大变化。Umlaut使得元音受到后接(半)元音影响:古诺斯语gestr(“客”)来自原始诺斯语gastiz。其次,是元音裂化:*ferþuz>*hertōfjǫrðr>hjarta

Umlaut产生了新元音y(如*fullijaną>fylla)和œ(如*dōmijaną>dœma)。umlaut分3类:a-umlaut、i-umlaut、u-umlaut,最后一种在古诺斯语仍能产。第一种出现得很早,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发生,可见于加勒胡斯金角[12]元音造成的变化本身没有对语言造成很大影响,只是使得接某些元音时产生新的后元音同位异音。后来词中音消失使得umlaut元音变为词法、音系中的主要特征,将异音音素化

词中音消失缩短了非重读音节的常元音,很多缩短的元音消失了。另外,大多数非重读短元音也消失了。第一个音节重读的词如原始诺斯语*katilōz变为古诺斯语katlar(大锅)、PNhorną>ONhorn(角)、PNgastiz>ONgestr(客)。有些词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如*habukaz>ONhaukr(鹰)。

参考文献

[编辑]
  1.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Older Runic.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Kristensen, Marius.Kock A. Die alt- und neuschwedische Akzentuierung·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andern nordischen Sprachen. Indogermanische Forschungen. 1 January 1902,13 (1): 54–56 [2020-09-03].ISSN 1613-0405.S2CID 170224007.doi:10.1515/if-190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7). 
  3. ^Hamp, Eric P. Final Syllables in Germanic and the Scandinavian Accent System. Studia Linguistica. 1959,13 (1–2): 29–48.ISSN 0039-3193.doi:10.1111/j.1467-9582.1959.tb00392.x. 
  4. ^Riad, Tomas. The Origin of Scandinavian Tone Accents. Diachronica. 1998,15 (1): 63–98.ISSN 0176-4225.doi:10.1075/dia.15.1.04ria. 
  5. ^Kristoffersen, Gjert.The development of tonal dialects in the Scandinavian languages. Analysis based on presentation at ESF-workshop 'Typology of Tone and Intonation'. Cascais, Portugal. 2004 [2007-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7). .
  6. ^Elstad, Kåre, 1980: Some Remarks on Scandinavian Tonogenesis. I: Nordlyd: Tromsø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s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 61–77.
  7. ^Öhman, Sven. Word and sentence intonation : a quantitative model. Speech Transmission Laboratory, Dept.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7.OCLC 825888933. 
  8. ^Bye, Patrick.Evolutionary typology and Scandinavian pitch accent(PDF). hum.uit.no.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2007-12-02].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08-04-10). .
  9. ^Theil, Rolf.Urnordiske lån i samisk. Askedal, John Ole; Schmidt, Tom; Theil, Rolf (编). Germansk filologi og norske ord. Festskrift til Harald Bjorvand på 70-årsdagen den 30. juli 2012. Oslo: Novus forlag. 2012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8)(挪威语). 
  10. ^Aikio, Ante. Grünthal, Riho; Kallio, Petri , 编.An Essay on Saami Ethnolinguistic Prehistory(PDF). 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Finno-Ougrienne (Helsinki: Finno-Ugrian Society). 2012, (266, A Linguistic Map of Prehistoric Northern Europe): 76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0-10-31). 
  11. ^Düwel, Klaus; Nowak, Sean. Runeninschriften als Quellen interdisziplinärer Forschung : Abhandlungen des Vierten Internationalen Symposiums über Runen und Runeninschriften in Göttinge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unes and Runic Inscriptions in Göttingen, 4–9 August 1995.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8.ISBN 3-11-015455-2.OCLC 40365383. 
  12. ^Spurkland, Terje.Norwegian Runes and Runic Inscriptions. Boydell Press. 2005 [2015-12-13].ISBN 978-1-84383-18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9). 

阅读更多

[编辑]
  • Michael Schulte:Urnordisch. Eine Einführung (2018). Praesens Verlag, Wien.ISBN 978-3706909518.

外部链接

[编辑]
前罗马铁器时代英语Pre-Roman Iron Age
前500年–前100年
罗马铁器时代早期
前100年–100年
罗马铁器时代晚期
100年–300年
迁徙时期
300年–600年
中世纪前期
600年–1100年
中世纪
1100–1350年
中世纪后期[a]
1350年–1500年
近代早期
1500年–1700年
现代
1700年至今
原始日耳曼语西日耳曼语厄尔米诺内语
(易北河日耳曼语)
原始高地德语古高地德语
伦巴底语英语Lombardic language[b]
中古高地德語早期现代高地德语英语Early New High German高地德语各变种
标准德语
伊斯特沃内语
(威悉-莱茵日耳曼语)
原始法兰克语古法兰克语古中部德语中古中部德语早期现代中部德语英语Early New High German
中部德语各变种
古低地法兰克语
(古荷兰语)
早期林堡语
中古荷兰语
晚期林堡语
中古荷兰语
早期林堡语林堡语
早期
中古荷兰语
晚期
中古荷兰语
早期
现代荷兰语
荷兰语各变种
南非语
因格沃内语
(北海日耳曼语)
原始撒克逊语
(东南因格沃内语)
古撒克逊语中古低地德语低地德语各变种
盎格鲁-弗里西语
(西北因格沃内语)
原始弗里西语古弗里西语英语Old Frisian中古弗里西语英语Middle Frisian弗里西语各变种
原始英语古英语
(盎格鲁-撒克逊)
早期
中古英语
晚期
中古英语
近代英语英语各变种
早期苏格兰语英语Early Scots[c]中古苏格兰语英语Middle Scots苏格兰语各变种
北日耳曼语原始诺尔斯语卢恩
古西诺尔斯语
古冰岛语晚期
古冰岛语
冰岛语
古挪威语[d]法罗语法罗语
诺恩语诺恩语灭绝[e]
卢恩
古东诺尔斯语
中古挪威语挪威语
早期
丹麦语
晚期
丹麦语
丹麦语
早期
古瑞典语英语Old Swedish
晚期
古瑞典语英语Old Swedish
瑞典語
达拉纳方言英语Dalecarlian dialects
卢恩
古哥得兰语
早期
古哥得兰语
晚期
古哥得兰语
哥得兰语[f]
东日耳曼语哥特语(未证实哥特语方言)克里米亚哥特语灭绝
汪达尔语灭绝
勃艮第语灭绝
註解
  1. ^中世纪后期黑死病时期之后。黑死病对当时挪威语言状况的影响尤甚。
  2. ^伦巴底语的谱系学界分类存在争议。其亦被归类为同古撒克逊语相近。
  3. ^自早期北部中古英语产生[i]。麦克鲁尔认为应为诺森布里亚古英语[ii]。《牛津简明英语语言词典》(第894页)中称苏格兰语的“来源”为“伯尼西亚王国的古英语”和“12至13世纪来自北英格兰英格兰中部移民受到斯堪的纳维亚影响的英语”。“早期-中古-现代苏格兰语”的阶段划分在《简明苏格兰语词典》[iii]及《古苏格兰语辞典》[iv]中得到使用。
  4. ^大陆古挪威语为介于古西诺尔斯语和古东诺尔斯语之间的方言。
  5. ^诺恩语的使用者为现代苏格兰语所同化(海岛苏格兰语英语Insular Scots)。
  6. ^现代哥得兰语(Gutamål)为古哥得兰语(Gutniska)的直系继承,现已成为标准瑞典语的哥得兰岛方言(Gotländska)。
參考資料
  1. ^Aitken, A. J. and McArthur, T. Eds. (1979)Languages of Scotland. Edinburgh,Chambers. p. 87
  2. ^McClure (1991) in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 5. p. 23.
  3. ^Robinson M. (ed.) (1985) the "Concise Scots Dictionary, Chambers, Edinburgh. p. xiii
  4. ^Dareau M., Pike l. and Watson, H (eds) (2002) "A Dictionary of the Older Scottish Tongue" Vol. XI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 xxxiv
语支
重构语言
历史语言
西
现代语言
历时
共时
语言历史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原始諾斯語&oldid=8637601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