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裔印度人 / 印度华人 भारत में चीनी लोग Chinese people in India / Sino-Indian / Chinese Indian ভারতে চীনা জনগণ / চীনা-ভারতীয় | ||||
|---|---|---|---|---|
| ||||
| 總人口 | ||||
| 在藏族社区:85,000 (2018) 4,000 (2014)[2] 在加爾各答的華人: 2,000 (2013)[3] 包括藏族和中印混血的华人: 189,000 (0.01%, 2005)[5] | ||||
| 分佈地區 | ||||
| 孟买(唐人街) 本地(英语:Chinatowns in Asia#India)华裔社区:阿薩姆邦(马库姆)、加爾各答(蒂勒提巴扎(英语:Tiretta Bazaar),塔坝(英语:Tangra, Kolkata)) 中國僑民:清奈、海得拉巴、古尔冈、班加罗尔[1] | ||||
| 語言 | ||||
| 孟加拉語、印地語、坦米爾語、泰盧固語、阿萨姆语、马拉地语、漢語(多為客語、粵語、西南官話、標準官話)、藏語(包括安多藏語)、英語 | ||||
| 宗教信仰 | ||||
| 基督宗教、印度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 | ||||
华裔印度人(英語:Chinese Indian;印地語:भारत में चीनी लोग),指移民到、或出生在印度的华裔。印度具有華裔血統的人大多數生活在加爾各答附近區域。[6][7]
這些印度華僑在加爾各答作出了許多社會以及經濟生活上的貢獻. 今天,大多數從事商業的一個主要部門包括製造業和皮革製品作貿易。[6]加爾各答是印度唯一有唐人街的城市,[8]另外一個主要城市:孟買的唐人街已經消失了。
印度華人人口是有爭議的,如果把藏族居民計算在內,印度華人約有十四萬之衆。


在中印衝突中,印度華人面臨印度國大黨政府所引發的反華勢力。華人企業被查處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聯繫,甚至不少印度華人被關在北印度監獄中。許多共產黨人發現自己身陷囹圄,並標示為「外國代理人」[9]。
印度從大英帝國獨立之後,並沒有阻止中國人湧入加爾各答。1961年,有將近7,000人移居至印度[6]。1962年,中印戰爭結束了中國移民潮,未知的華人人口啟程到澳大利亞、加拿大及美國。此外,還存留在印度的華僑往往受到印度政府的懷疑;根據2005年之紀錄片,一些華人被送往拉賈斯坦集中營[9],這種情況在1976年印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外交關係之後才緩解。直到1998年,印度華人被允許恢復印度國籍[9]。2005年,第一個漢字路標在加爾各答唐人街架起[7]。
今天的印度華人大多是皮革業業主、鞋店業主、醬油製造商、飯店老闆、美容院老闆。除了佛教、道教以外,許多印度華人是基督徒。而受教会学校的影响,年輕人一代中許多也信仰基督宗教,但無論宗教,華人三大節日,尤其是春節傳統,仍被普遍保留。[7]




中印戰爭之後,許多華人移民到了澳大利亞、加拿大及美國,或者選擇回到中國大陸以及台灣。
儘管大多數當地華人是基督教徒,但他們也慶祝傳統的農曆新年 with gusto and many who emigrated from Kolkata make it a point to return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