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卧佛院摩崖造像

坐标30°18′13″N105°18′57″E / 30.30361°N 105.31583°E /30.30361; 105.3158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卧佛院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四川省安岳县
坐标30°18′13″N105°18′57″E / 30.30361°N 105.31583°E /30.30361; 105.31583
分类石窟寺
时代
编号3-50
认定时间1988年1月13日
保护历史
1991年4月16日:第三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图
景区出入口
国保碑

卧佛院摩崖造像位于中国四川省安岳县卧佛镇卧佛村,跑马滩水库旁,毗邻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

卧佛院摩崖造像分布于“几”字形山沟中的南北两崖壁,在总长约500米的崖壁上凿有139个石窟,共有造像1600尊,佛经约26万字。其开凿年代始于唐代北宋后衰落。最著名的造像是北岩4号窟“释迦摩尼涅磐图”,即俗称的“卧佛”,全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南岩以石刻佛经为主,共15窟。[1]

1988年1月13日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991年4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3]。2006年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安岳县其它重要的摩崖造像与其合并,名称定为安岳石窟[4]

参考文献

[编辑]
  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Ⅲ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132.ISBN 7-5010-1525-2. 
  2.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3.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發(1991)50號文件《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成都市
自贡市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眉山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雅安市
巴中市
资阳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 注1:茶马古道为四川省和云南省、贵州省共享,四川省境内由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共享
  • 注2:况场朱德旧居于2006年归入南充市仪陇县境内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德故居
  • 注3: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于2013年归入贵州省境内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 注4: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于2006年归入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
参见: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卧佛院摩崖造像&oldid=8493550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