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卡納達文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包含印度文字如果沒有顯示支持,您可能会看到亂碼或者不正規的元音定位和缺乏連寫。
卡納達文
类型
使用时期
大約1500年–現在
书写方向從左至右 编辑维基数据
语言卡納達語
Tulu語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婆羅米文
姊妹体系泰盧固文
ISO 15924
ISO 15924Knda(345), ​Kannada
Unicode
别名Kannada
范围U+0C80–U+0CFF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卡納達文卡納達語ಕನ್ನಡ ಅಕ್ಷರಮಾಲೆKannaḍa akṣaramāle)是婆羅米系元音附標文字[1],主要用來書寫卡納達語,它是印度達羅毗荼語之一。它也用於孔卡尼語、Tulu語、Beary語和Kodava語。

歷史

[编辑]

卡納達(Kannada)文派生自古卡納達文。[2]古卡納達文是公元10世紀的Kadamba文的延續[3],它用來書寫卡納達語泰盧固語,也叫做泰盧固-卡納達文。現代的卡納達文和泰盧固文早在公元13世紀前就分離了。

Kadamba文演化自婆羅米文(在公元5世紀)。[4]

字母表

[编辑]

元音

[编辑]

有十三個元音(swaras)。

Kanheri石窟的婆羅米文
字母ISO表示Unicode名字
aA
āAA
iI
īII
uU
ūUU
VOCALIC R
eE
ēEE
aiAI
oO
ōOO
auAU

Yogavaaha

[编辑]

Yogavaaha(半元音,半輔音)包括兩個附標:

輔音

[编辑]

下面列出字母和IAST符號及unicode名字。

清音送氣音濁音濁送氣音鼻音
軟腭音kakhagaghanga
硬腭音cachajajhaña, nya
卷舌音ṭa, ttaṭha, tthaḍa, ddaḍha, ddhaṇa, nna
齒音tathadadhana
唇音paphababhama
yaralavaśa, sha
ṣa, ssasahaḷa, llaɺ

數字

[编辑]

十個數字是:

(0),(1),(2),(3),(4),(5),(6),(7),(8),(9)

Unicode編碼

[编辑]

Unicode給卡納達文的範圍是U+0C80–U+0CFF。

卡納達文
Kannada[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 (PDF)
 0123456789ABCDEF
U+0C8x
U+0C9x
U+0CAx
U+0CBxಿ
U+0CCx
U+0CDx
U+0CEx
U+0CFx ೱ  ೲ 
注釋
1.^ 依據 Unicode 15.0
2.^ 灰色區域表示未被分配的碼位

卡納達字母表的名字是swaragalu。

引用

[编辑]
  1. ^Campbell, George L.Handbook of scripts and alphabets 1st Ed.Routledge,Newyork. 1997-11-06:84–5 [2007-02-23].ISBN 9780415137157.OCLC 34473667.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2. ^Kannada. [200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 
  3. ^Old Kannada. [200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 
  4. ^Kadamba. [200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 

外部連結

[编辑]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卡納達文&oldid=8747878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