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罗县 | |
|---|---|
| 县 | |
博罗县城一景 | |
博罗县的地理位置 | |
| 坐标:23°10′14″N114°16′48″E / 23.17067°N 114.2801°E /23.17067; 114.2801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隶属行政区 | 广东省惠州市 |
| 政府駐地 | 罗阳街道 |
| 下级行政区 | 17个镇
|
| 政府 | |
| • 县委书记 | 江菊莲 |
| • 县长 | 卢伟航 |
| 面积 | |
| • 总计 | 2,855.11 平方公里(1,102.36 平方英里) |
| 人口(2020年)[1] | |
| • 常住 | 1,210,878人 |
| • 密度 | 424人/平方公里(1,098人/平方英里) |
| • 城镇 | 712,593人 |
| 語言 | |
| • 母语(方言) | 客家语、粤语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5161XX |
| 電話區號 | 0752 |
| 車輛號牌 | 粤L |
| 行政区划代码 | 441322 |
| 国内生产总值(2022) | ¥801.33亿元 |
| •人均 | ¥84,270元 |
| 網站 | 博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博罗县 | |||||||||||
| 繁体字 | 博羅 | ||||||||||
|---|---|---|---|---|---|---|---|---|---|---|---|
| 简化字 | 博罗 | ||||||||||
| |||||||||||
博罗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县份,隶属惠州市。博罗于前214年置县,名“傅罗”,西晉武帝太康元年 ( 公元280年 )改“傅罗”称“博罗”县至今。博罗县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下游北岸,县境东北与河源市源城区、东源县和紫金县交界,东南与惠阳区、惠城区相连,南隔东江与东莞市相望,西与广州市增城区相连。博罗县面积2,795平方公里,縣政府駐罗阳街道博惠路82號。中欧班列货运红海站设在本县与东莞市、广州市的黄金交界点---石湾镇。
博羅是嶺南四大文明古縣之一,客家文化、紅色文化、中醫藥文化等交相輝映,文化先後融合廣府、客家、潮汕等眾多民系的文化,形成了既有嶺南文化共性,又有鮮明地域個性的多元文化。
博罗县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工业百强县[2],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投资潜力100强[3]。2023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达838.89亿元[4]。

秦統一中國之前,嶺南為百越之地,分佈眾多土邦小國,博羅所在的地方稱為「縛婁國」[5],靠近今罗浮山。古越語「羅」「浮」即「縛婁」異譯,其中「縛」「浮」表示「人」,「羅」或「婁」指「山洞」,故「縛婁」即「山裏之人」。[6]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設傅羅縣,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為博羅縣。1963年属于惠阳专区管辖,1988年属于惠州市管辖。是廣東省四大古縣之一。
罗阳街道、龙溪街道、石坝镇、麻陂镇、观音阁镇、公庄镇、杨村镇、柏塘镇、泰美镇、湖镇镇、长宁镇、福田镇、龙华镇、园洲镇、石湾镇、杨侨镇、横河镇和 罗浮山管委会。

博罗本地居民以汉族客家人为主。博罗亦是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广东县份之一,有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惠州與河源市地處嶺南偏遠山區,在唐宋以前,除當地的百越土著(壯族、瑤族、苗人、疍家人、畲族(又特指輋族))和奉皇命「平南」軍隊,是中原漢人甚少涉足之地。[8]據惠陽縣誌(2003)記載,至元末,今惠州所轄縣區共只9545戶45410人。[8]換句話說,每平方公里只有不到1戶5人,基本上乃蠻荒之地。[8]現在惠州與河源市600萬居民的祖先,大都是元末戰亂,明初建立衛所軍制和清初解除海禁令以後大批流入。[8]
2009年年末时户籍人口有813,730人。博罗下辖17个镇[9]。
2021年,博羅縣常住人口121.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1.45萬人,農村人口49.75萬人,城鎮化率58.95%。户籍人口95.09萬人。
1934年補修的《博羅縣誌》記戴「博羅立縣甚古,今環東江而居者,皆惠州語系。大半又自閩來,為漳州語系。泰市(今泰美鎮)瀛圖(今汝湖鎮仍圖社區)至水北、剝折嶺皆是也。西部之鐵場、石灣為廣州語系。近山則為客家語系。僅羅浮之瀾石有平婆語系。羅浮山洞有瑤人語系。鐵場外,江中,有疍語系。而博羅城則合各種語言自成為博羅語系。然語系同而分族則不一。大要皆越之族與中原民族之混合。龍華陳氏,最古之族。其他人多自北方徙殖。」[10]
如今博罗通行客家话,客家话是博罗的主要方言;靠近东莞广州的石湾镇以及园洲两镇则多用粤语;另有闽南语、畲语,但分布较少且分散。
博罗县的农业比较有特色的是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鳥等“三高农业”。博罗的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工业比较有特色的是建材、制药、纺织、服装、化工及电子等轻工业,境内有多个大型工业区,包括宝盛电子城、宏博工业城、梅花工业园、侨兴工业城、福兴工业城。
博罗为广东省较具实力的县(市),综合竞争力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89位。2022年,全市GDP总量801.33亿元(折合112.0741亿美元),居广东各县(市)第3位;人均GDP为84,270元(合11,786美元),居各县(市)第6位。县内以罗阳、石湾镇、园洲镇的工业经济实力较强,名列全县之首。
博罗县旅游资源丰富,县内的罗浮山,被誉为“岭南第一山”,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博罗县内有四星级酒店三家,是罗浮山大酒店、富华大酒店及嘉豪御景酒店。
广河高速、
205国道、
220国道、
324国道、从莞高速、济广高速、
京九铁路、
广汕高铁、广梅汕铁路贯穿博罗全境,
广惠高速和
惠河高速公路、
博深高速公路、
从莞深高速也在境内交汇,东江上有10座大桥与东莞、惠州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碑刻:《鄔文開路碑》(刻於唐代武周二年)[12]
9. 《 廣東文獻》( 季刊 )( 第一九八期, 二零二二年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