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博罗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博罗
博罗」重定向至此。關於巴拿马的一个城市,請見「博罗 (贝拉瓜斯省)」。
博罗县
博罗县城一景
博罗县城一景
博罗县的地理位置
博罗县的地理位置
坐标:23°10′14″N114°16′48″E / 23.17067°N 114.2801°E /23.17067; 114.2801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广东省惠州市
政府駐地罗阳街道
下级行政区
17个镇
政府
 • 县委书记江菊莲
 • 县长卢伟航
面积
 • 总计2,855.11 平方公里(1,102.3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1,210,878人
 • 密度424人/平方公里(1,098人/平方英里)
 • 城镇712,593人
語言
 • 母语方言客家语粤语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5161XX
電話區號0752
車輛號牌粤L
行政区划代码441322
国内生产总值(2022)¥801.33亿元
人均¥84,270元
網站博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博罗县
繁体字博羅
简化字博罗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Bóluó
客語
客家话拼音Boklo

博罗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县份,隶属惠州市。博罗于前214年置县,名“傅罗”,西晉武帝太康元年 ( 公元280年 )改“傅罗”称“博罗”县至今。博罗县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下游北岸,县境东北与河源市源城区东源县紫金县交界,东南与惠阳区惠城区相连,南隔东江与东莞市相望,西与广州市增城区相连。博罗县面积2,795平方公里,縣政府駐罗阳街道博惠路82號。中欧班列货运红海站设在本县与东莞市广州市的黄金交界点---石湾镇

博羅是嶺南四大文明古縣之一,客家文化、紅色文化、中醫藥文化等交相輝映,文化先後融合廣府、客家、潮汕等眾多民系的文化,形成了既有嶺南文化共性,又有鮮明地域個性的多元文化。

博罗县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工业百强县[2],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投资潜力100强[3]。2023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达838.89亿元[4]

历史

[编辑]
博羅橫嶺山出土青銅甬

秦統一中國之前,嶺南為百越之地,分佈眾多土邦小國,博羅所在的地方稱為「縛婁國」[5],靠近今罗浮山。古越語「羅」「浮」即「縛婁」異譯,其中「縛」「浮」表示「人」,「羅」或「婁」指「山洞」,故「縛婁」即「山裏之人」。[6]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設傅羅縣,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為博羅縣。1963年属于惠阳专区管辖,1988年属于惠州市管辖。是廣東省四大古縣之一。

行政区划

[编辑]

博罗县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14个、1个管委会[7]

罗阳街道、​龙溪街道、​石坝镇、​麻陂镇、​观音阁镇、​公庄镇、​杨村镇、​柏塘镇、​泰美镇、​湖镇镇、​长宁镇、​福田镇、​龙华镇、​园洲镇、​石湾镇、​杨侨镇、​横河镇和 罗浮山管委会。

民族

[编辑]
博罗大鼓。

博罗本地居民以汉族客家人为主。博罗亦是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广东县份之一,有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人口

[编辑]

古代人口史

[编辑]

惠州與河源市地處嶺南偏遠山區,在唐宋以前,除當地的百越土著(壯族瑤族苗人疍家人畲族(又特指輋族))和奉皇命「平南」軍隊,是中原漢人甚少涉足之地。[8]據惠陽縣誌(2003)記載,至元末,今惠州所轄縣區共只9545戶45410人。[8]換句話說,每平方公里只有不到1戶5人,基本上乃蠻荒之地。[8]現在惠州與河源市600萬居民的祖先,大都是元末戰亂,明初建立衛所軍制和清初解除海禁令以後大批流入。[8]

人口統計

[编辑]

2009年年末时户籍人口有813,730人。博罗下辖17个镇[9]

2021年,博羅縣常住人口121.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1.45萬人,農村人口49.75萬人,城鎮化率58.95%。户籍人口95.09萬人。

語言

[编辑]

1934年補修的《博羅縣誌》記戴「博羅立縣甚古,今環東江而居者,皆惠州語系。大半又自閩來,為漳州語系。泰市(今泰美鎮)瀛圖(今汝湖鎮仍圖社區)至水北、剝折嶺皆是也。西部之鐵場、石灣為廣州語系。近山則為客家語系。僅羅浮之瀾石有平婆語系。羅浮山洞有瑤人語系。鐵場外,江中,有疍語系。而博羅城則合各種語言自成為博羅語系。然語系同而分族則不一。大要皆越之族與中原民族之混合。龍華陳氏,最古之族。其他人多自北方徙殖。」[10]

如今博罗通行客家话,客家话是博罗的主要方言;靠近东莞广州的石湾镇以及园洲两镇则多用粤语;另有闽南语、畲语,但分布较少且分散。

  • 客家话:主要以惠中片客家话、本地話和平婆話為主。惠中片客家话分布于博罗大部分乡镇,和新惠小片的惠阳话十分接近; 博罗本地话和客家话相比差异较大但可以互通,和惠城话有近似之处但有一定的区别,从语音特点上语言界普遍的解释是“一种兼具粤语特点的客语”[11];平婆话属客家话汀州片。实际上来源福建的漳潮客家话群,属闽南客家话的一种。受闽语的影响颇深。
  • 闽语:主要是以鹤佬话为主,在靠近惠城的地区有较大范围的分布。鹤佬话使用者兼用客家话。
  • 粤语:主要是以广府话为主,属粤语广府片,与从化、增城的粤语接近,而与广州话有所不同。广府话分布于靠近东莞的园州、石湾、九潭等地。
  • 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不是汉语,亦不是畲族普遍使用的类似于客家话的畲话。分布于畲族地区。

经济

[编辑]

博罗县的农业比较有特色的是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鳥等“三高农业”。博罗的工业外向型经济为主,工业比较有特色的是建材、制药、纺织、服装、化工及电子等轻工业,境内有多个大型工业区,包括宝盛电子城、宏博工业城、梅花工业园、侨兴工业城、福兴工业城。

博罗为广东省较具实力的县(市),综合竞争力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89位。2022年,全市GDP总量801.33亿元(折合112.0741亿美元),居广东各县(市)第3位;人均GDP为84,270元(合11,786美元),居各县(市)第6位。县内以罗阳、石湾镇、园洲镇的工业经济实力较强,名列全县之首。

旅游

[编辑]
参见:博罗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从罗浮山鸟瞰博罗县

博罗县旅游资源丰富,县内的罗浮山,被誉为“岭南第一山”,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博罗县内有四星级酒店三家,是罗浮山大酒店、富华大酒店及嘉豪御景酒店。

交通

[编辑]

S2 广河高速 205国道 220国道 324国道从莞高速济广高速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京九铁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广汕高铁广梅汕铁路贯穿博罗全境,S21 广惠高速G25 惠河高速公路G0422 博深高速公路S29 从莞深高速也在境内交汇,东江上有10座大桥与东莞惠州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著名人物

[编辑]
另请参见“Category:博罗人”。

特产

[编辑]

罗浮山大米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碑刻:《鄔文開路碑》(刻於唐代武周二年)[12]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经济规模差距扩大,GDP超千亿县市增至24个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www.eeo.com.cn. [2024-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经济规模差距扩大,GDP超千亿县市增至24个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www.eeo.com.cn. [2024-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4. ^博罗冲刺千亿级经济强县_第27798版:惠州观察·县区_2024-03-01_南方日报数字报_南方网. epaper.southcn.com. [2024-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0). 
  5. ^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先秦.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6: 45–46. 
  6. ^司徒尚纪. 广东政区体系——历史·现实·改革.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 20.ISBN 9787306014184. 
  7. ^博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_县情概况. www.boluo.gov.cn. [2025-05-28]. 
  8. ^8.08.18.28.3潘家懿、林倫倫(2011),粵東惠河片閩南語的分佈及其地理環境特徵,《臺灣語文研究》第6卷第2期,2011, p.16
  9. ^2009年末户籍人口与经济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0》,辖境面积来源于民政部-行政区划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博羅縣誌》民國23年版,156頁。轉引自潘家懿、林倫倫(2011),粵東惠河片閩南語的分佈及其地理環境特徵,《臺灣語文研究》第6卷第2期,2011, p.16
  11. ^谢留文,黄雪贞. 客家方言的分区(稿):. 中国语言地图集. 2007, (2007:238-249): 12. 
  12. ^《藝林叢錄》(第七編)(頁一三零:讀「博羅新志」稿 作者:黃良)

9. 《 廣東文獻》( 季刊 )( 第一九八期, 二零二二年四月 )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博罗县
博罗县行政区划
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惠州市  政府驻地:罗阳街道
街道
省级行政区:广东省  政府驻地:惠城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惠城区
8街道
5镇
仲恺高新区
2街道
3镇
惠阳区
2街道
6镇
惠阳开发区
1街道
大亚湾开发区
3街道
博罗县
2街道
14镇
惠东县
2街道
12镇
龙门县
2街道
7镇
1民族乡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会广州市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广州市
深圳市
地级市
韶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江门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注1:东莞市中山市的行政区划是地级市、镇(街道)两级编制,没有县级编制。
注2:陆丰市碣石镇东沙群岛中华民国控制,参见臺海現狀
注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管理區,並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其中,深汕特别区由深圳市按照普通区管理,居民户籍、GDP等均纳入深圳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广东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副省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注1: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博罗县&oldid=8747766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