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南部县

坐标31°21′15″N106°03′54″E / 31.35417°N 106.06500°E /31.35417; 106.065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部县
南部县的地理位置
南部县的地理位置
坐标:31°21′15″N106°03′54″E / 31.35417°N 106.06500°E /31.35417; 106.06500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四川省南充市
政府駐地南隆镇
下级行政区
面积
 • 总计2,229.63 平方公里(860.8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817,235人
 • 密度367人/平方公里(949人/平方英里)
 • 城镇367,146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08:00
郵政編碼637300
電話區號817
行政区划代码511321
国内生产总值(2024)¥481.8亿
網站www.scnanbu.gov.cn

南部县四川省南充市所辖的一个。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万。

历史沿革

[编辑]

西汉(前205年)置充国县,为建县之始。南朝宋元嘉八年(433年)改为南国县,天监二年(503年)改名南部县,后曾撤并,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南部县。

地理

[编辑]

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东邻仪陇蓬安,西连盐亭梓潼,南界顺庆区西充,北达剑阁阆中。主要河流有嘉陵江及其支流西河

文化

[编辑]

方言

[编辑]

南部境内方言语音差异明显,大致可以分为东部入声派入阳平的成渝方言片区(如南隆)和西部保留入声的岷江方言片区(如大坪、升钟、伏虎)。南部县西部的岷江方言片区受四川明清移民运动影响相对较小,是较早期四川方言的存留[2]。据《南部县志》记载县内约三十大姓,其中鲜于、陈、马、敬(苟)、雍、罗、何、任、蒲等九姓全为元代之前定居的巴蜀土著居民[3],而王、张、李、杨、宋、冯、杜等七姓也有近一半支脉为宋元巴蜀土著[3]

行政区划

[编辑]

南部县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33个、5个[4]

滨江街道、​蜀北街道、​满福街道、​南隆街道、​老鸦镇、​永定镇、​碑院镇、​谢河镇、​盘龙镇、​铁佛塘镇、​石河镇、​王家镇、​富利镇、​楠木镇、​长坪镇、​东坝镇、​河坝镇、​定水镇、​大王镇、​黄金镇、​流马镇、​建兴镇、​三官镇、​伏虎镇、​双佛镇、​花罐镇、​大桥镇、​大河镇、​万年镇、​升钟镇、​升水镇、​大坪镇、​神坝镇、​八尔湖镇、​石龙镇、​西水镇、​桐坪镇、​五灵乡、​小元乡、​宏观乡、​双峰乡和​太霞乡

縣域沿革[5]

[编辑]
  • 民國37年(1948)調整飛地。南部縣富驛鄉轄涪山寺—麻石橋—銅骨山以西的6保半之地及南部縣飛入鹽亭縣境內的王家壩、金家壩、陳家坪、張家坪劃鹽亭縣管轄;鹽亭縣飛入南部縣境內的楊家堰(今屬鹽亭縣富驛鎮)劃歸南部縣富驛鄉管轄。
  • 1950年下年,將南部縣飛入劍閣縣金仙鄉第四保境內李家岩劃歸劍閣縣。
  • 1952年1月15日,閬中縣的萬年埡場劃歸南部縣萬年鄉,南部縣雙柏鄉的水城、鶴亭兩村劃歸閬中縣;南部縣與蓬安縣共管的平頭場劃歸蓬安縣蓬安縣平頭鄉的老觀廟、鹽井壩劃歸南部縣;西充縣杜宇鄉第一、二、三組,大村鄉的陸伍溝,大全鄉(大泉鄉)五村和八村劃歸南部縣大堰鄉,古樓鄉的七村劃歸南部縣;南部縣金元鄉新民村劃歸西充縣古樓鄉[6]
  • 1952年4月18日,南部縣雙河鄉二、三、四村及場上街道劃歸儀隴縣[7]
  • 1953年春,西充縣大林鄉八村一組(張甫溝)劃歸南部縣馬鞍鄉;蒼溪縣何家坡劃歸南部縣思依區橋樓鄉;南部縣嵌入西充境內的3個村及縣境義和、金源、罐子、李家4鄉劃歸西充縣,鮮店鄉劃歸蓬安縣
  • 1953年6月8日,南部縣雙柏鄉劃歸閬中縣[8]
  • 1953年6月26日,南部縣新南鄉兩組劃歸西充縣中心鄉,金漁鄉和新嶺鄉的陳家村劃歸閬中縣閬中縣新農鄉(興隆鄉)的5個村劃歸南部縣[9]
  • 1953年7月8日,南部縣富驛區(第九區)的富驛場、新民、合作、金峰、花林5個鄉和大坪區(第十區)全部(大坪、丘埡、罐埡、光中、鐵鞭、店埡、神壩、分水8個鄉)劃歸鹽亭縣[10]
  • 1953年8月5日,南部縣思依區(第十二區)思依、木蘭、城隍、棗碧、河樓、橋樓、新嶺7鄉劃歸閬中縣[11]
  • 1954年,鹽亭縣神壩鄉十二、十三、十四共3村及鐵鞭鄉第三村又劃歸南部縣。
  • 1973年12月17日,為處理升鍾水庫淹沒問題,鹽亭縣大坪區及所屬的大坪、坵埡、光中、神壩、鐵邊、罐亞、西河、店埡、同興等9個公社劃歸南部縣[12]
  • 1978年5月12日,南部縣新政區所轄新政鎮及新政、馬桑、三元3公社全部劃歸儀隴縣[13],平頭公社劃歸蓬安縣
  • 1984年1月26日,閬中縣木蘭公社的鹿羊、青龍包3個大隊21個生產隊劃歸南部縣升水鄉[14]
  • 2004年9月3日,南部縣柴井鄉和度門鎮劃歸儀隴縣管轄[15]
  • 2011年8月18日,南部縣光華鄉劃歸儀隴縣管轄[16],光華鄉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19畝,轄10個村、65個村民小組、2267戶,總人口8455人,人均耕地0.96畝。

交通

[编辑]

公路

[编辑]

高速公路

[编辑]

铁路

[编辑]

汽车客运站

[编辑]
  • 南部县汽车客运站
  • 南部县城西客运站

铁路客运站

[编辑]

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禹迹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醴峰观禹迹山摩崖造像南部观音庵大殿南部永安庙大殿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南部报恩寺南部文庙南部马家大院神坝砖塔平桥东观庙广川庙上乘寺真相寺庙子梁李氏墓长坪山红军战场遗址及石刻标语群回龙山石刻观音山摩崖造像黄家祠堂雷家湾民居宋家院子松林包民居川陕苏区红军前敌指挥部旧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南部马王皮影戏。

风景名胜

[编辑]

历代名人

[编辑]

特产

[编辑]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南部脆香甜柚

升钟酸菜、大桥豆瓣、川北银丝粉

特色美食:

[编辑]
  • 南部肥肠干饭
  • 南部米粉
  • 方酥锅盔
  • 川北凉粉
  • 糯砣子凉粉
  • 油茶馓子
  • 卧龙鮓

教育

[编辑]

普通高中

[编辑]
  • 南部中学
  • 南部二中
  • 南部三中
  • 建兴中学
  • 东坝中学
  • 东辰学校(民办)
  • 东方学校(民办)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张强. 四川盐亭射洪西充方言岛. 语言历史论丛. 2015, (11): 344. 
  3. ^3.03.1四川省南部县志编纂委员会. 南部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106.ISBN 7-220-02548-3. 
  4. ^行政区划搜索:南部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5. ^四川省南部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南部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09月第1版.第48頁
  6. ^1952年1月15日川北行署【民政字第0058號】指示
  7. ^1952年4月18日川北行署【民政字第0570號】批復
  8. ^1953年6月8日四川省民政廳【民政字第1193號】通知
  9. ^1953年6月26日南充專署【民財字第0180號】通知
  10. ^1953年7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府民字第0919號】批復
  11. ^1953年8月5日南充專署批准
  12. ^1973年12月17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172號】批復
  13. ^1978年5月12日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函73號】批復
  14. ^1984年1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9號】批復
  15. ^川府民政[2004]30號
  16.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將南部縣光華鄉劃歸儀隴縣管轄的批覆》及南充市人民政府的轉發通知;8月18日,在南部縣光華鄉政府辦公樓前舉行了光華鄉整建制劃歸儀隴縣交接儀式。

外部链接

[编辑]
南部县行政区划
街道
南充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四川省  政府驻地:顺庆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顺庆区
12街道
6镇
1乡
高坪区
8街道
10镇
1乡
嘉陵区
4街道
17镇
2乡
南充经济开发区
1街道
2镇
县级市
阆中市
5街道
19镇
3乡
1民族乡
南部县
4街道
33镇
5乡
营山县
3街道
18镇
8乡
蓬安县
2街道
14镇
5乡
仪陇县
1街道
29镇
7乡
西充县
2街道
16镇
5乡
四川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成都市
地级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眉山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雅安市
巴中市
资阳市
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所有曾划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者皆已脱贫摘帽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全境)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南部县&oldid=8840094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