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南羌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羌语
区域四川省
族群羌族
母语使用人数
81,000(1999)[1]
語系
汉藏语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qxs
Glottologsout2728[2]
ELPSouthern Qiang
本条目包含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浏览器需要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確显示,否则可能显示为乱码、问号、空格等其它符号。

南羌语是一种分部在中国四川省岷江边由约81,300人使用的汉藏语系羌语支语言。

不同于其近亲北羌语,南羌语是一种声调语言

南羌语方言

[编辑]

南羌语分布在理县(桃坪等乡)、汶川县(龙溪乡萝卜寨、绵虒镇等地)和茂县一小部,包含7种方言:大吉山、桃坪、龙溪、绵虒、黑虎、三龙、较场。其间分歧很大以至难以互通。

见于较古材料的南羌语方言名称包括Lofuchai (Lophuchai, Lopu Chai)、Wagsod (Wa-gsod, Waszu)[3]和“蛮子”。[4]蒲溪乡南羌语方言由黄成龙详细记录。[5]

Liu加上了三龙和较场两种次方言。[6]

Sims[7]将南羌语按完成时一致后缀创新划分方言群。

南羌语
  • “高化”*ji创新方言群
  • “低化”*ɚ创新方言群
    • 理县西部: 蒲溪乡、薛城镇、木卡乡、九子村
    • 理县东部: 桃坪乡、通化乡

音系

[编辑]

声母如下表:[8]

齿卷舌龈颚硬颚软腭小舌
全清ptkq
次清
全浊bdɡɢ
清塞擦tsʈʂ
送气塞擦tsʰʈʂʰtʃʰtɕʰ
浊塞擦dzɖʐ
清擦fsʂʃɕ(x)χ
浊擦zʐʒʑ(ɣ)ʁ
mnɲŋ
l
半元音j,ɥw
  • ʁ/在前元音前实现为软腭音[xɣ]
  • /f/和双唇音[ɸ]是自由变体。

元音如下表:[8]

iyu
eəə˞o
aɑ
成音节辅音ɹ̩
  • /eu/可实现为ʉ]

社会地位

[编辑]

如许多其他的羌语支语言,南羌语正变得濒危。因为教育系统广泛使用标准汉语,汉语作为羌族人交流的中介语言,也在教育和电视节目中通用,大多数羌族儿童使用汉语很流利甚至成为单语者,而越来越多的则不会说羌语。[9]

另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南羌语于《民族语》的链接(第18版,2015年)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Southern Qiang.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John McCoy & Timothy Light, ed., 1986,Contributions to Sino-Tibetan Studies, pp. 40, 65.
  4. ^UC Berkeley, 1992,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vol. 15, pp. 76–77.
  5. ^黄成龙. 2007.蒲溪羌语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ISBN 9787105089772.(中文)
  6. ^Liu, Guangkun. Mawo Qiangyu Yanjiu. Sichuan Nationality Press. 1998. 
  7. ^Sims, Nathaniel. 2016.Toward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Qiang Dialect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7(3), 351–381.DOI:10.1177/1606822X15586685
  8. ^8.08.1Sun, Hongkai. Qiangyu Jianzhi. Nationality Press. 1981. 
  9. ^Randy J. LaPolla, Chenglong Huan.A Grammar of Qiang: With annotated texts and glossary. Mouton de Gruyter. 2003: 5 [2021-03-20].ISBN 978-31101782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书目

[编辑]
  • Bradley, David. (1997).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nd classification". In D. Bradley (Ed.),Papers in South East Asian linguistics: Tibeto-Burman languages of the Himalayas (No. 14, pp. 1–71). Canberra: Pacific Linguistics.
  • Chang, Kun. 196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outhern Ch'iang dialects".Monumenta Serica, XXVI:422 - 443.
  • Evans, Jonathan P. 2001a.Introduction to Qiang Lexicon and Phonology: Synchrony and Diachrony. Tokyo:ILCA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祖語原始漢藏語(假说)
汉语
未分類
東北地区
"那伽语支英语Naga languages"
萨尔语群
西部
大基兰特语支英语Mahakiranti languages
大马嘉尔语支英语Greater Magaric languages
東南部
東北部
其他分支
大桑朗语群
斜體表示單個語言也被視為單分支。
嘉绒语支
东部语组
西部语组
拉坞戎语(南方言·北方言·東方言)、尔龚语(西方言·北方言·東北方言)·†西夏语
羌语支
尔玛语组
羌语(北方言·南方言)、扎坝语(北方言·南方言)、却域语
普米语组
普米语(北方言·南方言)、土家语(北方言·南方言)、木雅语(东方言·西方言)
纳语支
贵琼语组
尔苏语组
納语组
納西語(西方言·东方言)、史興語納木依語
羌语支藏语支混合语言
十字(†)表示該語言已滅亡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话
晋语
粤语
客家话
湘語
贛語
吴语
闽语
徽语
平话和土话
混合语
古汉语
參見
白語支
藏缅语族
藏-喜语群
藏语支
白马语支
  • 白马语
    • 平武白马语
    • 文县白马语
    • 九寨沟白马语
    • 松潘白马语
    • 书面白马语
东部藏语群
仓洛语支
达芒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
基兰特语支
羌语群
嘉绒语支
羌语支
羌语组
贵琼语组
尔苏语支
纳语支
昌都语群
緬彝語群
彝語支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东部方言
彝语南部方言
彝语东南部方言
普佤语群
普拉语群
东南部方言未分类
卡卓语组
拉邬语组
拉祜语组
努苏语组
傈僳语组
彝语中部方言
彝语西部方言
他鲁语群
哈尼语支
其他彝语支
曼子语支
緬語支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
侬语支
达尼语支
鲁苏语支
义都—达让语支
桑朗语支
舍朱奔语支
格曼语支
未归类
壯侗語系
黎语支
仡央语群
拉珈语支
侗水语支
臨高語
壯傣語支
壮语
傣语
古越语
混合语
苗瑶语系
苗语族
巴哼语支
东部语支
畲语支
中部语支
西部语支
瑶语族
混合語
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
克木语支
莽语支
越語支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言
马来-波利
尼西亚语族
巴丹語群
亞齊-占語群
混合語
突厥语系
西伯利亞語支
萨彦語支
葛逻禄语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烏古爾語族
古突厥语
蒙古语系
通用蒙古语语支
西喇古儿语支
达斡尔语支
古蒙古语
旁蒙古语族
混合语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语群
南通古斯语群
西南通古斯语群
古通古斯语
扶余語系
日琉语系
朝鲜语系
亚非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斯拉夫语族
吐火罗语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
混合语
語系不明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手语字母
外語教學
註:絕跡語言中国境内绝迹语言) ·极危语言中国境内极危语言) ·可能存在于中国境内的语言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中國漢語方言保護
关于港澳地区的语言,参见:香港語文澳门语言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南羌语&oldid=7535365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