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南华县

坐标25°11′38″N101°16′23″E / 25.193758°N 101.273117°E /25.193758; 101.27311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同名县份,参见:南华县 (消歧义)

25°11′38″N101°16′23″E / 25.193758°N 101.273117°E /25.193758; 101.273117

南华县
楚雄彝文
南华县县城,拍摄于新南华行政中心
南华县县城,拍摄于新南华行政中心
南华县(红色)在楚雄州(粉色)和云南省的位置
南华县(红色)在楚雄州(粉色)和云南省的位置
坐标:25°11′37″N101°16′28″E / 25.19368°N 101.27438°E /25.19368; 101.27438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面积
 • 总计2,343 平方公里(905 平方英里)
海拔2,861.1 公尺(9,386.8 英尺)
人口2020年[1]
 • 常住203,704人
 • 密度86.9人/平方公里(225人/平方英里)
 • 城镇65,431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675200
電話區號878
車輛號牌云E
行政区划代码532324
網站www.ynnh.gov.cn

南华县楚雄彝文IPA/mɯ21xo33bu3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位于楚雄州西部,县城龙川镇东距州府楚雄市33公里、省会昆明市192公里,西距大理市175公里。东接牟定县,东南连楚雄市,南连景东县,西邻弥渡县,北毗祥云县姚安县。全县面积2265平方千米,2020年总人口20.37万人。南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同时也是云南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的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

历史

[编辑]

汉代时属益州郡地,三国蜀汉益州云南郡地。西晋置为宁州云南郡,东晋南朝为宁州兴宁郡地,后属北周南宁州云南郡。隋代属南宁州总管府。唐朝初置丘州南诏国俗富郡,属弄栋节度大理国石鼓赕,属威楚府元代宪宗七年(1257年)设欠舍千户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镇南州,治今沙桥镇,属威楚路明代沿为镇南州,迁治今龙川镇,属楚雄府。清代沿明制。

民国2年(1913年)4月,镇南州改为镇南县。1950年镇南县属楚雄专区。1954年6月30日,镇南县更名为南华县,寓意为“西南美丽的地方”。1957年设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属楚雄州。1960年撤销南华县,并归楚雄县。1962年又重新恢复南华县。[2]

自然地理

[编辑]

南华县境东西横距64.6公里,南北纵距71.7公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西南群山纵横,东北丘陵起伏,间有少量平坝和狭谷。县城所在地龙川镇海拔1857米,境内最高点为红土坡镇龙潭山的烧香寺山,海拔2861.1米,最低点位于马街镇威车村倒座窑,海拔963米,海拔高差1898.1米。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5.86%。境内亚热带至中温带的气候兼有,形成“一山分四季,谷坡两重天”的立体气候。

气候

[编辑]
南华县气象数据(1981-2010)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24.7
(76.5)
25.1
(77.2)
29.1
(84.4)
30.6
(87.1)
33.0
(91.4)
31.5
(88.7)
30.8
(87.4)
30.4
(86.7)
30.3
(86.5)
28.2
(82.8)
25.4
(77.7)
22.8
(73.0)
33.0
(91.4)
平均高温 °C(°F)16.8
(62.2)
18.6
(65.5)
21.6
(70.9)
24.4
(75.9)
25.6
(78.1)
25.7
(78.3)
25.2
(77.4)
25.1
(77.2)
23.7
(74.7)
22.0
(71.6)
19.0
(66.2)
16.6
(61.9)
22.0
(71.7)
日均气温 °C(°F)7.5
(45.5)
9.6
(49.3)
12.8
(55.0)
16.1
(61.0)
19.2
(66.6)
20.6
(69.1)
20.3
(68.5)
19.7
(67.5)
18.0
(64.4)
15.7
(60.3)
11.1
(52.0)
7.5
(45.5)
14.8
(58.7)
平均低温 °C(°F)−0.2
(31.6)
1.3
(34.3)
4.3
(39.7)
7.8
(46.0)
12.8
(55.0)
16.3
(61.3)
16.7
(62.1)
16.0
(60.8)
14.3
(57.7)
11.3
(52.3)
5.4
(41.7)
1.0
(33.8)
8.9
(48.0)
历史最低温 °C(°F)−7.8
(18.0)
−4.6
(23.7)
−3.4
(25.9)
−0.1
(31.8)
4.8
(40.6)
10.3
(50.5)
11.0
(51.8)
9.8
(49.6)
5.5
(41.9)
3.0
(37.4)
−2.6
(27.3)
−6.9
(19.6)
−7.8
(18.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11.1
(0.44)
11.3
(0.44)
14.8
(0.58)
19.4
(0.76)
70.7
(2.78)
141.1
(5.56)
166.3
(6.55)
173.1
(6.81)
122.7
(4.83)
73.2
(2.88)
28.4
(1.12)
10.8
(0.43)
842.9
(33.18)
平均相對濕度(%)69636061667782848582797674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3]

行政区划

[编辑]

南华县下辖6个、3个、1个民族乡[4]

龙川镇、​沙桥镇、​五街镇、​红土坡镇、​马街镇、​兔街镇、​雨露白族乡、​一街乡、​罗武庄乡五顶山乡

人口

[编辑]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南华县总人口(常住人口)共有203,704人,城镇人口65,431人(占32.12%),乡村人口138,273人(占67.88%)。共有男性102,841人、女性100,863人,性别比为101.96。0—14岁人口共34,691人(占17.03%),15—59岁人口共134,353人(占65.96%),60岁及以上人口共34,660人(占17.0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共25,642人(占12.59%)。大学专科学历及以上人口有13,321人,15岁以上的文盲有3,000人,占15岁以上人口的1.78%。[5]

交通

[编辑]

南华历来是川、黔、滇东通往滇西、缅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咽喉要塞,有“九府通衢”之称。[6]

经济

[编辑]

南华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有“中国野生菌之乡”的美誉。

2022年,南华县生产总值达124.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5.75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49.18亿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为23.8∶36.7∶39.5。人均生产总值62,087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376元、15,064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03,491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8亿元,人均2,830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7亿元,人均10,348元。[7]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南华县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 2010-04-26 [2012-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中文(中国大陆)). 
  3. ^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81-2010年). 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2012-08-16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4. ^行政区划搜索:南华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5.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2020.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ISBN 978-7-5037-9772-9. 
  6. ^南华县地理位置. 南华县人民政府. 2011-01-19 [2012-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中文(中国大陆)). 
  7.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 2023.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3 [2023-12-14].ISBN 978-7-5230-025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4). 

外部链接

[编辑]
南华县行政区划
民族乡
省级行政区:云南省  政府驻地:楚雄市
县级行政区
县级市
楚雄市
3街道
10镇
3乡
禄丰市
11镇
3乡
双柏县
5镇
3乡
牟定县
4镇
3乡
南华县
6镇
3乡
1民族乡
姚安县
6镇
3乡
大姚县
8镇
3乡
1民族乡
永仁县
3镇
3乡
1民族乡
元谋县
3镇
7乡
武定县
7镇
3乡
1民族乡
云南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昆明市
曲靖市
玉溪市
保山市
昭通市
丽江市
普洱市
临沧市
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所有曾划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者皆已脱贫摘帽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全境)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南华县&oldid=8944630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