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古称果州、顺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市境东邻达州市、巴中市,北连广元市,西接绵阳市、遂宁市,南接广安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北部为川北低山区,南部为川东丘陵区。嘉陵江自北往南纵贯市境,于城区与西充河交汇。全市总面积12,482平方公里,人口636.4万,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南充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盛产的柑橘和丝绸闻名于世,有果城、绸都之称,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川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信息、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南充历史悠久,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设安汉县伊始,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均为郡、州、府、路、道、署治所。汉高祖刘邦遇危,志士纪信舍身解荥阳之危,有“诳楚存汉”之功,遂置安汉县(县治在今南充市顺庆区舞凤街道清泉坝五里店),属巴郡。新朝初始元年(8年),王莽改县名为安新。东汉更始三年(25年)刘秀复安汉县。献帝兴平元年(194年),为巴郡治所。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刘璋乃改巴郡为巴西郡,安汉成属县。
刘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巴西郡因僚人所据,安汉侨置在今绵阳市附近,属巴西侨郡。南梁时,安汉县迁至南充市搬罾乡石笱坝,为南宕渠郡治所。隋开皇三年(583年)属隆州。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原有南充国县(註:充国县後期被分為西充國縣、南充國縣)旧名,安汉县又地处南充国县之南,故改安汉县为南充县。
順慶府是於南宋至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期間存在的对于今天的南充市行政區劃的稱謂。其行政區劃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南充市(不含閬中市和南部县)、廣安市和达州市的大竹县、渠县。順慶的名稱最早起源於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跟重慶得名一致:在南宋理宗未繼位之前曾任果州(順慶府前身)團練使。登基後,正式下詔將其最初做官的「果州」升格為「順慶府」。後歷代均為府、路建制。
1912年,民國改革行政區劃,將全國多數州、府裁撤為縣。於是順慶府遂更名為「南充縣」,「順慶」之名消失。至1950年川北行署成立時,由南充縣析置縣級南充市,為省級川北行署的直轄市,相當於省會城市。又置南充专区、南充地区。1993年,撤销南充地区,设置地级南充市。[1]
南充市区俯瞰南充市地处四川盆地中北部、嘉陵江中游。全境可分为北部低山区和南部丘陵区两大地貌单元,地势从北向南倾斜,海拔256~889米。浅丘平坝、中丘中谷、高丘低山类型大体各占1/3。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2]
南充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阴凉潮湿,但严寒天气少见,气温变化比较和缓。夏季闷热潮湿,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常见。春季和秋季比较舒适。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4℃,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7.5℃。年平均气温17.3℃。年均降水量987.2毫米。年日照时数仅1135.3小时。
| 南充市高坪区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 历史最高温 °C(°F) | 19.4 (66.9) | 23.0 (73.4) | 30.2 (86.4) | 35.2 (95.4) | 37.2 (99.0) | 36.8 (98.2) | 39.6 (103.3) | 41.4 (106.5) | 41.9 (107.4) | 34.1 (93.4) | 25.7 (78.3) | 17.4 (63.3) | 41.9 (107.4) |
|---|
| 平均高温 °C(°F) | 9.2 (48.6) | 12.0 (53.6) | 16.7 (62.1) | 22.5 (72.5) | 26.9 (80.4) | 28.9 (84.0) | 31.7 (89.1) | 32.0 (89.6) | 27.0 (80.6) | 21.1 (70.0) | 16.1 (61.0) | 10.3 (50.5) | 21.2 (70.2) |
|---|
| 日均气温 °C(°F) | 6.5 (43.7) | 8.8 (47.8) | 12.7 (54.9) | 17.8 (64.0) | 22.1 (71.8) | 24.7 (76.5) | 27.3 (81.1) | 27.1 (80.8) | 22.9 (73.2) | 17.8 (64.0) | 13.0 (55.4) | 7.8 (46.0) | 17.4 (63.3) |
|---|
| 平均低温 °C(°F) | 4.3 (39.7) | 6.3 (43.3) | 9.7 (49.5) | 14.2 (57.6) | 18.4 (65.1) | 21.4 (70.5) | 23.9 (75.0) | 23.5 (74.3) | 20.1 (68.2) | 15.5 (59.9) | 10.7 (51.3) | 5.9 (42.6) | 14.5 (58.1) |
|---|
| 历史最低温 °C(°F) | −2.2 (28.0) | −0.4 (31.3) | 1.2 (34.2) | 4.9 (40.8) | 9.5 (49.1) | 14.3 (57.7) | 18.9 (66.0) | 17.4 (63.3) | 13.3 (55.9) | 3.5 (38.3) | 2.2 (36.0) | −3.4 (25.9) | −3.4 (25.9) |
|---|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5.7 (0.62) | 18.1 (0.71) | 33.9 (1.33) | 70.7 (2.78) | 116.7 (4.59) | 155.4 (6.12) | 190.6 (7.50) | 145.9 (5.74) | 127.5 (5.02) | 72.7 (2.86) | 37.9 (1.49) | 17.5 (0.69) | 1,002.6 (39.45) |
|---|
| 平均降水天数 | 8.9 | 8.6 | 10.7 | 12.5 | 13.5 | 13.6 | 12.8 | 10.1 | 14.6 | 14.0 | 10.6 | 8.3 | 138.2 |
|---|
| 平均相對濕度(%) | 85 | 81 | 77 | 76 | 74 | 79 | 79 | 77 | 81 | 84 | 84 | 85 | 80 |
|---|
| 月均日照時數 | 31.7 | 43.6 | 81.7 | 118.4 | 130.7 | 122.6 | 168.6 | 193.8 | 96.5 | 67.5 | 53.3 | 26.9 | 1,135.3 |
|---|
| 可照百分比 | 10 | 14 | 22 | 31 | 31 | 29 | 39 | 47 | 26 | 19 | 17 | 9 | 26 |
|---|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3][4] |
南充市境内主要的河流有嘉陵江、西河、东河、清溪河、枸溪河、白溪河、螺溪河、西充河,均属于长江流域。
南充市五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  中国共产党 南充市委员会 |  南充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南充市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南充市委员会 |  南充市监察委员会 |
|---|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市长 | 主席 | 主任 |
|---|
| 姓名 | 张冬云[5] | 潘国华[6] | 黄志权[7] | 廖伦志[8] | 王军[9] |
|---|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
| 籍贯 | 四川省达州市 | 四川省内江市 | 四川省隆昌市 | 四川省达州市 | 四川省射洪市 |
|---|
| 出生日期 | 1969年12月(55歲) | 1963年4月(62歲) | 1970年9月(55歲) | 1964年1月(61歲) | 1968年12月(56歲) |
|---|
| 就任日期 | 2024年1月 | 2022年1月 | 2025年8月 | 2022年1月 | 2021年7月 |
|---|
- 市委书记
- 李正培(1993年11月-1996年12月)
- 敬中春(1996年12月-2001年12月)
- 黄顺福(2001年12月-2004年12月)
- 王宁(2004年12月-2007年6月)
- 刘宏建(2007年6月-2014年12月)
- 李仲彬(2014年12月-2016年7月)
- 宋朝华(2016年7月-2021年7月)
- 刘强(2021年7月-2022年3月)
- 朱家德(2022年3月-2023年2月)
- 古正举(2023年2月-2023年11月)
- 张冬云(2024年1月-)
| - 市长
- 向阳(1993年12月-1997年2月)
- 李川(1997年2月-1997年12月)
- 杜元耀(1997年12月-1998年12月)
- 吴果行(1998年12月-2001年12月)
- 杜光辉(2001年12月-2006年2月)
- 高先海(2006年2月-2012年1月)
- 向东(2012年1月-2016年2月)
- 宋朝华(2016年2月-2016年9月)
- 吴群刚(2016年9月-2021年7月)
- 古正举(2021年7月-2023年2月)
- 尹念红(2023年2月-2025年8月)
- 黄志权(2025年8月-)
|
南充市下辖3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 南充市行政区划图 |
|---|
|
| 区划代码[10]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註 1][11]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12]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13]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
| 511300 | 南充市 | Nánchōng Shì | 12,482.05 | 5,607,565 | 顺庆区 | 637000 | 42 | 162 | 38 | 1 |
|---|
| 511302 | 顺庆区 | Shùnqìng Qū | 544.12 | 834,294 | 北城街道 | 637000 | 12 | 6 | 1 | |
|---|
| 511303 | 高坪区 | Gāopíng Qū | 804.10 | 570,415 | 白塔街道 | 637000 | 8 | 10 | 1 | |
|---|
| 511304 | 嘉陵区 | Jiālíng Qū | 1,179.39 | 531,825 | 火花街道 | 637100 | 5 | 17 | 2 | |
|---|
| 511321 | 南部县 | Nánbù Xiàn | 2,229.63 | 817,235 | 蜀北街道 | 637300 | 4 | 33 | 5 | |
|---|
| 511322 | 营山县 | Yíngshān Xiàn | 1,634.68 | 620,480 | 绥安街道 | 637700 | 3 | 18 | 8 | |
|---|
| 511323 | 蓬安县 | Péng'ān Xiàn | 1,332.58 | 461,485 | 相如街道 | 637800 | 2 | 14 | 5 | |
|---|
| 511324 | 仪陇县 | Yílǒng Xiàn | 1,773.12 | 729,141 | 新政镇 | 637600 | 1 | 29 | 7 | |
|---|
| 511325 | 西充县 | Xīchōng Xiàn | 1,108.19 | 420,023 | 晋城街道 | 637200 | 2 | 16 | 5 | |
|---|
| 511381 | 阆中市 | Làngzhōng Shì | 1,876.24 | 622,667 | 七里街道 | 637400 | 5 | 19 | 4 | 1 |
|---|
|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607,565人[14]。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278,614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671,049人,下降10.69%,年平均增长率为-1.12%。其中,男性人口为2,841,682人,占总人口的50.68%;女性人口为2,765,883人,占总人口的49.3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74。0-14岁的人口为881,655人,占总人口的15.72%;15-59岁的人口为3,268,071人,占总人口的58.2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57,839人,占总人口的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60,245人,占总人口的20.6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815,934人,占总人口的50.2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91,631人,占总人口的49.78%。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48.9万人,比上年减少2.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94.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5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7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97.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5万人。[15]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583,733人,占99.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3,832人,占0.4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686,449人,下降10.9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5,400人,增长182.6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9个百分点。
南充白塔公園无量宝塔
南部縣禹迹山摩崖造像
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街景
登高-阆中古城一角
川北道署
南充著名教育家张澜先生雕像南充冬菜、南充丝绸: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
|---|
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基础,参考《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 重庆市 | |
|---|
| 四川省 | |
|---|
北川县、平武县、万源市、天全县、宝兴县、石柱县原属于成渝经济区,现不属于成渝城市群;黔江区新加入成渝城市群;开州区、云阳县仅部分地区属于成渝城市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