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南京林业大学

坐标32°04′50.66″N118°48′41.06″E / 32.0807389°N 118.8114056°E /32.0807389; 118.811405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京林业大学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南京林业大学
校训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创办时间1902年(中央大学森林系)
学校标识码4132010298
学校类型公立
党委书记赵茂程
校长勇强
副校长刘中亮、李维林、缪子梅、聂永江、尹佟明、张晓琴、赵剑锋、徐信武
职工人數2330人[1],其中
专任教师1602人
博士生导师263人
具有高级职称954人
学生人數26000余人
校址中国江苏南京
校區新庄主校区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
淮安校区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枚皋东路1号
白马校区(在建)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总面积11158.15亩,其中
新庄主校区 1257亩
下蜀林场 4876亩
淮安校区1327亩
白马基地 3662亩(白马新校区 2007亩)
江宁工程培训中心等占地36.15亩。
電話號碼025-85427320(招生办公室)
網站http://www.njfu.edu.cn/
位置
地图

南京林业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高校,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888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中国大陆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1]

校训、校徽、校歌、校庆、校风

[编辑]

校训

[编辑]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校徽

[编辑]

水杉叶、水杉球果和南林大的英文缩写三部分构成。1992年被采用,由园林学系张世经老师设计。水杉树叶、果的寓意主要是为了纪念首任校长郑万钧。他在四十年代发现并定名第四纪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被誉为植物界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水杉发现后,栽培遍及大江南北。将水杉绘成校徽,表示让南林后人缅怀、学习郑万钧校长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与教育的崇高精神。同时也寓意南林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徽在2012年校庆后正式更换,保留水杉叶和南林大的英文缩写,水杉球果更换为学校的老图书馆简图。[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校歌

[编辑]

《为了碧水青山》是南京林业大学的校歌。南京林业大学校歌由著名作曲家陶思耀创作,歌词经集体修改,2013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2]

歌词:登上那钟山 极目眺望,玄武湖畔你郁郁苍苍,五脉混合源远流长,学统端正四海名扬!百年南林,绿色的摇篮,你把绿荫洒向四面八方!碧水青山 钟情向往,林钟声声在耳边回响。诚朴雄伟 树木树人,改革创新 勇于担当!百年南林,科学的殿堂,你用知识的甘泉把我滋养!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装点河山不变的志向,忠诚报国 奉献一生,美丽中国书写篇章!百年南林,生命的导航,我要为你创造新的辉煌!

校庆

[编辑]

10月7日。1952年10月7日,前身华东林学院成立。

校风

[编辑]

南京林业大学的校风是“团结、朴实、勤奋、进取”。

现状

[编辑]
南林教五楼
南林秋景

校长为勇强,党委书记为赵茂程[3]

院系设置

[编辑]

学校现有23个院(部):林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研究生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教育部,及淮安校区。此外下有60个系(部)。[4]

校园

[编辑]

南京校区(新庄校区)于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1955年迁入。东依紫金山,西傍玄武湖。有着美丽的校园风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目前不再招收本科新生。

淮安校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枚皋东路1号,现占地500亩,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低于南京本校区,在淮安校区和南京校区学习期间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颁发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南京林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5]目前采用2+2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淮安校区授课,大三大四在南京校区(新庄校区)授课。

白马校区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白马大道58号,规划用地3700多亩,已于2024年投入使用。[6][7]目前采用1+3模式,即大一在白马校区授课,大二三四在南京校区(新庄校区)授课。

竹类研究所

[编辑]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于1984年7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是我国成立最早、研究领域最为齐全的、专门从事竹类植物生物学特性,诸如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竹林培育、竹林生态及竹林生态环境利用、竹类植物多样性、竹材解剖与材性、竹林病虫害防治、竹荪菌培育等的研究机构。[8]

其他

[编辑]

历史沿革

[编辑]
主条目:国立中央大学 (大陆时期)金陵大学
  • 校名

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中央大学)和1910年的金陵大学堂(金陵大学)是南京林业大学的两大源头。1915年,金陵大学设立林科,1927年,中央大学设立森林组[來源請求]

1952年7月,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中央大学)森林系和金陵大学森林系合并,成立华东林学院。同年9月,中央林垦部决定,华东林学院院址设在南京,定名“南京林学院”[來源請求]。此后,南林开始了独立建校历程。1955年,全国进行第二次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师生调整并入南林,南林的师资规模进一步壮大。1972年,南林为避免学校从城市搬迁到山区之折腾,江苏省革委会批准,南京林学院改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名字由“林”转向“工”[來源請求]。1983年10月,林业部批准,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校名恢复为“南京林学院”。1985年8月,林业部批准,南京林学院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2000年后,南林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发生变化[需要解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南京林业大学更名为“南京科技大学”,但至今未得到教育部批准。

图为“百年鼎”[註 1]。现鼎位于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

重大成就

[编辑]

南林大与八树一花

历任领导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注释

[编辑]
  1. ^为庆祝由国立中央大学演变而来的九所高校一百年校庆,江苏省政府向九所高校分别赠送了一个“百年鼎“。九所高校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和江苏大学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简介(2022年3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 ^南京林业大学校歌曲谱 - 南林新闻网. news.njfu.edu.cn.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8). 
  3. ^存档副本.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4. ^南京林业大学简介(2009年4月25日更新)http://www.njfu.edu.cn/article/s/580893-211777-1.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访问于2009年6月25日
  5. ^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 haxq.njfu.edu.cn.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6. ^2024年投用,“双一流”新校区来了. 澎湃新闻. 2022-10-21 [202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1)(cn).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7.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校区. [202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1). 
  8.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 zls.njfu.edu.cn.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9. ^9.09.1存档副本.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32°04′50.66″N118°48′41.06″E / 32.0807389°N 118.8114056°E /32.0807389; 118.8114056

衍生高校
历史 
旧址 
军事院校
中央部属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以上除另有标注的外,均为属地行政区省属、市属公办高等学校。
   “双一流”建设高校   原985工程院校   原211工程院校   原全国重点大学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高校
:办学层次为本科的高校;职本:办学层次为职业教育本科的高校;:办学层次为專科的高校;: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成人高校;(分):高等院校的分校或校区,不具备独立备案资格。
截至2017年5月31日,江苏省有普通高校167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52所),成人高校8所。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A类10
B类 8
教育部共建
农业农村部共建
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
交通运输部共建
水利部共建
财政部共建
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
自然资源部共建
文化和旅游部共建
生态环境部共建
民政部共建
商务部共建
司法部共建
应急管理部共建
供销合作总社共建
中国科学院共建
国家铁路局共建
国家林草局共建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共建
国家统计局共建
国家中医药局共建
中国气象局共建
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建
国家民委共建
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
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建
广电总局共建
中国民航局共建
市场监管总局共建
审计署共建
第二轮建设周期(2022年—2027年)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黃牌:有“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建设学科”的高校。下划线:非本地备案学校。*:非中央部属高校,隶属所在地省、自治区、市、兵团。未标者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行政区划
Nanjing
旅游景点
公园湖泊
庙宇楼阁
历史遗址
其他地标
文化历史
高等教育
交通
体育
都市圈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南京林业大学&oldid=8888124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