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南乡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乡郡,中国古代的。始置于东汉末年。

王莽新朝末(23年),析人邓晔起兵南乡以应汉。东汉始置南乡县,属南阳郡[1]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荆州,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刘备大将关羽北伐时,南乡太守傅方投降。后来孙权与曹操结盟,派陆逊袭击南乡郡,大败刘备所任南乡太守郭睦

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郡治南乡县(今淅川县滔河乡一带)。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又改为南乡郡。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前秦,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后陷后秦义熙元年(405年),后秦文桓帝姚兴割南乡郡归东晋。

南北朝时,刘宋复曰顺阳郡。南齐沿袭。建武末(498年),陷于北魏永元初(499年),陈显达拔北魏马圈城(一说位于岵山之阴,另说位于镇平县侯集镇马圈王村一带),派军主庄丘黑进击南乡,拔之。旋复陷于北魏,又置南乡郡。南朝梁普通六年(526年),晋安王纲自雍州遣长史柳浑破北魏(386年~534年)南乡郡,寻复失之。西魏(534年-556年)仍置南乡郡及淅州于此。后周(557年—581年),仍设南乡郡,并龙泉、湖里、白亭(今淅川县滔河乡白亭村附近)三县入。又有左南乡县,并置左乡郡。西魏改郡为秀山,改县为安山。后周秀山郡废。[2]

隋朝开皇初年(581年),废南乡郡。大业初年,又改淅州为淅阳郡

东汉南乡郡辖县

[编辑]

辖8县分别为东汉置的南乡县,所治在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秦汉旧县析县,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东。西汉旧县顺阳县,所治在今淅川县香花镇附近的丹江口水库下,淹没前为李官桥镇顺阳村。西汉旧县丹水县,所治在今河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西汉旧县武当县,所治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西汉旧县酂县,治所约在今湖北省谷城县固封山北。秦汉旧县阴县,所治在今湖北老河口市傅家寨附近。西汉旧县筑阳县,所治在今湖北谷城县境内。

参看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一/河南六
  2. ^隋书/卷30/地理中
  • 《淅川县志》
南阳市地域古国、古代郡县、已撤销县份
诸侯国
行部
司隸校尉部
三輔
三河
豫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兗州刺史部
徐州刺史部
青州刺史部
荊州刺史部
揚州刺史部
益州刺史部
涼州刺史部
陇右
河西
并州刺史部
幽州刺史部
交州刺史部
雍州刺史部
武威郡 | 張掖郡 | 酒泉郡 | 敦煌郡 | 西海郡 | 西平郡 | 西郡
西域
注1:列出東漢時期所有的州及郡、國。加下劃線者為《后汉书·郡國志》記載的州及郡、國。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括注曾用名。
司隸
幽州
冀州
并州
青州
徐州
兗州
豫州
雍州
涼州
荊州
楊州
梁州
益州
西域长史府
益州
庲降都督
扬州
荊州
廣州
交州
注释
注1:列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蜀漢炎興元年(263年)、孫吳天紀四年(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南乡郡&oldid=63136824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