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资县 ᠵᠦᠸᠧᠽᠢ ᠰᠢᠶᠠᠨ | |
|---|---|
| 县 | |
乌兰察布市的地理位置 | |
| 坐标:40°53′33″N112°34′16″E / 40.89262°N 112.57123°E /40.89262; 112.57123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隶属行政区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
| 政府駐地 | 卓资山镇 |
| 下级行政区 | |
| 面积 | |
| • 总计 | 3,100.37 平方公里(1,197.06 平方英里) |
| 人口(2020年)[1] | |
| • 常住 | 85,648人 |
| • 密度 | 27.6人/平方公里(71.5人/平方英里) |
| • 城镇 | 38,058人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012300 |
| 電話區號 | 474 |
| 車輛號牌 | 蒙J |
| 行政区划代码 | 150921 |
| 網站 | 卓资县政府网 |
卓資縣(蒙古语:ᠵᠦᠸᠧᠽᠢ
ᠰᠢᠶᠠᠨ,汉语拼音字母:Juezi Xian)[2],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轄下的一個縣。面積3121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卓資山鎮。
卓资县得名于当地的卓资山。关于卓资山的名称,一说得名于“卓索图山”(蒙古语:ᠵᠣᠰᠤᠲᠤ ᠶᠢᠨ
ᠠᠭᠤᠯᠠ,汉语拼音字母:Jôstin Ûûl)[2];另一说为主流说法,即地名源于汉语,因山顶平似桌子故称“桌子山”,后谐音为“卓资山”[3]。
无论采取哪说,察右卓资山均区别于乌海卓子山(乌海鄂托克卓子山原名也是桌子山),且今日卓资县的蒙语名称均使用汉语音译而非蒙语卓索图山一词。卓索图山与清代和民国初年的卓索图盟仅蒙语名称相同,并不在一处。
清初该地属察哈尔正红旗、镶红旗牧地。乾隆后期因汉族大量迁入,开始蒙汉分治,汉族属宁远、丰镇两厅,蒙古族属正红、镶红、镶蓝旗。民国初年蒙旗改归察哈尔盟,汉人占多数的直隶厅改为县。後绥东四旗和周边各县均划归绥远省。
1945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绥蒙政府将该地由凉城、丰镇、陶林、集宁四县部分区域析置。因解放军攻占卓资山的战斗为贺龙元帅亲自指挥,而命名为龙胜县。中共建政後,于1952年5月1日将龙胜县改称卓资县[3]。
卓資縣為中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近年除了傳統畜牧業外,也使用溫室生產精緻的蔬菜。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卓資縣常住人口為85648人。[4]
该地人口外流严重,2004年全县尚有20余万人。卓资县境内的汉语方言主要属于晋语张呼片。
卓资山镇、旗下营镇、十八台镇、巴音锡勒镇、梨花镇、大榆树乡、红召乡和复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