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卓杞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注意:本页有Unihan扩展B区汉字:「𤩝」,這些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Cuqicuq Garuljigulj
斯卡羅酋邦頭目
臺灣統治者
石門戰役後,日軍指揮官西鄉從道排灣族領袖合影。左坐者為卓杞篤之養子朱雷,中坐者為西鄉、右坐者為亦失
斯卡羅酋邦頭目
統治約十九世紀
加冕約十九世紀中
前任Paljaljaus
繼任朱雷
安葬
配偶Qisi
子嗣養子朱雷
養子文杰
王朝卡珞利谷家族(Garuljigulj)
父親Paljaljaus

卓杞篤·卡珞利谷排灣語:Cuqicuq Garuljigulj[1];?[2]—1872年),為十九世紀斯卡羅酋邦(位於今屏東恆春)的頭目,曾牽涉入羅發號事件,後又與美國以書面紀錄下非正式的諒解備忘錄,俗稱南岬之盟。英文文獻上一般拼其名作Tokitok,漢文文獻則以台灣話音譯為卓杞篤 (Toh-ki-tok)。

簡歷

[编辑]

卓杞篤為卡珞利谷家族族長 Paljaljaus Garuljigulj 的長子,在家中排行第二。

1867年3月12日美國羅發號商船遭風觸礁沉沒,船員十三人被因誤闖龜仔甪社而遭到逮捕並處決,史稱羅妹號事件。美國與清政府交涉未果後,1867年6月,美國海軍英國商人必麒麟引路下成功登陸,然遭臺灣原住民伏擊,遠征軍指揮官麥肯齊戰死,美軍戰敗撤退。期間,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因與中國清朝官員交涉,但清政府表示無權管轄原住民地區,因此於同年10月10日由台灣總兵劉明燈隨行陪同,前往瑯𤩝拜訪瑯嶠十八社大頭目卓杞篤。

會面中卓杞篤強烈捍衛家園,說:「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對西洋人仇視或生性嗜殺,而是西洋人水手和海盜曾多次登陸,擾亂山地,我們的人死傷很多,所以後來見到外人、異地陌生人登陸,即進行自衛。」雙方口頭約定此後若有遇難船隻,海難登陸人員應舉紅旗為號,原住民便不加以攻擊。

原本清朝政府也曾派代表要求與卓杞篤締結同樣的協議,但遭卓杞篤嚴詞拒絕。在李仙得的外交紀錄中,記載「卓杞篤派遣他的兩個女兒為使者,表示卓杞篤善待西洋人係因敬重其勇氣,他親眼目睹對方(指美國軍官)冒著槍林彈雨、箭矢齊飛,無懼地登山搶攻;對方與我父在我們的地盤洽談和約,目的非常清楚。相反的,清朝官員則不同,我父不想和你們打交道。」[3]

1871年(清同治十年)琉球國宮古島民船難,五十四人於琅𤩝遭原住民殺害。李仙得曾再次到臺灣與卓杞篤會見,雙方再次重申南岬之盟的內容。李仙得和卓杞篤之間並沒有討論琉球人之死,李仙得因為他們不是白人也沒有很在乎,卓杞篤也避而不談。因為南岬之盟目的是保護白人的條款,當地原住民認為如果他們是白人就不會被殺。

李仙得和卓杞篤之間的第三次會議,讓他察覺卓杞篤無力掌控整個十八社,因此李仙得開始懷疑約定的效力,開始與日本接觸。日本在李仙得的幫助下,以此為藉口,在1874年(同治十三年)以「保護國民、質問臺灣生番」的口號,派兵攻打瑯𤩝地區以牡丹社為主的原住民族部落,史稱牡丹社事件,而美國人李仙得即為日本外務省顧問,幕後策劃該事件。在日軍攻打石門之前,便已得知卓杞篤的死訊。[4]

然而,卓杞篤到底死於何年尚有爭議,因1875年1月的愛沙尼亞德裔探險家艾比斯原本慕名而來,要來與老卓杞篤會面,但見面後發現老卓杞篤已經是個酒鬼,還提到他與老妻打架,這讓艾比斯大失所望。

評論

[编辑]
  • 李仙得描述卓杞篤是:「他的舉止很從容,語言極為諧合。他的樣貌很討人喜歡,展現極強的意志力與不屈不撓的精神。」

影視形象

[编辑]
年份作品演員
2021年斯卡羅查馬克·法拉屋樂

參見

[编辑]

註釋

[编辑]
  1. ^豬勞束社 garuljagulj 家系譜(移川子之藏等 [1935])
  2. ^卓杞篤生年不詳,而根據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在1867年的會面觀察,他目測認為當時卓杞篤年約五十歲。見李仙得《南台灣踏查手記》,黃怡漢譯,台北:前衛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3. ^李仙得〈1867年11月8日呈給美國公使的報告〉USNA: CD, Amoy, M-100, R-3。,節選自陳政三〈李仙得將軍與卓杞篤酋長[失效連結]
  4. ^Davidson, James Wheeler. The Japanese expedition of 1874.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Tea, camphor, sugar, gold, coal, sulphur, economical plants, and other produc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 Macmillan & co.; Yokohama [etc.] Kelly & Walsh, ld. 1903: 125. 

外部連結

[编辑]
前任:
名不詳
瑯嶠十八社總頭目
?-1872年
繼任:
朱雷
註:日治時期以前,各政權皆未全面控制臺灣,僅實質統治其部分地區
原住民族政權
大肚王國
白晝之王(已知)
瑯嶠十八社
大頭目(已知)
荷治時期
荷蘭共和國
執政
荷蘭東印度公司
臺灣長官
西治時期
西班牙王國
國王
菲律宾都督府
都督
雞籠淡水長官
明鄭時期
南明
皇帝
東寧
延平王
鄭成功鄭襲(东都主)鄭經鄭克𡒉(监国)鄭克塽
清治時期
清朝
皇帝
臺灣廈門道
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
臺灣道
福建分巡臺灣道
吳昌祚俞存仁(代理)朱鴻緒(未就任)孫國璽劉藩長倪象愷張嗣昌沈起元(代理)尹士俍劉良璧(代理)莊年書成方邦基(代理)金溶拕穆齊圖德文楊景素覺羅四明余文儀蔣允焄(代理)蔣允焄奇寵格余文儀張珽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萬鍾傑王慶常(未就任)楊廷理劉大懿季學錦遇昌慶保遇昌慶保清華張志緒汪楠糜奇瑜汪楠蓋方泌(代理)汪楠蓋方泌(代理)葉世倬毛鼎亨(未就任)史譜周漪陳中孚胡承珙方傳穟孔昭虔陳鑾(未就任)劉重麟鄧傳安(代理)平慶周凱劉鴻翱周凱熊一本(代理)沈汝瀚姚瑩熊一本仝卜年熊一本徐宗幹瑞璸(未就任)裕鐸孔昭慈洪毓琛陳懋烈丁曰健吳大廷梁元桂(代理)黎兆棠定保周懋琦(代理)潘駿章夏獻綸周懋琦(代理)張夢元劉璈陳鳴志唐景崧程起鶚唐贊袞顧肇熙陳文騄賴鶴年區鴻基(未就任)
福建臺灣省
巡撫
日治時期
臺灣民主國
大總統
大日本帝國
皇帝
臺灣總督府
總督
戰後至今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主席
總統
蔣中正李宗仁(代理)蔣中正嚴家淦(繼任)蔣經國李登輝(繼任)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賴清德
臺灣省
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
省政府主席/省長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卓杞篤&oldid=8947508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