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昇平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升平署

昇平署,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长街南口路西,是清朝中後期朝廷管理宮廷戲曲演出的機構,隶属内务府

历史

[编辑]

昇平署的前身是“南府”,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在南花园(位于今南长街南口)设南府,命太监在这里排戏,隶属内务府管辖。为了区别于西华门内的内务府,故称“南府”。[1]南府的主要任务是搜罗民间艺人,教习艺人子弟及青年太监,以承应宫廷演出。乾隆十六年(1751年),朝廷征苏州艺人进宫当差,住在景山,称为“外学”,归南府节制。原来的习艺太监则被称为“内学”。内学和外学的人数都超过一千人,所唱的是昆腔弋腔道光七年二月(1827年),撤销外学,艺人遣返原籍,十番学被并入中和乐,又增设了档案房,将南府改为昇平署,仍然掌管宫廷演出。其統領為“昇平署總管”,為七品官。由于撤销外学,所以昇平署主要由宮中太監承应演出。咸豐時期,再度招募民間教習和學生進入昇平署,並不時讓宮外藝人進宮演出,部分演出即由昇平署和民間戲班共同承擔。同治二年(1863年)除了留下太监承应演出外,昇平署外籍学生52人全部革除。光绪九年(1883年)改变了过去的办法,昇平署选定外班的京剧演员若干担任“教习”,给银米,不定期召入内廷演出,习称“内廷供奉”。昇平署收藏的剧本、道具、戏衣、剧照、档案等,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3]

如今中共中央党校北院西南角,尚留有末代昇平署总管狄盛宝墓。狄盛宝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死于民国八年(1919年)。《清昇平署志略》载,狄盛宝在同治十年(1871年)入内学,扮生角而出名,后来成为内学总管,最后逊清小朝廷升其为昇平署总管,死后追赐正六品顶戴花翎。[4]

清朝宫内演戏的惯例是,先由昇平署缮写进呈皇太后、皇帝的“安殿戏单”,其中列明演出的日期、地点、开戏时间、剧目、主要演员。宫廷大戏是宫廷创作并演出的整本大戏,以昆腔演出,对后世的京剧深有影响。知名宫廷大戏剧目共有二、三十种,其中最重要的五种大戏是:

其他剧目主要还有:

  • 《征西异传》(《说唐征西》薛丁山、樊梨花的故事)
  • 《封神天榜》(《封神演义》)
  • 《楚汉春秋》(刘邦项羽的故事)
  • 《盛世鸿图》(五代末期曹彬下江南的故事)
  • 《锋剑春秋》(《后列国志》王翦孙膑的故事)
  • 《兴唐外传》(《说唐秦琼罗成的故事)
  • 《铁旗阵》(杨七郎、杨八郎平南唐的故事)
  • 《阐道除邪》(《混元盒》张天师除五毒的故事)
  • 《如意玉册》(《三遂平妖传》)[2]

建筑

[编辑]
昇平署戏楼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东城区南长街南口路西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3-98
认定时间1984年5月24日

昇平署旧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清朝初年,这里是南花园,为宫廷栽培花木盆景之所。后来这里成为南府的所在地,最终成为昇平署。[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昇平署旧址为北京市第六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的校舍,后来成为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的校舍。旧址大部分房屋已无存,保存较好的只有昇平署戏楼院,建筑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戏楼院为一组四合院,院内有坐南朝北的戏楼一座,四合院的北房前出轩,作为观看演出之所。1984年,“昇平署戏楼”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2003年,经北京市文物局和西城区人民政府支持,昇平署戏楼院进行了大修。[5]

位于大宴乐胡同11号的昇平署其他尚存建筑,作为“昇平署”被列为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6]

颐和园昇平署

[编辑]
主条目:颐和园升平署

参考文献

[编辑]
  1. ^西城文化网 - 信息详情. wenhua.bjxch.gov.cn. [2025-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2. ^2.02.12.22.32.4南府、升平署、内廷供奉和宫廷大戏. [201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3). 
  3.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第四卷),第171-173頁
  4.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yhysp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清代皇家戏校——升平署戏楼院修缮完工. 新浪. 2003-12-04 [201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6. ^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 西城文化网. 2014-06-10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东城区
西城区
海淀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房山区
通州区
昌平区
门头沟区
大兴区
平谷区
顺义区
怀柔区
延庆区
密云区
注1:袁崇焕墓和祠已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督师庙仍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注2:2001年公布为陆徵祥家族墓,2004年更名为西城区百万庄路8号墓园石刻
注3:皇城墙遗址为东城区、西城区共有。
注4:智珠寺已于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祝寺仍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见:北京市境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昇平署&oldid=8981648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