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堰市 |
|---|
| 地级市 |
 十堰市火车站 |
 十堰市在湖北省的地理位置 |
| 坐标:32°37′46″N110°47′54″E / 32.6295°N 110.7983°E /32.6295; 110.7983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 省 | 湖北省 |
|---|
| 設立 | 1973年2月 |
|---|
| 政府駐地 | 茅箭区 |
|---|
| 下级行政区 | 3市辖区、4县、1县级市 |
|---|
| 政府 |
|---|
| • 市委書記 | 黄剑雄 |
|---|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赵哲 |
|---|
| • 市長 | 王永辉 |
|---|
| • 政協主席 | 蔡贤忠 |
|---|
| 面积 |
|---|
| • 地级市 | 23,666 平方公里(9,137 平方英里) |
|---|
| • 市區 | 5,026 平方公里(1,941 平方英里) |
|---|
| 面积排名 | 全省第2位(佔全湖北省12.73%) |
|---|
| 最高海拔 | 2,740 公尺(8,990 英尺) |
|---|
| 人口(2020-11-01) |
|---|
| • 常住 | 320.90萬人 |
|---|
| • 排名 | 全省第8位(佔全湖北省5.78%) |
|---|
| • 密度 | 142.9人/平方公里(370人/平方英里) |
|---|
| • 市區(2015) | 136.55萬人 |
|---|
| • 城镇(2015) | 179萬人 |
|---|
| 語言 |
|---|
| • 方言 | 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 |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08:00) |
|---|
| 郵政編碼 | 442000 |
|---|
| 電話區號 | 719 |
|---|
| 車輛號牌 | 鄂C |
|---|
| 气候 |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
| •年均温 | 15.2 ℃ |
|---|
| •年降水 | 828毫米 |
|---|
| •年日照 | 1,655-1,958小時 |
|---|
| 行政区划代码 | 420300 |
|---|
| 舊稱 | 郧阳 |
|---|
| 国内生产总值(2015) | ¥1,300.12亿(全省第8位,佔全湖北省4.19%) 208.74亿美元(汇率) |
|---|
| •人均 | ¥38,490(全省第8位) 6,180美元(汇率) |
|---|
| 網站 | 十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
| 市象征 |
| 花 | 石榴(1986年11月) 石榴、月季(1987年6月) 紫薇、石榴(2019年10月) |
|---|
| 树 | 香樟(1986年11月) 香樟、广玉兰(1987年6月) 香樟(小叶樟)、栾树(2019年10月)[1] |
|---|
|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湖北统计年鉴-2016》 |
十堰市,古称郧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市境东南界襄阳市,南达神农架林区,西南毗重庆市,西接陕西省安康市,北抵陕西省商洛市,东北临河南省南阳市。地处鄂渝陕豫四省市交界的山地河谷区,南部为大巴山,中部为武当山,北部为秦岭。汉水自西往东横贯全境,其支流堵河发源于市境西南,东部有丹江口水库。全市总面积23,666平方公里,人口320.9万[2],市人民政府驻茅箭区北京中路8号。十堰是随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东风汽车公司等项目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武当山位于市境中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十堰作为地理名称来由,其来历有两种说法:
- 一说来源于十堰镇。相传古时此地原名张家庄,后改名陈家街,清代中叶,人们在陈家街东侧的百二河拦河筑坝,沿河先后筑起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在花果园犟河上拦河修起了头堰、二堰、三堰、岳竹堰,两处共有十个堰;自此筑起十个堰以后,十堰便成为行政区划的一个专名;
- 第二个说法源于明代志书记载。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湖广图经志》和嘉靖元年(1522年)《湖广通志郧阳》说:十堰在县(郧县)南,因溪作十堰以溉田。其志记载《郧阳十景》:天马崖高,摘星坡峻,南门晴望,十堰春耕,萧寺留题,仙宫遗像,武阳神洞,盛水灵泉,龙滚滩声,沄洲雨意。而人之常识:山水寺宫常为风景,难得春耕亦是名胜。其志载韩弼《十堰春耕》赞颂诗: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诗中田官乃军屯官,专门管理屯田生产。万历十八年(1590年)《郧台志》卷之十载李荫诗中说:军民杂处乐耕锄,总属中丞保障余。军民杂处乃郧阳特色,中丞乃是巡抚别称。郧阳抚台,当时辖郧阳、襄阳等府。据说明朝的十堰有:十堰、九倾坪堰、虎尾堰、白龙堰、尖山堰、黄龙堰、双龙堰、佃户堰(白浪上堰)、么堰(白浪中堰)、谭家堰(白浪下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十堰只是一个荒凉小镇,因明朝筑十堰引溪水灌溉田地得名。1963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政策,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等工程和企业的陆续上马,推动了当地工业大跃进式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政策才催生了一座新的城市的诞生,十堰一跃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
今十堰市城区原为郧县的一部分,是随中国二汽落户此地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市。1967年划郧县的十堰、黄龙两区和茶店区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1969年成立县级十堰市,1973年将十堰市升为省辖市。
- 1949年设两郧专区,属陕南行署区领导。两郧专署驻郧阳县,辖郧阳、均县、房县、竹山、竹溪、郧西等6县;
- 1950年两郧专区划回湖北省,改称郧阳专区,郧阳县改为郧县,郧阳专署驻郧县;
- 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原郧阳专区所属各县并入襄阳专区;
- 1965年复设郧阳专区,专署驻郧县;襄阳专区所属郧县、均县(驻丹江镇)、房县、竹山、竹溪、郧西6县划入郧阳专区;
- 1969年设立十堰市,属郧阳专署领导;郧阳专区辖1市、6县;
- 1970年郧阳专区改称郧阳地区,行署驻十堰市,辖十堰市及郧县、房县、竹溪、均县(驻丹江镇)、竹山、郧西等6县;
- 1973年十堰市改由省直辖,郧阳地区辖6县;
- 1994年9月29日,原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地、市合并为新的十堰市至今,代管原省辖县级市:丹江口市;
- 2014年12月17日,郧县改为郧阳区,十堰现辖房县、竹溪、竹山、郧西、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
十堰位于湖北与河南、陕西和重庆四省市交界处,南与重庆市巫溪县、湖北神农架林区接壤,东南和湖北保康县、谷城县和老河口市为邻,东北与河南省邓州市、淅川县交界,北与陕西省商南、山阳县毗邻,西和陕西镇安、旬阳、白河、平利和镇坪县相邻。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餘脉屏障其北,汉水自西向东穿越全境,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87米。境内的最大河流为汉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流经郧西、郧县、丹江口两县一市;境内50公里以上的有堵河、滔河、马栏河、神定河等30余条。有丹江口水电站,位于丹江口市境内,连接三省五县市,总水域面积745平方公里。
全境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620~1990小时。
| 1981–2010年间十堰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 平均高温 °C(°F) | 8.5 (47.3) | 10.7 (51.3) | 15.8 (60.4) | 22.7 (72.9) | 27.3 (81.1) | 30.6 (87.1) | 32.1 (89.8) | 31.0 (87.8) | 26.5 (79.7) | 21.6 (70.9) | 16.2 (61.2) | 10.7 (51.3) | 21.1 (70.1) |
|---|
| 日均气温 °C(°F) | 3.1 (37.6) | 5.3 (41.5) | 9.8 (49.6) | 16.3 (61.3) | 21.2 (70.2) | 24.9 (76.8) | 27.0 (80.6) | 26.0 (78.8) | 21.4 (70.5) | 16.0 (60.8) | 10.1 (50.2) | 4.9 (40.8) | 15.5 (59.9) |
|---|
| 平均低温 °C(°F) | −0.5 (31.1) | 1.5 (34.7) | 5.4 (41.7) | 11.3 (52.3) | 16.2 (61.2) | 20.2 (68.4) | 23.3 (73.9) | 22.5 (72.5) | 17.9 (64.2) | 12.4 (54.3) | 6.3 (43.3) | 1.2 (34.2) | 11.5 (52.7) |
|---|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4.2 (0.56) | 22.5 (0.89) | 42.8 (1.69) | 66.3 (2.61) | 93.4 (3.68) | 98.2 (3.87) | 150.1 (5.91) | 136.4 (5.37) | 98.7 (3.89) | 75.9 (2.99) | 34.9 (1.37) | 15.2 (0.60) | 848.6 (33.43) |
|---|
| 平均相對濕度(%) | 70 | 69 | 69 | 68 | 70 | 72 | 78 | 79 | 79 | 79 | 76 | 71 | 73 |
|---|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
- 市委书记
- 曾宪武(1994年10月-1998年2月)
- 阎增福(1998年2月-1999年8月)
- 李宪生(1999年8月-2002年4月)
- 赵斌(2002年5月-2008年3月)
- 陈天会(2008年3月-2012年5月)
- 周霁(2012年5月-2016年12月)
- 张维国(2016年12月-2021年4月)
- 胡亚波(2021年4月-2022年9月)
- 黄剑雄(2022年9月-)
| - 市长
- 吴发育(1995年2月-1997年2月)
- 马荣华(1997年3月-2001年1月)
- 赵斌(2001年1月-2002年12月)
- 陈天会(2002年12月-2008年3月)
- 汪鸿雁(2008年3月-2008年7月)
- 张嗣义(2008年7月-2010年6月)
- 周霁(2010年6月-2012年8月)
- 张维国(2012年8月-2016年12月)
- 陈新武(2016年12月-2021年4月)
- 黄剑雄(2021年5月-2022年12月)
- 王永辉(2022年12月-)
|
十堰市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另外,十堰市设置了以下管理区:
| 十堰市行政区划图 |
|---|
|
| 区划代码[7]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註 1][8]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9]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10]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
| 420300 | 十堰市 | Shíyàn Shì | 23,666.16 | 3,209,004 | 茅箭区 | 442000 | 13 | 72 | 34 | 1 |
|---|
| 420302 | 茅箭区 | Máojiàn Qū | 536.03 | 601,548 | 武当路街道 | 442000 | 4 | 1 | 2 | |
|---|
| 420303 | 张湾区 | Zhāngwān Qū | 657.18 | 431,859 | 车城路街道 | 442000 | 4 | 2 | 2 | |
|---|
| 420304 | 郧阳区 | Yúnyáng Qū | 3,832.44 | 395,222 | 城关镇 | 442500 | | 16 | 3 | |
|---|
| 420322 | 郧西县 | Yúnxī Xiàn | 3,506.95 | 371,012 | 城关镇 | 442600 | | 9 | 7 | 1 |
|---|
| 420323 | 竹山县 | Zhúshān Xiàn | 3,579.86 | 346,069 | 城关镇 | 442300 | | 9 | 8 | |
|---|
| 420324 | 竹溪县 | Zhúxī Xiàn | 3,306.30 | 283,578 | 城关镇 | 442200 | | 11 | 4 | |
|---|
| 420325 | 房县 | Fáng Xiàn | 5,118.23 | 369,776 | 城关镇 | 442100 | | 12 | 8 | |
|---|
| 420381 | 丹江口市 | Dānjiāngkǒu Shì | 3,129.17 | 409,940 | 均州路街道 | 442700 | 5 | 12 | | |
|---|
| 注:茅箭区数字中包含十堰(白浪)经济开发区,面积45.33平方公里、十堰东城经济开发区及赛武当风景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丹江口市数字中包含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面积291.08平方公里。 |
|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209,004人[11]。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40,84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31,837人,下降3.95%,年平均增长率为-0.4%。其中,男性人口为1,652,060人,占总人口的51.48%;女性人口为1,556,944人,占总人口的48.5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11。0-14岁的人口为599,932人,占总人口的18.7%;15-59岁的人口为1,998,483人,占总人口的62.2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10,589人,占总人口的19.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51,977人,占总人口的14.0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87,585人,占总人口的61.9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21,419人,占总人口的38.06%。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193,073人,占9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931人,占0.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35,909人,下降4.08%,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072人,增长34.3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4个百分点。
209国道和
316国道交汇十堰。随着火车提速,武白、郧十一级路的建设,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
福银高速穿市而过,即将竣工的十天高速和在建的十房高速,谷竹高速,郧十高速,将十堰打造成三横一纵的交通枢纽。- 襄渝铁路横贯东西,每天有73对旅客列车停靠十堰站,可直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成都、西安、武汉、郑州、哈尔滨、南京、南昌、杭州、广州、福州等地。
- 漢十高速铁路
- 汉江黄金水道运输可通江达海。
- 十堰武当山机场:2012年12月8日奠基,2016年2月5日正式通航。
因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不多,且主要人口构成为20世纪70年代前后支援东风公司建设到当地的外地技术移民,在东风公司汽车销售良好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度曾达到全国前十位。后因城市产业单一以及国有大型企业在九十年代末普遍出现的困境,加之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十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虽年年增长,却不可能再进入该榜单的十强,但仍然长期占领湖北省地级城市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榜首位置,领先于省会武汉市。据官方统计,从1991年至2006年的16年间,十堰市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85.64元增加到10944.45元,增长近5.49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321.20元提高到8616.00元,增长5.52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9%。
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2007年度十堰市排名第1位。
在2008年10月《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十堰市在“最具潜力的城市”中排名第四,报告中称:“湖北的十堰市排在第四位,‘人均绿地面积’和‘每万人高校在校学生数’都排在前两位,说明城市环境优良,人才资本优势明显。”[12]
市内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汉江师范学院等高等学校。截止2008年,十堰大学生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超过北京、上海等城市,高居全国第一。
市内有东风高级中学、十堰市第一中学、郧阳中学三所省级示范高中。
据国际旅游联合会评定,武当山入选“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
- 温泉寺,房县境内,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 四方山植物园,位于市中心的北郊,海拔578m。花草树木品种达570多钟,共引种植物127科,2370 属,570种,绿化覆盖率30%以上,面积达800多亩,植物园内已有100多个景点,30多个花卉。规划中的四方山风景区占地1.5万亩,划分为九个景区。
- 武柱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武当大峡谷西北侧,距武当天柱峰14公里,海拔1132 米,为武当72峰之第45峰,如笋两峰形同座椅,之间端坐高60米、宽40米的真武巨大石像,身着修服,五官形备,目光深邃,背依伏龙山,面迎武当山金顶, 其头顶上茂密的白皮松俨然发髻,脸宠圆润,鼻翼高隆,两手平放于双膝,打坐修行状十分逼真,石像在艳阳照射下金光灿灿,辉煌夺目。
- 十堰环球港,有英伦风格有轨小火车[13]。
十堰市周边景点
| 行政区划 | 景点 |
|---|
| 十堰市区 | 四方山植物园、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
| 郧阳区 | 虎啸滩风景区 |
| 丹江口市 | 武当花谷景区 |
| 郧西县 | 五龙河 |
| 竹溪县 | 龙王垭 |
| 房县 | 神农大峡谷 |
1999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2005年被评委“国家生态示范区”。城区绿化面积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深圳市排名第二。
|
|---|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 |
|---|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 |
|---|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 |
|---|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 |
|---|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 省会、 自治区首府 | |
|---|
| 地级市 | |
|---|
| 直辖市城区 | |
|---|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旗 | |
|---|
|
|---|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 |
|---|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 |
|---|
注1: 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 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 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